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辄②(zhe)以水沃面。食不给③(j1),啖(ddn)粥而读。既仕④,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⑤(zh)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ch6ng)肉⑥,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总是。③给:供应。④既仕:考取功名做官后。⑤谪:贬官。⑥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借指饮食节俭。⑦士:读书人。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家贫无依(依靠)B.或夜昏怠(有的人)C.辄以水沃面(洗)D.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和孩子)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18.联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年少时①②树立远大志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安危。③你觉得范仲淹是一个的人。1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读书人可以在天下人忧伤之前先忧伤,在天下人取之居才乐B.读书人可以在天下人哭泣之前先哭浮,在天下人都快乐之后来提乐。C.读书人应当先比天下人都忧愁,然后再比天下人都快乐D.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四)文学性文本阅读,感受中国精神。(19分)赔偿①我拿上心仪的泥塑,付了钱,转身走出小店,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②“先生,请停一下。”我转过身,看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透着儒雅的气韵。“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点头:“对,有问题吗?”老人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叙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摔在地上。我惊呼:“你干什么!”③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他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2024年秋期六年级语文检测试题第6页共8页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摔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这泥土里的棉花没有搅拌均匀,以后下雨天回潮,泥塑里就会鼓包,甚至鼓裂。④我既理解又疑惑:“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拿出两个纸盒: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⑤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放心,保证货真价实…”⑥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突然想起补给老人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选文作者余显斌,选入试卷时有改动)20.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分)心仪:21.请你快速默读小说,借助下面的图示梳理主要情节。(3分)追赶买主→2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摔在地上。23.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是()。(2分)A.点名人物特点B.推动情节发展C.揭示文章主旨D.突出环境特点24读小说,要关注环境。请找出文中一处描写环境的句子,再写写它的作用。(共3分,句子1分,作用2分。)环境描写的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2024年秋期六年级语文检测试题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