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沪科版(2024)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图乙表明,敲击鼓面上的泡沫跳动幅度不同则声音的音调不同C.图丙实验水花飞溅表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D.图丁中验钞机利用超声波对人民币进行真伪辨别2.下列与声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是指演唱者歌唱时声音的响度大D.我们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3.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设备中, 不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工业上使用的探伤仪 B.微波炉C.医院的“B” 超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4.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 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B.物体在振动,但不一定能能听到声音C.“不敢高声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6.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超利用超导体工作 B.手机利用紫外线工作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工作 D.声呐装置利用超声波工作8.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各方力量火速集结,紧急驰援,彰显我大国优势。地震发生时会伴随次声波的发生,关于次声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震时“轰隆隆”的声音是次声波B.振幅较大的次声波人耳能听到C.次声波的频率高于D.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如图是秦腔表演中用到的主要乐器——板胡,板胡声音清澈嘹亮,富有乡土气总,让人百听不厌、心旷神怡。下列有关板胡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板胡伴奏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声音清澈嘹亮B.观众依据听到声音的音色,可辨别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C.拉板胡时,琴弦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拉板胡时,琴弦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越快10.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队利用国产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来确定自身所在的位置.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传输的信号属于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二、填空题11.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波产生,通常人耳是 (选填“听不到”或“听得到”)的;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波获得信息。12.2024年10月3日早晨,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合肥肥东发生里氏4.7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听不到;地震很可能会引起多种直接影响和次生灾害,这是因为声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13.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扫地时通过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而使周围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 ,所以灰尘能被压进垃圾口;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采用 波来侦测、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1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声波获得 ;医生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 .15.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Hz.16.小明同学由于支气管发炎到医院做雾化治疗,打开超声雾化机超声波能将药液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飘出的白雾没过多久渐渐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7.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级地震,地震产生的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4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海洋该处的深度为 m(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发生地震时,某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这些动物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技术人员要测地月距离,可以向月球发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激光”)。19.图1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的情景,a、b、c以及小明所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a和小明所在汽车的运动图像如图2所示。(1)由图2可知a车速度比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 。一段时间后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视为平面镜)观察到的情景可能是图3中的 。a车在后视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随着两车间距离的增加如何变化? (2)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倒车时,超声波从雷达发出到反射回来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变 。超声波与可听声相比,频率更 。20. 2023年5月3日,泸州市广大市民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信号,预警地震波到达的时间,预警时间为12s,若地震波传播速度约7km/s,则估算震中到泸州的距离为 km,我们手机收到预警信号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地震时会产生 (后两空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三、作图题21.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解锁时,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试在图乙手机屏幕上画出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四、实验探究题22.甲乙丙丁四图为研究声现象的实验(1)下列关于甲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实验中应该保证真空罩密封性良好B.选用性能先进的抽气机,能够把真空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C.实验过程应该让抽气机尽可能靠近真空罩,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我们得到“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2)如图乙,若小明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选填“改变”或“不变”),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可用来探究声音的 与 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此时发出的声是 波。(3)如图丙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如图丁实验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丙丁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___________(选填字母)A.丙,丁都能看到球被弹开 B.丙丁都看不到球被弹开C.丙能看到,丁看不到球被弹开 D.丙看不到,丁能看到球被弹开23.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锅或塑料等。目前(SenseID)已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手机解锁,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从而提供种更稳定、精确的认证方法。动物 听觉范围海豚 150Hz~150000Hz狗 15Hz~50000Hz大象 1Hz~20000Hz(1)表格中给出了三种动物的听觉范围,其中不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是 ,不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是 ;(2)SenseID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 ____;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器C.渔船用声呐探测鱼群情况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3)SenseID系统置于手机内部,能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的特点;(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的是 ____;A.大象 B.蜘蛛 C.蝙蝠 D.人(5)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至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间为8×10﹣6s,已知超声波在手机材料中传播速度为900m/s,则SenseID系统到指纹的距离为 mm。24.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①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中的甲所示;②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中的乙、丙、丁所示;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2)比较乙与甲后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会聚作用,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 作用,由此猜测,声音与光可能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20000Hz的 声波,人的耳朵 (选填“能够”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生物医学上通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治疗。五、计算题25.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或测距是一项重要能力,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根据以下信息计算:(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2)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超声波/次声波),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回声定位的装置——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用该装置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若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约为 m,能否利用此方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 ;(3)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离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3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米?26.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轮船,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4.0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 / s。求:(1)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2)探测处的海洋深度?(3)当轮船在海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发现前方1575m处有一山崖,于是向山崖发出超声波信号,9 s 后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 / s ,请问这艘轮船当时的速度为多少?27.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多少米?(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4)请计算说明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28.海岭又称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如图所示是对某海岭进行勘测,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并向海底发出声呐,4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从A处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用时2h。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经1.8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呐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A、B两处水平相距10km。求:(1)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2)A处比B处水深多少米?六、综合题29.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填“能”或“不能”)(2)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米(3)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4)请你说出超声波的特点,两个即可。(5)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七、简答题3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图表格.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空气 冰空气 铜煤油 铝水(常温) 镁(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之间,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问,声呐发射的是什么声波?它有什么作用?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31.地震来临前夕,为什么狗狂咬不止,而人却感受不到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C【解答】A.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B.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泡沫跳动幅度不同,是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不同,B不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但振动不容易观察,将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面上,看到水花飞溅,表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C符合题意;D.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鉴别真伪,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不同;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以鉴别真伪。2.C【解答】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这一声音的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A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不符合题意;C.“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是指歌曲声音大,所以“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指声音的响度大,C符合题意;D.音色是指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3.B【解答】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方向容易集中的特点,所以可以用作:工业上使用的探伤仪、医院的“B” 超、潜艇上的声呐系统。而微波炉是电磁波的应用,不是超声波的应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微波炉是电磁波的应用,不是超声波的应用。4.B【分析】回声定位用到的是超声波,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海豚的声呐系统,是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题.5.B6.D【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超声波的特点是: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所以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解答】A、纸币上有荧光粉,其重要成分是荧光增白剂,能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反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快速分别纸张的,不符合题意;B、微波炉采用电磁波工作,不符合题意;C、电视遥控器采用红外线工作,不符合题意;D、潜艇上的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这样可以传播相当远的距离,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应用原理,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7.D【解答】解:A、B超是利用的超声波进行工作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手机是利用的电磁波进行工作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呐是利用的超声波进行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通常用在移动通讯等方面;荧光的重要组成是荧光增白剂,能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反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快速分别纸张的;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8.D9.B【解答】A.声音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属于超声波,人类无法听见,故A错误;B.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观众可以依据音色辨别乐器,故B正确;C.琴弦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介质相同、温度相同,声音的传播速度就相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超声波、次声波、声音的特点、声速判识选项超声波: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次声波: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10.C【分析】真空不能传声;真空可以传光,所以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传输的信号不可能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可见光传播效果差,所以采用电磁波.【解答】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和可见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见光在传播时能量的耗损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散射,所以使用电磁波.故选C.11.次声;听不到;超声12.次声波;能量13.小;超声波【解答】解:(1)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同时使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补充进风机,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其原理利用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2)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它能准确的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也是采用超声波波来侦测、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故答案为:小;超声波.【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蝙蝠总是傍晚出来,追捕飞虫.它飞行可不是靠眼睛观察,而是靠嘴上一个小喇叭形的器官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从而判断飞虫的位置.14.次;信息;能量【解答】(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3)医院里医生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次;信息;能量.【分析】(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2)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3)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15.20000;20【解答】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故答案为:20000;20.【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6.能量;20000;汽化【解答】超声波把药液打散说明超声波有能量,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人听不到,白雾是小液滴,消失说明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故答案为:能量;20000;汽化。【分析】超声波具有能量,频率超过20000Hz,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17.次声波;信息【解答】火山爆发、海啸、地震、核爆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敲击物体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是传递信息;故答案为:第一空:次声波;第二空:信息【分析】(1)分清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别是振动的频率不同,(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传递信息一般都是利用声波的反射回来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18.3000;次声波;激光【解答】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根据可知,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2)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人感觉不到,但有些动物能感觉到;(3)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次声波都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月距离;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科学人员要测地月距离,可以向月球发射激光。故答案为:3000;次声波;激光。【分析】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3)超声波、次声波都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19.小;乙;不变;小;高20.84;电磁波;次声波【解答】(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s=vt=7km/sX12s=84km;(2)我们手机收到预警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3)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产生的声波是频率是低于20Hz的次声波。故答案为:84;电磁波;次声波。【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可解答;(2)根据电磁波能够传播信息;(3)根据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波。21.22.(1)A;D(2)改变;音调;频率;次声(3)C23.(1)大象;海豚(2)C(3)较强的穿透能力(4)C(5)3.6【解答】(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20000Hz 的,大象的听觉范围是1Hz~20000Hz ,象不能听到超声波;小于20Hz的频率是次声波的频率, 海豚的听觉范围是150Hz~150000Hz ,所以海豚不能听到次声波(2)SenseID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和渔船声呐探测鱼群情况一致,其他选项分别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能量。(3)根据超声波的特点,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的是 蝙蝠(5)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至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间为8×10﹣6s ,从发出超声波至指纹的时间是4×10﹣6s,根据速度公式s,S=vt=900m/sx4×10﹣6s=3.6mm【分析】(1)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的大小,对比各种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选择(2)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传递信息是通过回声分析不同的声波,传递能量是是物体发生了物理变化,比如击碎结石、清洗和焊接(3)超声波的特点有穿透性、方向性、容易集中能量等,根据 SenseID系统置于手机内部,能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 穿透性(4)蝙蝠能够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判断前方的目标,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 ,它模仿了蝙蝠(5)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至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是超声波一个往返的时间,单程的时间是4×10﹣6s,确定时间以后,利用速度的公式变形直接计算24.相同;变大;发散;超;不能【解答】(1)题目中,探究 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 ,则变量是不同介质,要控制其余变量相同,所以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2)根据图甲和图乙相比可知,声波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振幅增大,声音响度变大,说明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音有会聚作用。图甲和图丁相比,声波在通过充有氢气的气球后,振幅减小,所以声音响度变小,说明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音有发散作用。(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的耳朵不能听到这种声音。综上 第1空、相同; 第2空、变大; 第3空、发散; 第4空、超; 第5空、不能。【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本题中探究 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是否会发生汇聚,所以变量为不同介质,要控制其余变量相同。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3、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超过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25.(1)1700(2)超声波;声呐;30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3)解: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v车t=30m/s×4s=120m,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4s=1360m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解答】(1)闪电处和人之间的距离s=vt=340m/s×5s=1700m(2)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正是依靠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蝙蝠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制成了声呐。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分析】(1)根据s=vt,可求出距离;(2)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蝙蝠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制成了声呐;根据s=vt,可求出深度;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根据 s车=v车t及s声=v声t,可求出距离。26.(1)2s(2)3000m(3)10m/s27.(1)85m;(2)17m;(3)1s;(4)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28.(1)解: 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答: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为5km/h;(2)解: 由可知s1=v声t1=1500m/s×4s=6000m;A处海水的深度:;由可得s2=v声t2=1500m/s×1.8s=2700m;B处海水的深度:;A处比B处水深:Δs=sA﹣sB=3000m﹣1350m=1650m。答:A处比B处水深1650米。【分析】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会利用回声测距原理计算深度、距离等,其中s表示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v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t表示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共用的时间。29.(1)不能(2)3060(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4)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5)B超;超声波测距【解答】(1)超声波的频率是小于20HZ,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2)根据公式 可知,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不能进行太空测距;(4)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力强;(5)在生产和生活中超声波的应用有蝙蝠的回声定位、医生给病人做的B超、超声波测距等。【分析】超声波属于声波,传播也需要介质;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在生产和生活中超声波的应用有蝙蝠的回声定位、医生给病人做的B超、超声波测距等。30.(1)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超声波;传递信息;10000Hz 20000Hz .【解答】(1)分析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休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 k H z 30 k Hz 之间,即10000Hz 30000Hz之间,超声波的频率是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是低于20Hz,所以可判断声呐发射的是超声波;利用它测出了水的深度,所以它可以传递信息;人的听觉范围是是20Hz—20000Hz之间,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000Hz 20000Hz。故答案为:(2)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超声波;传递信息; 10000 H z 20000 H z 。31.解:狗感能够听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故狂咬不止;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类感受不到。【解答】在地震时会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狗能够听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而人类听不到次声波;所以地震来临前夕,狗狂咬不止,是因为狗感受到了地震产生的次声波,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人类感受不到。【分析】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