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沪科版(2024)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四节 噪声的控制与健康生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措施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B.在交通主干道两旁植树种草C.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 D.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2.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3.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在同学们考试的时候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此时的音乐声是噪声C.蝴蝶翅膀振动时,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见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4.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B.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超声波实现的C.深夜跳广场舞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歌手的声音清澈、辨识度高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大5.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公路两侧安装板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C.在道路旁植树具有吸声的作用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声的现象与我们密切相关。如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下列对它们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7.“听党话,颂党恩, 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比赛现场飘来了优美旋律。关于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根据响度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是正常现象不属于噪声8.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C.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10.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B.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或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C.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二、填空题11.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和 控制噪声.12.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中考时,在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13.用同一个示波器检测四个声音,得到如图所示四个声音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图;甲与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甲与乙两图反映出两个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14.空调工作时由于 会发出声音,这对我们来说是噪声;遥控器通过发射 外线将空调切换成“睡眠”模式,可以在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15.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跳广场舞时,把音量调小,这是在 减弱噪声。16.广场舞是现在流行的健身方式,但较大的音乐声会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如图所示是广场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要调小音量,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17.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18.2023年12月甘肃发生6.2级地震,被困人员通过敲击身旁的物体发声,能快速准确的让消防救援人员确定其位置,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救援过程中各种机器发出很大的轰鸣声,为了能让受灾群众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往往会在安置区外围安装隔音板,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小噪音。19. 2023年4月,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我国进入降水测量主动探测新阶段。(1)火箭发射时尾焰冲击发射台,发出约 (填“60”或“140”)dB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喷水降噪系统在发射台喷水吸声,属于在 (填“声源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2)火箭在加速上升时受到的推力和其重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该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已知风云三号G星的质量为3.6t,火箭升空1km克服风云三号G星的重力做功为 J;(3)风云三号G星搭载“空中雨量计”,它发射的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传播速度。某次探测到云层的平均厚度为1000m,每立方米内降水粒子的数量为个,降水粒子的体积均为。若该云层中降水粒子全部竖直降落到地面上,则该云层对应区域的平均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为 mm。20.如图是某体育馆内的场景。(1)图中A为体育馆大门旁的禁鸣标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 产生的;(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50m,至少需要 s;(3)几名同学在周长为100m的圆形冰面上进行溜冰活动,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分别以速度为10m/s和12.5m/s沿圆形跑道匀速运动。速度快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慢的同学时向前推一把,双方“互换速度”;原先速度慢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快,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如此循环下去,当双方都完成了1000m时,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记为该组的成绩。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 s。三、实验探究题21.综合实践活动:甲乙两组同学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1)甲组可利用的器材有:机械闹钟、鞋盒、卷尺、泡沫塑料、报纸、棉花、塑料袋,该组实验原理为响度的大小与 有关。具体步骤如下: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分别塞满不同隔声材料,其目的是控制隔声材料的 相同,接着他们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 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材料 棉花 泡沫塑料 报纸 塑料袋距离/m 2.2 1.8 3.7 3.0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你认为好的隔声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 (粗糙/光滑)且 (少孔/多孔),请联系生活实践举一个例子 。(2)乙组利用手机软件“噪声监测仪”进行测量,需要固定一个位置,测量 ;下表中横线上填入单位 ;根据甲组同学的数据,请预测手机软件监测到响度最大时,填充的材料是 。材料 棉花 泡沫塑料 报纸 塑料袋响度/_________ 22.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先把声源放入不同材料制作的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量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材料 玻璃 木板 硬纸板 泡沫塑料板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m 0.6 0.4 0.5 0.3(1)下列器材中,适合作为本实验的声源的是 ;(选填字母:A.音叉 B.机械闹钟)(2)由该实验可知:电影院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的干扰,其墙壁应选择 (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2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四、计算题24.元旦放假期间,小红一家自驾小轿车回乡下老家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县城出发,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0km/h。求:(1)小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他们全程共用时2小时30分钟,县城到爷爷家的路程是多少km?(3)酷爱音乐的小红拿着妈妈的手机听歌,怕影响爸爸开车,她把耳机线插到手机上听歌,她这样做是采用什么措施来控制噪声的?25.2015年10月3日,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网球中心圆满落幕.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于2013年7月份正式破土动工,并作为2014年至2028年“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赛WTA超五巡回赛”比赛场地,这是武汉市首次承办世界级网球赛事.(1)在场馆中,配备了许多高速摄像机来拍摄,高速摄像机能捕捉到快速运动变化的人肉眼无法分辨的瞬间.通过电视转播,运动员击打的网球始终处于屏幕内,我们却能够感受到运动员打出的球快速移动,这是因为我们以 为参照物;(2)从武汉二桥到光谷网球中心的距离约20km,可通过武汉市内的快速通道﹣﹣二环线到达.二环线全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道路两旁装有塑料幕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3)在二环线道路旁设置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该标志牌的含义是 ;(4)在二环线事故多发路段装有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用来检测行驶的车辆的速度,从而确定车辆是否超速,已知测速仪发出第一次超声波信号,0.2s后收到第一次回波信号,收到回波信号的同时发出第二次超声波信号,并在发出第二次信号后0.22s收到第二次回波信号,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并判断其是否超速(答案保留两位小数)。26.今年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 500m.途中当火车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 1min5s.(1)旅途中小陆观察到的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什么?(2)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m.(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4)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 0.8km 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 11.5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从鸣笛开始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6)汽车行驶的速度.五、综合题27.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10月15日星期三 晴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有多舒服了.“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1)针对日记,请提出几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 六、简答题28.春秋时期,有个小偷想偷范氏家门口的青铜大钟,可是钟又大又重,不好带走,小偷就想敲碎了带回去。可是一锤下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心想:钟声一响,不就告诉别人有人在偷钟吗?他灵机一动,找来两个棉花团,把耳朵塞住就听不到声音了,放心地砸起钟来。才敲了几下,人们就纷纷赶来把小偷团团围住。小偷惊讶地问:“你们是怎么听到钟声的呢?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9.你是如何理解什么是噪声?如何控制噪声?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B【解答】AC.禁止鸣喇叭,摩托车排气管装消声器,阻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C不符合题意;B.道路两旁植树种草,可以吸收噪声,阻断声音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D.道路旁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阻断声音传播,是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2.C【分析】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定义: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都属于噪声.【解答】A、车辆的鸣笛声是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B、市场上的叫卖声杂乱无章,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C、音乐会上的钢琴声有着优美的旋律,是乐音,不是噪声,符合题意;D、夜晚大声谈笑,影响了了们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该题考查了噪声的产生及来源,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3.D【解答】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B.在同学们考试的时候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此时的音乐声影响大家考试,因此是噪声,故B正确不合题意;C.蝴蝶翅膀振动时,产生次声波,低于人类的听觉范围,因此人耳听不见,故C正确不合题意;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即温度不同,则声速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A.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B.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C.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D.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4.C【解答】解:A、电磁波能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错误.B、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故B错误;C、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噪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歌手的声音清澈、辨识度高是因为他的声音音色好,故D错误.故选C.【分析】(1)(2)声音的传播与电磁波传播的特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5.B6.D7.C【解答】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A不符合题意;B.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B不符合题意;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C符合题意;D.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属于噪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8.A【解答】解: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故选A.【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C【解答】A.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A不符合题意;B.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C.当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时,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符合题意;D.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发声体在振动;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10.D11.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解答】解:图甲是禁止鸣笛的图标,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分析】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图象判断属于哪种方式.12.信息;声源处【解答】(1)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中考时,在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 在人耳处。13.丁;音调;响度【解答】(1)根据丁图可知,波形图杂乱无章,则物体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噪声;(2)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丙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相同,即振幅相同,那么声音的响度相同;但是波峰的个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3)甲和乙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不同,即振幅不同,那么声音的响度不同。【分析】①物体的无规则运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③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大小有关。14.振动;红;声源处15.能量;信息;声源处【解答】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所以人们经常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清洗牙齿、击碎人体内结石等;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中国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利用听的方式得到病人的信息。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跳广场舞时,把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通过声音,可以获得信息;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6.响度;声源【解答】噪声监测装置显示声音的响度。将声音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声音的响度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有关,施加的力大小不同,施加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17.振动;人耳处;空气【解答】(1)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2)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过来的。【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传声的介质。18.信息;传播过程中19.(1)140;声源处(2)不是;做功;3.6×107(3)电磁波;20【解答】(1)①火箭发射时尾焰冲击发射台,发出约140dB震耳欲聋的轰鸣声;②喷水降噪系统在发射台喷水吸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①火箭在加速上升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受到非平衡力,那么受到的推力和其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②该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③已克服风云三号G星的重力做功为W=Gh=3.6×103kg×10N/kg×1000m=3.6×107J;(3)①风云三号G星搭载“空中雨量计”,它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传播速度。②设云层的底面积为S,则云层内水粒子的个数:5×109个/m3×S×1000m;则其中水粒子的总体积:5×109个/m3×S×1000m×4×10-15m3;那么平均降水量的厚度为:。【分析】(1)①根据噪声大小的知识解答;②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解答。(2)①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②热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功。(3)①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解答;②根据分析计算即可。20.声源;振动;108;9021.距离;厚度;刚好无法听到声音;泡沫塑料;粗糙;多孔;真空玻璃;响度;dB;报纸22.(1)B(2)柔软多孔23.(1)机械闹钟(2)相同(3)响度(4)羽绒服(5)差(6)传播过程中(7)使用较松软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解答】(1)实验中需要持续发声的生源,所以用机械闹钟(2)研究不同材料隔音性能的实验,应该用到控制变量法,所以材料的厚度相同(3)闹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响度音调是固定的,随着距离的改变只有响度发生改变(4)通过数据分析,人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越远隔音效果越小,所以选距离短的(5)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越厚吸收声波的能力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弱,隔音效果越好(6)减弱噪音的三个方法,分别是生源出、传播中、人耳处。隔音属于传播过程中(7)松软的材料有吸收声波的作用,可以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故答案为:(1)机械闹钟;(2)相同;(3)响度;(4)羽绒服;(5)差;(6)传播过程中;(7)使用较松软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分析】(1)实验中需要持续发声的生源,所以用机械闹钟(2)研究不同材料隔音性能的实验,应该用到控制变量法,所以材料的厚度相同(3)闹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响度音调是固定的,随着距离的改变只有响度发生改变(4)通过数据分析,人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越远隔音效果越小,所以选距离短的(5)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越厚吸收声波的能力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弱,隔音效果越好(6)减弱噪音的三个方法,分别是生源出、传播中、人耳处。隔音属于传播过程中(7)松软的材料有吸收声波的作用,可以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24.(1)解:小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答:小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8km/h;(2)解:县城到爷爷家的路程是答:县城到爷爷家的路程是120km;(3)答:噪声可以从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来减弱;她把耳机线插到手机上听歌,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1)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求得小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2)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求得县城到爷爷家的路程。(3)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25.(1)拦网(2)声源;传播过程中(3)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4)解: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2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s1=v1t1=340m/s× =34m,从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22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s2=v2t2=340m/s× =37.4m因为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s=s1﹣s2=37.4m﹣34m=3.4m.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t=0.1s+ =0.21s,则汽车的速度为:v= = ≈16.19m/s=58.28km/h.因为58.28km/h<60km/h所以汽车没有超速。【解答】解:(1)运动员打的网球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却能够感受到球的快速移动,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与运动员相对位置在不断改变的拦网作为参照物;(2)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有塑料墙,是为了阻断了噪声的传播,因此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标志牌的意义: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故答案为:(1)拦网;(2)声源;传播过程中;(3)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①34m;37.4m;②58.28km/h.【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3)根据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结合路程公式求出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从而得出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求出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从而得出汽车的速度,判断是否超速.26.(1)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答: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2)火车速度:v=72km/h=20m/s,隧道长:s隧道=vt=20m/s×65s=1300m;答:该隧道的长度为1300m;(3)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1300m+500m=18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答: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90s;(4)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s″=800m-500m=300m,所用的时间:t″=11.5s,火车过桥时的速度: 。答: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26.1m/s。(5)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音传播的时间 ,即从鸣笛开始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4s.则汽车行驶时间t=4s答:从鸣笛开始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4s;(6)汽车行驶速度为答:汽车行驶速度为 .【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2)结合题意,利用s=vt计算即可.(3)火车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车长加隧道长,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出火车通过隧道用的时间;(4)同理可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注意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大桥长与火车长.27.(1)问题1:我们听到“叮铃铃,叮铃铃”的铃声是通过什么介质传到耳朵的 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问题2:我们为什么能区分“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 这些声音的音色不同。问题3:那个清脆的铃声是怎样产生的 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2)可能是小明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太大,吵到爸爸了。(3)小明接上一个耳塞自己听就行了。【解答】 (1)问题1:我们听到“叮铃铃,叮铃铃”的铃声是通过什么介质传到耳朵的 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问题2:我们为什么能区分“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 这些声音的音色不同。问题3:那个清脆的铃声是怎样产生的 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2)可能是小明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太大,吵到爸爸了。(3)小明接上一个耳塞自己听就行了。【分析】(1)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2)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3)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心理角度来讲,人们不喜欢、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是从声源处向外传播的,而不仅仅只传到小偷的耳朵里,还可以传到距声源一定距离内其他人的耳朵里。小偷把耳朵塞住自己听不见,但别人可以听见的。“掩耳”既不能阻止大钟发声,也不能阻止钟声的传播。只有不让物体振动,声音才不会产生。【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阻止声音的传播可以减弱噪声;堵住耳朵,只能使个别人听不到声音。29.答:(1)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有规律、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我们可以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接收处控制噪声。【分析】结合噪声的定义及防治方法解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