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设计【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3 声音与光的传播。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科学思维: 能建模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够绘制简单的光路图,利用平面成像的对称性画出像。3.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平面镜的成像,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将首次较完整地研究 “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的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像。 看视频:小猫照镜子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 探究实践 平面镜成像规律 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时候,我们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2. 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 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①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是倒立还是正立?④正立的像。 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拿去玻璃板后没有点燃的蜡烛,在没有点燃的蜡烛位置上竖立一块白板(光屏),从玻璃板后观察白板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现象:白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结论: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提出问题:根据实践活动,归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问题讨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便于寻找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为什么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厚玻璃板做实验? 参考:因为玻璃板有两面,所以物体会在玻璃板上成两个像,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两个像,实验误差较大。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有可能找不到像。 4.实验在较暗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成像更清晰。 5.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便于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6.该实验可以将白纸换成方格纸,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参考: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7.该实验可以选茶色玻璃板好还是透明玻璃板好 参考: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反射的光较少,像不太清晰。 8.将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参考:像的大小不变。 思考与讨论 在平面镜前点燃一支蜡烛,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好像有点燃的蜡烛,这是为什么 参考:原来,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没有发出光。 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像点。 实践活动 如图1.4-9,AB 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提出问题: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平面镜的使用历史悠久,古人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现代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平面镜。 平面镜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和扩大视野空间的作用。 科学拓展 凸面镜和凹面镜 学生独立开展实践活动,得出成像规律,学习更深刻。 实践活动时,老师要巡视,发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讨论是对实验的反思,有利于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建模、画光路图,有利于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指导学生作图的步骤。 看视频、读文本,归纳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