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跨学科·音乐)《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1.《长江之歌》中的歌词,其中“高山”和“大海”代表长江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其分别指 ( )A.喜马拉雅山脉、南海B.天山山脉、黄海C.巴颜喀拉山脉、渤海D.唐古拉山脉、东海2.长江的上、中、下游分界城市①②分别是 ( )A.宜宾、湖口 B.宜昌、湖口C.宜昌、营口 D.宜宾、营口 (跨学科·语文)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据此完成3~5题。3.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4.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 )A.水量大 B.汛期长C.水位低 D.流速快5.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6~7题。6.(易错题)长江流域支流分布特点是 ( )A.南北纵列分布 B.东西对称分布C.纵横交错分布 D.杂乱无序分布7.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围湖造田 B.拓宽河道C.打坝淤地 D.退田还湖能力提升 (情境题)2023年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向浙江输送电能达22.3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4万吨,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下图为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白鹤滩周围水电站分布密集,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B.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C.地处地势阶梯内部,地势平坦D.该地人口稠密,用电需求量大2.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长江中下游航运的发展,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是 ( )A.长江冬季结冰期短B.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C.河流水量大、江阔水深D.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下图为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B.水土流失、荒漠化C.荒漠化、凌汛 D.水污染、泥石流4.长江经济带各段开发治理的有效对策是( )A.河源段发展航运 B.上游植树造林C.中游围湖造田 D.下游开发水电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于2024年7月28—2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探究一 长江的概况(1)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 (填地形区),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 海,是我国第一长河。 探究二 长江的开发(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读图并说出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并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3)指出长江在中游城市群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探究三 长江的治理洪涝灾害是长江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长江流域百姓自古以来的共同认知。(4)针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频发,请提出治理措施。6.(探究发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探究名称 绘长江生态画卷探究资料资料一:长江被誉为我国“清洁能源走廊”和“黄金水道”,并且拥有众多的水生生物,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的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近年来,长江流域各地坚持把高水平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资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综合思维)(1)简述我国在长江上中游水位落差大的河段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原因。(综合思维)(2)简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人地协调观)(3)请为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详解答案】基础达标1.D 解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故选D。2.B 解析: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城市为湖北省的宜昌,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城市是江西省的湖口。故选B。3.B 解析: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宜昌。由图可知,白帝城位于长江的上游,B正确。4.D 解析:“千里江陵一日还”反映长江此河段落差大,流速快,D正确;行船速度快与水量、汛期、水位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5.C 解析:现今,对长江上游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使上游水位升高,C正确;龙羊峡水电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上的水利工程,A、B错误;丹江口水利工程位于汉江中上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对长江上游水文特征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6.A 解析:读图可知,长江流域支流分布特点是南北纵列分布,说明长江流域南北两侧高、中间低。故选A。7.D 解析: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可行的措施是退田还湖,D正确;围湖造田会使鄱阳湖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A错误;拓宽河道可减弱洪涝灾害,但是与鄱阳湖的调蓄能力无关,B错误;打坝淤地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C错误。故选D。能力提升1.B 解析:白鹤滩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A错误;白鹤滩位于长江上游,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C错误;该地地势起伏大,人口分布较为稀少,D错误。故选B。2.C 解析: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大部分河段河流冬季无结冰期,A错误;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不是长江中下游的河流特征,且这种特征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误;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是河流水量大、江阔水深,通航里程长,C正确;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航运价值高的社会经济原因,D错误。故选C。3.A 解析:①表示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推测是水土流失,②表示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除泥沙淤积、水污染外,还存在洪涝灾害。故选A。4.B 解析:长江经济带各段开发治理的有效对策是河源段保护水源,上游植树造林,中游退田还湖,落差较大处开发水电。故选B。5.(1)青藏高原 东(2)上游 地势起伏大,(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3)提供水源(生产生活用水、灌溉水源),水路运输便利,发展水产养殖业。(4)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水库;疏浚(通)河道等。6.(1)地势落差大;河流支流众多。(2)自然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社会经济原因:长江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3)完善保护长江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捕捞;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工业污水防治,保护长江水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