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第三节 光的折射-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沪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章节考点培优】第三节 光的折射-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沪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沪科版(2024)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光为人类感知世界提供了途径。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B.透镜下文字的像
C.海市蜃楼
D.桥在水中的倒影
2.下列四种现象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筷子“弯折” B.地上的身影
C.双月湖畔桥的倒影 D.投到车身上的手影
3.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5.如图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光的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7.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关于这一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明看到“云上的鱼”是光反射形成的
C.小明看到“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D.小明看到“鱼在云上游”是鱼在水中形成的实像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
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B.手影是手的实像
C.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的实像
D.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塔的实像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的右边是玻璃
C.'是界面 D.折射角等于50°
二、填空题
11.如图, 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 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1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界面CD的右侧是   。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   而形成的像。如图所示,站在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
14.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水槽足够深),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将    (选填“不动”、“向上移”或“向下移”),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D点,则A、D之间的距离是    2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点A、B、C、D未在图中标出)
15.如图所示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图中的折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线亮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光线亮度.
16.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选填数字号码)。
①形影紧相依;②镜子正衣冠;③坐井观天;④潭清疑水浅;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夕阳如血。
17.位于白银市区西南方向的银凤湖,夏日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在湖岸边漫步,往水中望去可见“鱼儿在白云间游曳”的奇景。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水中的白云”是光的   现象(填“折射”或“反射”“直线传播”);人眼看见的水中的鱼儿是光的   现象(填“折射”或“反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   像(填“实像”或“虚像”)。
18.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以   为参照物看到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19.如图2.116所示,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的   ,并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
20.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入射光线一定是   ,入射角的大小为   。
三、作图题
21.如图,一束光沿AO方向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按要求作图)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
四、实验探究题
23.某小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实验。让激光以不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观察光线偏折的方向,测量入射角大小及对应的折射角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入射角 折射角 角度大小比较
23° 15°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6° 23°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1° 31°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表二:当光空气斜射入水
入射角 折射角 角度大小比较
23° 18°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6° 27°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1° 37°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 “大于”、“等于” 或“小于”)
②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入射角   ,折射角   。(均选填 “增大”或“减小”)
③   (选填“玻璃”或“水”)对光的折射本领强。
24.小辉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30° 45° 60°
反射角γ 0° 30° 45° 60°
折射角β 0° 22° 32° 41°
(1)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以32°入射角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
(3)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4)小辉同学在实验时,当他沿AO方向射入一束光,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可能原因是   。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玻璃板放置时要   桌面.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4)若自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5)如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五、计算题
26.
(1)水池里有盏小射灯,如图1所示,已经画出了小射灯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请完成下列要求:
①画出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②标出入射角i.
(2)一个螺线管和一个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当开关S1闭合后,小磁计N极转向了右方,如图2所示,请完成下列要求:①用箭头标出小磁针处的磁感线的方向;②在括号内用“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7.科学家利用光与微粒(直径为100μm左右)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用激光来操纵微粒的工具——光镊子.其原理是: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a)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减弱,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下的力;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b)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增强,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上的力.
(1)现有一束向某点会聚的激光束射向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小球,试分析图(c)所示情况下,小球受到激光束的总作用力方向.
(2)用光镊子捕获和移动水中的玻璃小球十分方便.下图是利用光镊子把水中玻璃小球排成“人”字形或“口”字形的照片,如图(d)所示.实验时,将混有直径为2.5μm的玻璃小球的水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利用光镊子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并在水中移动.设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已知玻璃小球的密度 激光的最大功率 球体的体积 实验发现当激光功率 P=16mW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求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
图(d)
28.如图2.97所示,一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n=,厚度为h。某单色光以入射角i=60°从上表面的O点射入,试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计算光线穿出玻璃砖时的偏移量。
六、综合题
29.运用光现象知识解决问题:
(1)坐在教室某个位置的同学因黑板“反光”而看不清某些粉笔字,但能看清自己书本的字,前者发生了光的   ,后者发生了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渔民叉鱼时要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由于光的折射,水中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   法线进入渔民眼中(选填“远离”或“靠近”),折射角   入射角,渔民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   像。这个像在鱼的上方,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叉到鱼;
(3)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七、简答题
30.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31.图中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图甲中的倒影有没有牌子本身明亮呢?其中的物理道理是什么?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看图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图乙中的倒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A
【解答】 A.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透镜下文字的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不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是虚像,故C不正确;
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手影属于影子,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A
【解答】A.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CD.地上的身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湖畔桥的倒影使光的反射形成的;投射到车身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导致人眼所看到的像处于物体的上方,形成了筷子“弯折”的现象;
BCD.地上的身影、投射到车上的手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受到了物体的遮挡形成了影子;湖畔桥的倒影是光经过湖畔反射到人眼所形成的虚像。
3.A
【解答】当人在水中时,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后进入人眼,看到的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关键是要确定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还是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
4.A
【解答】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
所以看不见是光的直线传播,又看见了是光的折射.
故选A.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人眼睛和被看的物体之间如果有障碍物挡住,人就看不到物体了;如果由于反射或折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人就可能再看到物体.水里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由于折射,使人感觉到水里物体的像变高了.
5.C
【解答】①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④拱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①③的形成原因相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是光的折射现象;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6.C
【解析】解答: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如图所示:
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P点。
故选C
分析: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7.C
【解答】A.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天空中的云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故A错误;
B.小明看到“云上的鱼”是鱼发出的光从水里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故B错误;
C.小明看到“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中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小明看到“鱼在云上游”是鱼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知识判断。
8.C
【解答】A.凸透镜可使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使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使发散的光线变为会聚一些,并非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位于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则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B不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C符合题意;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9.A
10.B
11.左;不变
12.30°;空气
13.折射;乙
【解答】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会发生折射,从而导致看到的落日不是太阳的实际位置;太阳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比太阳的实际位置高,所以太阳的实际位置应该在乙处。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应用,物体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比其实际位置要高。
14.小于;向下移;大于
15.30;增大;小于
【解答】读图可知,光具盘的分度值为10°,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折射角为30°;根据折射规律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增大;当光通过水面发生折射时,会有一部分光被反射,所以折射光要比入射光暗.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6.①③⑤;②⑥;④⑦
17.反射;折射;虚
18.水面;折射;反射
【解答】相对于地面,云是运动的,水是静止的,以水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分析】本题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以及反射和折射的特点,虽然都是虚像,但成像原理不同。
19.2r;
【解答】因为折射率n=1.5,全反射的临界角:sinC=,
故光在AB面AC面发生全反射,
而入射角为60°,有sin60°==0.866,所以C<60°;
此时光线在第一个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后垂直射在相对一侧的界面上,直线射出,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判得桌面上光斑的半径为2r。
【分析】当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经过第一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零,所以折射角也是零,因此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当第二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60°,而玻璃的折射率为1.5,可得临界角小于45°,所以会发生光的全反射,反射光线却恰好垂直射出。故可根据几何关系可确定光斑的半径。
20.BO;75
21.
【解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靠拢法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解答。
22.解:如图所示:
【解答】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3.小于;增大;增大;玻璃
【解答】①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入射角增大。由表中数据可以比较出,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③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折射角是不同的,由在水中的折射角要大于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可知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大于水对光的折射本领。
【分析】(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3)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大于水对光的折射本领。
24.(1)等于;小于;增大
(2)45°
(3)不可能
(4)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解答】(1)由表中数据(或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后三组对应的数据中,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45°时,水中的折射角为32°,由光路可逆得,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32°,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45°。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空气中的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不可能达到90°。
(4)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因为光线AO是贴着E光屏入射的,所以只要F光屏与E光屏在同一平面内,在F光屏上就能看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题中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说明F光屏与E光屏并不在同一平面,原因是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分析】(1)由表中数据(或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当空气中的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折射角不可能达到90°;
(4)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
25.(1)光的反射
(2)2;薄的玻璃板重像不明显;垂直
(3)容易找到镜中的像
(4)20;不能;虚
(5)
【解答】(1)因为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实验中,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能够使B与A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3)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容易找到镜中的像 ;
(4)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玻璃板的距离为2×5cm=10cm,像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则它与像的距离为10cm+10cm=20cm;因为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表盘数字的顺序与实际顺序左右相反,时针指向7和8之间,分针指向4,实际时间为7:20,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2)2;薄的玻璃板重像不明显;垂直;(3)容易找到镜中的像;(4)20;不能;虚;
(5)

【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选择玻璃板;实验时玻璃板必须与桌面垂直,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实像能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5)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和实物应关于过12时、6时的直线成轴对称.
26.(1)
(2)
【解答】解:(1)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图示的线圈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因此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磁感线方向从N极指向S极.答案如下图所示:
【分析】(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2)根据小磁针的NS极指向,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感线特点可确定磁感线方向;根据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进而可以确定电源正负极.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与小磁针N极靠近的螺线管的左端一定是S极.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是中考热点之一,无论是画反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都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安培定则共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线圈绕向,告诉其中的两个可以确定第三个.在此题的第二问中就是间接告诉了磁场方向和线圈绕向来确定电流方向.
27.(1)解:光线经两次折射折向上方,即光束经过玻璃(介质)球受到的总作用力的效果为向上,所以玻璃(介质)球受到的激光束的作用力向下,如答图所示.
(2)解:由激光功率 P=16mW 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
可得
1
由于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
所以有
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约为
【分析】 (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分析解答。
(2)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 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 ”的比例关系列式解答。
28.由折射定律知,在 O点折射时,折射角r满足sinγ= ,γ=30°。设光线从下表面的O'点穿出,则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为30° ,对应的折射角为60°,可知光线AO与O'B平行。光路图如图2.98所示。将光线O'B反向延长,设侧移量为d,则由图中几何关系,有d=OO'sin(i- γ),而OO'= ,即d= ,代人数据得d=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折射定律n=计算出此时的折射角,然后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确定射入空气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计算光线穿出玻璃砖时的偏移量。
29.(1)镜面反射;漫反射
(2)远离;大于;虚
(3)绿
【解答】(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这位同学能看清自己书本上的字,是因为光在书本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2)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渔民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即这个像在鱼的上方,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3)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称为光的三原色。
【分析】(1)粗糙的物体发生漫反射,光滑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
30.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的移动方向。当杯中水增多时,作图如下:
水增多时液面升高,但入射光线的角度没有变,折射光线的角度也不变,由图可知光斑向右移动。
【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逐渐往杯中加水,通过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31.(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是因为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线减少,所以“倒影”暗了一些。
(2)水面有涟漪,则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了四面八方,使得倒影有些模糊。
【分析】(1)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是因为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线减少,所以倒影暗了一些。
(2)水面有涟漪,则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了四面八方,使得倒影有些模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