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沁园春 雪》知识点梳理与拓展练习一、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兼具革命豪情与艺术魅力,代表作有《沁园春 长沙》《七律 长征》《卜算子 咏梅》等。(二)写作背景《沁园春 雪》写于 1936 年 2 月。当时,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他看到茫茫雪野,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词。1945 年 8 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应柳亚子先生之请,将这首词公开发表,迅速在山城引起轰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三)原文及翻译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翻译: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四)重点字词北国:指我国北方。冰封:被冰雪覆盖。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游和下游。顿失滔滔:指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须:等到。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妖娆:娇艳美好。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秦皇汉武: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略输文采:稍微差一点文治方面的才华。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稍逊风骚:稍微差一点文治功劳。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他是蒙古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只识弯弓射大雕: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雕,一种凶猛的鸟,这里借指武力。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五)诗歌主旨这首词通过描绘北方壮丽的雪景,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回顾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和对新时代的自信,表现了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豪情壮志。(六)艺术特色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上阕着重写景,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展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气势;下阕转入议论,评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当代英雄的赞美和对未来的信心,三者完美融合,使全词气势恢宏,情感饱满。用词精准,气势磅礴: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北方雪景的广阔无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静态的山水写得生动活泼,充满动感,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意境开阔,胸怀博大:词中描绘的雪景涵盖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广阔的空间,时间上跨越了秦皇汉武到成吉思汗等多个历史时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二、拓展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 上阕中 “望” 字统领了哪些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2) 如何理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话的含义?【答案】(1)“望” 字统领了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望” 字有登高远眺之意,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视野开阔,而且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为读者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北国雪景图,奠定了全词雄浑的基调。(2) 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这既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总结,指出他们的局限性,又表达了作者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高度自信和赞美,体现了无产阶级要开创历史新纪元的豪情壮志,升华了全词的主旨。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所展现的画面。2.词的下阕提到了多位历史人物,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1.示例:群山蜿蜒起伏,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巨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它们似乎都不甘示弱,想要和老天爷比一比谁更高大、更雄伟。2.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是既有肯定也有惋惜。肯定他们曾是历史上的英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贡献;惋惜他们在文治方面有所欠缺,未能达到更完美的境界。这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新时代英雄的期望,体现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三、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乙)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下面对甲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描绘了北方壮丽的雪景,意境开阔,气势恢宏。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一句,想象雪后晴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C.下阕议论,评价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拜和敬仰。D.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雄浑有力,充满了革命豪情。2.甲词和乙词都提到了 “风流人物”,但两者的内涵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C2.甲词中的 “风流人物” 指的是能建功立业、推动时代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他们不仅有武力,更有文治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体现了作者对新时代英雄的期望和自信;乙词中的 “风流人物” 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如周瑜等,作者对他们的英姿和功绩表示赞叹,但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________。2.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内容?3.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北方雪景的广阔和壮观。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的 “望” 字,有登高远眺之意,也有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凝望。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中的 “惜” 字,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惋惜和批评,认为他们一无是处。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远大志向。【答案】1.毛泽东 诗人2.上阕主要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展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阕通过评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和对新时代的自信,表现了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豪情壮志。3.C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材料二: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惟余莽莽________ (2)稍逊风骚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________ (4)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2.用 “/” 给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俱 往 矣 数 风 流 人 物 还 看 今 朝3.翻译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材料一中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毛泽东的诗词,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答案】1.(1)只,仅仅 (2)差,比不上 (3)全,都 (4)形容气势盛大2.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3.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4.这几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作 “银蛇”,把高原上的丘陵比作 “蜡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群山和丘陵的形态;“欲与天公试比高” 赋予群山和丘陵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了它们的雄伟气势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5.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沁园春 雪》通过赞美祖国山河和评价历史人物,抒发了对新时代英雄的期望和自信;《七律 长征》则通过描写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乙】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 / 冰封雪盖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属引凄异C.她在丛中笑 / 笑而不信D.犹有花枝俏 / 犹抱琵琶半遮面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3.请用 “/” 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已 是 悬 崖 百 丈 冰 犹 有 花 枝 俏4.以下对【甲】【乙】两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展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B.【乙】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争名利的高尚品格。C.【甲】词中的 “风流人物” 和【乙】词中的 “梅花”,都象征着作者所推崇的精神品质。D.两词的语言都雄浑豪放,充满了革命激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5.【甲】词和【乙】词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分别分析其象征意义。【答案】1.A2.(1)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2)等到山花盛开的时候,她却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3.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4.D5.【甲】词中,“北国风光”“长城”“黄河” 等壮丽的景象象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流人物” 象征着能建功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乙】词中,“梅花” 象征着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不与世俗争宠的高尚品格,也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风貌。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内容赏析】对《沁园春 雪》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 “望” 字统领,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展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气势。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议论。C.下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否定和批判。D.全词气势恢宏,意境开阔,体现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概和远大志向。2.【意象分析】词中 “雪” 这一意象贯穿全词,请分析 “雪” 在词中的作用。【答案】1.C2.“雪” 是贯穿全词的核心意象。上阕中,“雪” 描绘出北国壮丽的风光,为下文赞美祖国山河做铺垫;“雪” 覆盖下的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美,烘托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下阕中,“雪” 所营造的氛围也为评价历史人物和抒发豪情壮志提供了背景,使全词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有力。同时,“雪” 的洁白无瑕也象征着纯洁、高尚的品质,与作者所推崇的革命精神相契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