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课件(45页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课件(45页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四章 物态变化
4.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课程讲授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导入
课后作业







酒精灯的使用
点燃
用灯帽盖灭
用外焰加热
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
活动一
水蒸气


特别注意—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
结论:水有三态且可以相互转化
一、物质的三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体积
(固定/不固定)
形状
(固定/不固定)
状态
不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物质的三态特征
走进生活
想一想
你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物质吗?
实验结论: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
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作物体变化
二、温度计
红外线体温仪
金属盒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红外线体温仪
光 测温度计
特殊温度计
医用体温计
家庭用寒暑表
实验室用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家用)、体温计(医用)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泡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玻璃外壳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0 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
0℃
a.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冰水混合物
100℃
100 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
b.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沸腾的水
100℃
0℃
把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
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就表示1摄氏度。
记作:1℃
读作:1摄氏度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最高温度值?
最低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温度小于分度值?
超出最高量程
-------胀破
低于最低量程
-------测不出来
温度小于分度值
-------测不出来
°c
°c
错误
°c
°c
正确
°c
正确!
°c
错误!
错误!
二、温度计的使用
1.观察量程(测量范围)以及分度值(最小刻度值),选择合适温度计
2.让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在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底和壁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
16℃
读作: 16 摄氏度
21℃
-4℃
读作:零下4摄氏度
-13℃
35℃
-15℃
66℃
-6℃
24℃
-30℃
【练习使用温度计】
1.观察温度计,记录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将适量热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让水自然冷却,每隔2 min测量一次水温,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学生实验
例:将一杯100 mL的热水放在室温下自然冷却,下表记录了热水温度变化的情况。
【温度-时间图像】
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实验数据
【温度-时间图像】
还可以用图的形式来表达和分析这些数据
例:将上表中的温度值标在下面与时间对应的温度计上,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标记点连起来,就可直观反映温度的变化情况。
若以时间为横坐标轴、温度为纵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温度计隐去,留下的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就是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简称温度—时间图像。
【说一说】从这个图像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温度-时间图像】
采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度,比较方便迅速地获取实验数据,有助于发现有关规律。
体温计
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
35 C到42 C
0.1 C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       。
细弯管(缩口)
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
水银
体温计是测   用的医用温度计
体温
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约有一半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而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会阻碍地表的热量向大气层外散发。大气层的这种“保暖”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故被称为温室效应。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悄悄变暖、冰川慢慢熔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自然灾害。
温度
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
测量:温度计
规定(标准大气压)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三看、一不、四要
分类
符号:℃
沸水温度为100℃
体温计
实验室温度计……
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体、气态
物态变化
1.在右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为_____________
乙为_____________
丙为__________
2.如图1,甲的示数为( )
乙的示数为( )
11℃
16℃
9 ℃
8℃
-3℃
3.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的温度(70 ℃).请你指出他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温度计量程太小
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
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