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全等三角形课时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达成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几何直观、抽象能力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基础主干落实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新知要点1.全等的概念(1)全等形:能够的两个平面图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的两个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作.互相重合的边叫作.互相重合的角叫作.对点小练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新知要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文字语言: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2)符号语言:因为△ABC≌△DEF,所以∠A=,∠B=,∠C=,=DE,AC=,=EF.对点小练2.如图,△ACB和△DEF全等,且∠A=∠D,AC对应DE.若AC=6,BC=5,AB=4,则DF的长为.重点典例研析 循道而行 方能致远【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几何直观)【典例1】如图,△ABF≌△CDE,∠A与∠C为对应角,AF与EC为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举一反三】如图所示,△ABC≌△DEF,DE对应AB,请写出其余对应边和对应角.【重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典例2】(教材再开发·P26例题拓展)如图,△ADE≌△BCF,AD=8 cm,CD=6 cm,∠A=30°,∠E=80°;(1)求BD的长.(2)求∠BCF的度数.【举一反三】1.如图,△ABC≌△DEF,若BC=5,EC=3,则CF的长为. 2.如图,△ABC≌△ADE,AC和AE,AB和AD是对应边,点E在边BC上,AB与DE交于点F.(1)求证:∠CAE=∠BAD;(2)若∠BAD=35°,求∠BED的度数.素养当堂测评 (10分钟·20分)1.(4分·几何直观)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2.(4分·几何直观)如图,△AOC≌△DOB,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和∠B是对应角B.∠AOC和∠DOB是对应角C.OA与OB是对应边D.AC和DB是对应边3.(4分·推理能力)如图,已知△ABC≌△ADE,AC=5 cm,AB=8 cm,BC=7 cm,则AD的长是cm.4.(8分·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如图,△ABC≌△CDE.点C,A,D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AB∥CE;(2)当CE=7,AB=12时,求线段AD的长.2.1 全等三角形课时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达成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几何直观、抽象能力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基础主干落实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新知要点1.全等的概念(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对点小练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C)新知要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文字语言: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符号语言:因为△ABC≌△DEF,所以∠A=∠D,∠B=∠E,∠C=∠F,AB=DE,AC=DF,BC=EF.对点小练2.如图,△ACB和△DEF全等,且∠A=∠D,AC对应DE.若AC=6,BC=5,AB=4,则DF的长为4.重点典例研析 循道而行 方能致远【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几何直观)【典例1】如图,△ABF≌△CDE,∠A与∠C为对应角,AF与EC为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自主解答】其他对应边:AB和CD,DE和BF;对应角:∠B和∠D,∠AFB和∠CED.【举一反三】如图所示,△ABC≌△DEF,DE对应AB,请写出其余对应边和对应角.【解析】因为△ABC≌△DEF,DE对应AB,所以其余的对应边是BC=EF,AC=DF;对应角是∠B=∠E,∠A=∠D,∠ACB=∠DFE.【重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典例2】(教材再开发·P26例题拓展)如图,△ADE≌△BCF,AD=8 cm,CD=6 cm,∠A=30°,∠E=80°;(1)求BD的长.(2)求∠BCF的度数.【自主解答】(1)因为△ADE≌△BCF,AD=8 cm,所以BC=AD=8 cm,又因为CD=6 cm,所以BD=BC-CD=8-6=2 cm;(2)因为△ADE≌△BCF,∠A=30°,∠E=80°,所以∠B=∠A=30°,∠F=∠E=80°,所以∠BCF=180°-(∠B+∠F)=180°-(30°+80°)=70°.【举一反三】1.如图,△ABC≌△DEF,若BC=5,EC=3,则CF的长为 2 . 2.如图,△ABC≌△ADE,AC和AE,AB和AD是对应边,点E在边BC上,AB与DE交于点F.(1)求证:∠CAE=∠BAD;(2)若∠BAD=35°,求∠BED的度数.【解析】(1)因为△ABC≌△ADE,所以∠BAC=∠DAE,所以∠BAC-∠BAE=∠DAE-∠BAE,所以∠CAE=∠BAD;(2)因为△ABC≌△ADE,所以∠D=∠B,因为∠AFD=∠BFE,∠D+∠BAD+∠AFD=180°,∠B+∠BFE+∠BED=180°,所以∠BED=∠BAD,因为∠BAD=35°,所以∠BED=35°.素养当堂测评 (10分钟·20分)1.(4分·几何直观)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B)2.(4分·几何直观)如图,△AOC≌△DOB,下列结论错误的是(C)A.∠C和∠B是对应角B.∠AOC和∠DOB是对应角C.OA与OB是对应边D.AC和DB是对应边3.(4分·推理能力)如图,已知△ABC≌△ADE,AC=5 cm,AB=8 cm,BC=7 cm,则AD的长是8cm.4.(8分·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如图,△ABC≌△CDE.点C,A,D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AB∥CE;(2)当CE=7,AB=12时,求线段AD的长.【解析】(1)因为△ABC≌△CDE,所以∠BAC=∠DCE,所以AB∥CE.(2)因为△ABC≌△CDE,所以CD=AB=12,AC=CE=7,所以AD=CD-AC=12-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2.1 全等三角形 学生版.docx 第2章 2.1 全等三角形.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