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新素材)2024年1—11月,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60.4亿吨,同比增长3.4%。读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B.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C.西南沿海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口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2.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有 (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2023年12月18日,全球最先进,也是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并在广州南沙开启首次试航,这也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据此完成3~4题。3.下列产业不适宜在我国近海发展的是 ( )A.印染工业 B.滨海旅游业C.海洋渔业 D.海上风电4.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主要得益于我国 (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 ②深海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强 ③海洋装备制造业领先 ④海洋资源十分丰富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海洋牧场能够维护风电场区域的生态平衡,将两者融合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风电与渔业的双赢。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选址在山东省莱州湾海域。图1示意山东省沿海局部区域,图2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据此完成5~6题。5.莱州湾海域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域面积广阔 ②海滨环境优美 ③风力资源丰富 ④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的生态意义包括 ( )①减少碳排放 ②维持生态平衡 ③减少海洋污染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能力提升“海油陆采”是指开发水深不足3米、距离陆地较近的极浅海油藏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建设自海岸向海中延伸的道路,在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如图示意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据此完成1~2题。1.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 ( )A.技术难度大 B.环保要求高C.安全风险高 D.运行费用低2.实施“海油陆采”的影响有 ( )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能源安全 ②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③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④避免海洋灾害,保障生产安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广东省曾经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和养殖环境相对成熟的海域进行围填海活动,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严格围填海审批,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读2006—2015年广东省围填海类型及面积统计表,完成3~4题。类型 面积/平方千米 所占比例/%城镇建设 32.284 34港口用海 13.1 13.8养殖用海 29.861 31.5盐业用海 0.614 0.6未利用地 19.077 20.13.2006—2015年广东省主要的围填海类型是 ( )A.港口与盐业 B.港口与养殖C.城镇建设与养殖 D.盐业与未利用地4.围填海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渔业产量锐减 B.海洋矿产开发减产C.海水盐度变化较大 D.红树林破坏较严重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中国海油集团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安装于海南岛东部文昌油气田附近海域。该项目投产后,可以让文昌油气田用上更清洁高效的绿色电力资源。图1为“海油观澜号”风电项目位置图,图2为海上浮式风电平台示意图。(1)说明在文昌油气田附近建设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的主要原因。(2)简述相对于陆上建设风力电站,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建设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建成投产。“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我国南海海域,距离海南岛150千米。2022年6月25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一年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重要清洁能源。(综合思维)(1)列举两种我国“深海一号”大气田附近海域可发展的海洋产业。(综合思维)(2)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的意义。【详解答案】基础达标1.B 解析: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矿产资源匮乏,重工业不发达;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包括广西和海南沿海港口;珠三角港口群濒临南海。故选B。2.D 解析: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有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港口建设。②③④正确。我国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①错误。故选D。3.A 解析: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 海上风电都适宜在近海发展,B、C、D不符合题意;印染工业会对近海产生严重污染,不适宜在近海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4.A 解析: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主要得益于我国深海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强、海洋装备制造业领先等,②③正确;与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无关,①④错误。故选A。5.C 解析:莱州湾海域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主要有利条件有海域面积广阔,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风力资源丰富,适合海上风电的开发;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可以有效利用该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①③④正确。海滨环境优美与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关系不大,②错误。故选C。6.B 解析: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部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①正确;海洋牧场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有助于维持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②正确;通过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促进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进而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发展,④正确;虽然“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但并不直接针对海洋污染问题,排除③。故选B。能力提升1.D 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油陆采”是针对极浅海油田,建设人工岛与陆地相连的道路,实现海上油田的陆地开采模式,相比海上钻井平台极大优化了建设和开采难度,A错误;相比海上钻井平台,“海油陆采”更好控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泄漏和扩散,落地原油可及时回收,其环保要求相对较低,B错误;海上钻井平台生产空间有限,面对更恶劣的海况,“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其安全风险相对较低,C错误;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生产环境更好,设施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较低,D正确。故选D。2.A 解析:“海油陆采”拓展了生产空间,能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可以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同时也会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①②③正确;“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海洋狂风、巨浪、海水腐蚀设备等带来的危害,保障生产安全,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海洋灾害,排除④。故选A。3.C 解析:读表可知,2006—2015年广东省围填海类型比例最大的是城镇建设,其次是养殖,再次是未利用地,盐业用海所占比例最小,所以2006—2015年广东省主要的围填海类型是城镇建设和养殖。故选C。4.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围填海土地部分用于养殖,渔业有可能增产,A错误;围填海有利于促进近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海洋矿产的开发,B错误;围填海的面积毕竟有限,对于面积广阔的海洋而言,海水盐度受其影响较小,C错误;围填海会破坏近岸海域生物的生存环境,广东省海岸多为热带海域,红树林分布多,受破坏较严重,D正确。故选D。5.(1)海域广阔,建设空间大;可以强化我国海洋权益;靠近石油开采区,满足电力需求;风力发电地区适应性强;风力发电运行成本低。(2)海水深度大且风大浪高;海水腐蚀,对设备要求高;远离大陆,安装、维护困难。6.(1)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开采工业;波浪能、潮汐能等能源开发产业。(任答两点即可)(2)提供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