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考点清单解读● 重难题型突破● 易错易混分析● 回归教材·图片全解三、 功三、 功■考点一 功及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对物体有力的作用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三、 功3. 力对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不做功的 情况 原因 实例 图示有距离 无力 物体没有受到 力的作用,因 惯性通过一段 距离 足球离开脚后 在水平面上滚 动了一段距离, 人对球不做功三、 功续表有力无 距离 有力作用在物 体上,但物体 没有通过一定 的距离 人用很大的力 推停在路边的 汽车,却没有推 动,推力对汽车 不做功三、 功续表力与距离 垂直 物体受到力的 作用,也通过 一段距离,但 通过的距离与 力的方向垂直 提着书包在水 平路面上行走, 书包运动了一 段距离,竖直提 书包的力不做功三、 功归纳总结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对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掌握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三、 功典例 1 小华在下列工作中对快递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搬快递但未搬动B. 抱着快递在原地等待签收C. 抱着快递爬楼梯上楼D. 提着快递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对点典例剖析三、 功[解题思路]三、 功[答案] C三、 功■考点二 功的计算公式 W=Fs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 J,1 J=1 N·m三、 功归纳总结 应用功的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同体性:公式 W=Fs 中的“F”和“s”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2)同时性:在计算做功多少时,一定要明确 s 是否始终是在力 F作用下运动的距离。 公式 W=Fs 中的力 F 是使物体沿着力 F 方向移动距离 s 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3)同向性:公式 W=Fs 中的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三、 功典例 2 小明用 20 N 的水平推力,将重为 100 N 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 5 m,在此过程中小明对购物车做功 ________ 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______ J。对点典例剖析三、 功[解题思路][答案] 100 0三、 功■题型一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例 1 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起重机吊起重物B. 人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未动C.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D.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举起三、 功[解析]起重机吊起重物,重物在拉力作用下提升了一段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故 A 项不符合题意;人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未动,人对木箱施加一个推力,而木箱没有在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 B 项符合题意;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是沿重力的方向向下运动,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对物体做了功,故 C 项不符合题意;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杠铃在运动员的举力作用下,被举高,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对物体做了功,故 D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B三、 功变式衍生 李华参加学校的植树时,需要用铁锹将土壤铲起并移到 1 米远处种植树木的位置,如图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李华对土壤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C三、 功A. 在提升和水平移动土壤的过程中都不做功B. 在提升和水平移动土壤的过程中都做功C. 只在土壤被提升时做功,水平移动过程不做功D. 只在土壤被水平移动时做功,提升过程中不做功三、 功■题型二 功与图像的综合例 2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向上缓慢提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 h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根据其 F-h 关系图像可知:钩码所受重力为 ________ N;在 h 由 0 增大到 5 cm 的过程中,钩码对桌面的压力是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在 h 由 6 cm 增大到 16 cm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钩码所做的功是 ________ J, 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 J。三、 功三、 功[解析]钩码离开桌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4.5 N;由题中图乙可知:当 h 由 0 增大到 5 cm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变大,即钩码受到拉力变大,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性可知:钩码对桌面的压力:F 压=F 支=G-F 拉,所以钩码对桌面的压力是减小的;由题图乙可知,h 由 6 cm 增大到16 cm,钩码上升的高度:h=16 cm-6 cm=10 cm=0.1 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W=F 拉 h=4.5 N×0.1 m=0.45 J。 由于钩码向上运动,则需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Gh=4.5 N×0.1 m=0.45 J。三、 功[答案] 4.5 减小 0.45 0.45三、 功思路点拨三、 功解题通法此类题目综合性较强,从图像中分析所提供的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三、 功■利用公式 W=Fs 计算功时没有注意 F 与 s 的对应例 一颗质量为 5 g 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 若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向前的平均推力是 600 N,枪膛长 20 cm,射出枪膛后子弹在空中飞行了 100 m,则在整个过程中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 ( )A. 0.01 J B. 0.6 JC. 120 J D. 60 000 J三、 功[解析]子弹在枪膛中的火药爆炸产生气体的推力作用下运动的距离为枪膛长度,所以距离 s=20 cm=0.2 m,气体向前的平均推力F=600 N,则在整个过程中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对子弹做的功:W=Fs=600 N×0.2 m=120 J。三、 功[答案] C[易错] D[错因] 没有注意 F 与 s 的对应。三、 功领悟提能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哪一个阶段中力做的功,在此阶段中的力和对应的距离是多少,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解答。 要注意此题中子弹离开枪膛后就不再受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的推力。易错警示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沿力 F 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不注意它们的对应性容易出错。三、 功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苏科九上 P16) 命题考点:判断力是否做功如图所示,女孩在甲处把一箱报刊搬起来后,水平走到乙处,停留片刻后缓缓放下,经历四个过程:A.在甲处把报刊搬起来;B.从甲处走到乙处;C.在乙处停留片刻;D.在乙处把报刊放下,女孩对报刊做了功的是①______(填序号)。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