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了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橘子洲最佳赏梅期,游客远远地闻到梅花香,这
是   现象。
3.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授课时,“太空教师”王亚平先制作了一个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诗中描述的“花气袭人”现象表明:分子在   。
5.小文在上学路上发现商贩在用沙子翻炒栗子,如图所示。最终栗子被炒熟是通
过    的方式使栗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6.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疗方式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利用刮痧使皮肤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7.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进入黑障区(如图)。返回舱温度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内能。
8.如图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将   。
9.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103J/(kg·℃),质量为20g,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的热量为   J。
第9题 第10题
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3kg的水和0.7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c水=4.2×103J/(kg·℃)]。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12.下列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的雪花飞扬 B.炒菜的时候闻到香味
C.盛夏时节花气四溢 D.有人吸烟时闻到了二手烟
13.使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互相接触(C铜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14.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5.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漂来漂去.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漂来漂去
B.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漂来漂去
C.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的内能减少
D.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的内能减少
1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17.某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分别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图b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吸热能力大于水的吸热能力
B.加热2min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为4.2×105J
C.加热2min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Q沙吸吸水为4.2×104J
D.求得沙子的比热容c沙为0.92×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8.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19.小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和水。硫酸铜溶液和水的分界面明显,管内液体温度与室温均为25℃。把两试管分别浸入甲、乙两个大烧杯中,如图1所示,甲烧杯放在恒温壶上,使水温保持为90℃,乙烧杯内装有冰水混合物。
(1)甲烧杯中试管内的液体在达到90℃之前的过程中,内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经过10分钟后,小听记录了甲、乙两烧杯中试管内液体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浸在甲烧杯中的是    试管(选填“A”或“B”);
(3)再经过10分钟,小听发现A试管内的两种液体分界面还是没有明显变化,她认为试管内的液体分子没有做热运动,你认为她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
第19题 第20题
2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下面实验。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他应选择   (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两套装置。实验应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   相同。
(2)小明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经过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图线   (选填“a”或“b”)对应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它在第2min的内能   在第5min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4)下列示例中与比热容无关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城市建造人工湖来改善气候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四、计算题(每小问2分,共16分)
21.(4分)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
c水合金钢=4.2×103J/(kg·℃)。求: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6分)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1℃。请计算[水的比热容是
(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地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3)100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 (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 的氧气)
23.(6)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g.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弓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头比热容c木=2×103J/(kg·℃),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摄氏度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
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比热容大 2.扩散 3.引力 4.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热传递
6.做功 7.机械能 8.增加 9.672 10.0.9×103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8.间隙
19.(1)变大;(2)B;(3)错误;
20.(1)甲、丙;质量(2)加热时间(3)a;小于(4)B
四、计算题(每小问2分,共16分)
21.(1)解: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
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Q合吸=c合金钢m合金钢(t-t0)=0.42×103J/(kg ℃)×1kg×(836℃-20℃)=3.4272×105J。
(2)解: 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
则有:Q水吸=Q合放,
即:c水m水(t'-t0')=c合金钢m合金钢(t-t'),
代入数据:4.2×103J/(kg ℃)×5kg×(t'-20℃)=0.42×103J/(kg ℃)×1kg×(836℃-t'),
解得:t'=36℃。
22.(1)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 ℃)×6kg×1℃=2.52×104J;
(2)解: 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4J,
所以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
(3)解: 100m2绿地每秒吸收太阳能为:Q总=100Q1=100×280J=2.8×104J,
100m2绿地每秒钟放出的氧气体积为:。
23.(1)解:人来回拉一次钻弓移动的距离:s'=2s=2×0.25m=0.5m,
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16N×0.5m=8J;
(2)解:由可得,木棒尖端吸收的热量:Q吸=W×25%=8J×25%=2J;
由Q吸=cmΔt可得,木棒升高的温度:;
(3)解: 由(2)可知,木棒尖端吸热每秒温度升高4℃,
要使木棒燃烧起来,升高的温度为260℃-20℃=240℃;
需要的时间: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0 分)
1.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
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了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
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

第 1题 第 2题 第 3题
2.每年 2月中旬至 3月上旬,是橘子洲最佳赏梅期,游客远远地闻到梅花香,这
是 现象。
3.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授课时,“太空教师”王亚平先
制作了一个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
诗中描述的“花气袭人”现象表明:分子在 。
5.小文在上学路上发现商贩在用沙子翻炒栗子,如图所示。最终栗子被炒熟是通
过 的方式使栗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第 5题 第 7 题 第 8 题
6.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疗方式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刮痧”时要在
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利用刮痧使皮肤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物体
的内能。
7.2025年 4月 30日神舟十九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
进入黑障区(如图)。返回舱温度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内能。
8.如图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
瓶内气体的内能将 。
9.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该物质
液态时的比热容为 4.2×103J/(kg·℃),质量为 20g,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 BC
段吸收的热量为 J。
第 9题 第 10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 0.3kg的水和 0.7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c =4.2×103水 J/(kg·℃)]。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14 分)
1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12.下列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的雪花飞扬 B.炒菜的时候闻到香味
C.盛夏时节花气四溢 D.有人吸烟时闻到了二手烟
13.使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互相接触(C铜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14.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
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5.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
在酒面上漂来漂去.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漂来漂去
B.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漂来漂去
C.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的内能减少
D.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的内能减少
1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17.某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用完全
相同的方式分别质量都是 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
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 a、图 b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 c =4.2×103水 J/(kg·℃),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吸热能力大于水的吸热能力
B.加热 2min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Q 5水吸为 4.2×10 J
C.加热 2min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 Q 沙吸吸水为 4.2×104J
D.求得沙子的比热容 c 3沙为 0.92×10 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0 分)
18.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19.小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 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
和水。硫酸铜溶液和水的分界面明显,管内液体温度与室温均为 25℃。把两试管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别浸入甲、乙两个大烧杯中,如图 1所示,甲烧杯放在恒温壶上,使水温保持为 90℃,
乙烧杯内装有冰水混合物。
(1)甲烧杯中试管内的液体在达到 90℃之前的过程中,内能 (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2)经过 10分钟后,小听记录了甲、乙两烧杯中试管内液体的情况如图 2所示,则浸
在甲烧杯中的是 试管(选填“A”或“B”);
(3)再经过 10分钟,小听发现 A试管内的两种液体分界面还是没有明显变化,她认为
试管内的液体分子没有做热运动,你认为她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
第 19题 第 20 题
2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下面实验。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他应选择 (选填“甲、乙”、“甲、
丙”或“乙、丙”)两套装置。实验应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 相同。
(2)小明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
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经过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图线
(选填“a”或“b”)对应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它在第 2min的内能 在第 5min
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4)下列示例中与比热容无关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城市建造人工湖来改善气候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四、计算题(每小问 2 分,共 16 分)
21.(4分)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
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
1kg,温度为 20℃,放入 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 5kg、20℃
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 水=4.2×103J(/ kg·℃),
c =4.2×103水合金钢 J/(kg·℃)]。求: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6分)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
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
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 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 15min,温度升高了 1℃。请计算
[水的比热容是 4.2 × 103 / ]:
(1)实验时 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地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
为多少焦耳
(3)100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 (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 103J
的太阳能可以放出 0.05L 的氧气)
23.(6)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
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
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
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 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
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 0.25g.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 1.0s,弓长为
s=0.25m,人拉弓的力为 16N,木头比热容 c 木=2×103J/(kg·℃),室温为 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 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 1s
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摄氏度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比热容大 2.扩散 3.引力 4.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热传递
6.做功 7.机械能 8.增加 39.672 10.0.9×10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14 分)
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0 分)
18.间隙
19.(1)变大;(2)B;(3)错误;
20.(1)甲、丙;质量(2)加热时间(3)a;小于(4)B
四、计算题(每小问 2 分,共 16 分)
21.(1)解:合金钢刀具放入 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
同,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 t=836℃,
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Q 合吸=c 合金钢m 合金钢(t-t0)=0.42×103J/(kg ℃)×1kg×
(836℃-20℃)=3.4272×105J。
(2)解: 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 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
温度,设为 t',
则有:Q 水吸=Q 合放,
即:c m (t' ' '水 水 -t0)=c 合金钢m 合金钢(t-t),
代入数据:4.2×103J/(kg ℃)×5kg×(t'-20℃)=0.42×103J/(kg ℃)×1kg×(836℃-t'),
解得:t'=36℃。
22.(1)解:(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t=4.2×103J/(kg ℃)×6kg×1℃=2.52×104J;
(2)解: 水面的表面积为 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 15min,水吸收的热量为 2.52×104J,

所以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 = 吸
4
1 0.1×15×60 ×
2.52×10 ;
0.1×15×60 = 280
(3)解: 100m2绿地每秒吸收太阳能为:Q 总=100Q1=100×280J=2.8×104J,

100m2 4绿地每秒钟放出的氧气体积为: = 0.05 × 总 = 0.05 × 2.8×10 。
103 103
= 1.4
23.(1)解:人来回拉一次钻弓移动的距离:s'=2s=2×0.25m=0.5m,
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16N×0.5m=8J;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解:由 可得,木棒尖端吸收的热量:Q 吸=W×25%=8J×25%=2J;
由 Q 吸=cmΔt可得,木棒升高的温度:

(3)解: 由(2)可知,木棒尖端吸热每秒温度升高 4℃,
要使木棒燃烧起来,升高的温度为 260℃-20℃=240℃;
需要的时间: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二 阅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
班级:xxxxxxxxxxxx x姓名:xxxxxxxxxxx x考号:xxxxxxxxxxx x考场:xxxxxxxxxxx x座位:xxxxxxxxxxx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x x x x x x x x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0 0 0 0 0 0 0 0
2.选择题部分须使用2B铅笔填涂; 1 1 1 1 1 1 1 1
3.非选择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2 2 2 2 2 2 2 2
4.答题不得超过答题边框区域; 3 3 3 3 3 3 3 3
5.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填空题(20分)
x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1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二、单选题(14分)
11 A B C D 16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x18.(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x19.(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一 卷
第 1 页(共 2 页)
智 方
x20.(1).(4分)x x x x xxx xx x x x xx (2).(2分)x x x x x xx
x x (3).(4分)x x x x xxx xx x x x xx (4).(2分)x x x x x xx
四、计算题(10分)
x21.(1).(2分)(2).(2分)
x22.(1).(2分)x(2).(2分)x(3).(2分)
四、计算题(6分)
x23.(6分)
能 便
第 2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