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3.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5.理解v-t图像的物理意义.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一)实验原理1.利用数字计时器计算瞬时速度:小球直径D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的比值是小球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用该平均速度表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2.用v-t图像表示小球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小球的v-t图像,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 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不变.(二)实验器材数字计时器、交流电源、倾斜直槽、小球(直径D=0.02 m)、坐标纸.(三)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倾斜直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光电门B、C固定在倾斜直槽上.2.闭合电源开关,将计时器选择按钮选择1.让小球从紧靠竖直支架A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数字计时器采集的小球经过B、C两个光电门的时间记录到下表中.3.将计时器选择按钮选择2.从同一位置A再次由静止释放小球,把数字计时器测量的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记录到下表中.4.断开电源开关,改变光电门C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将五次测量获得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实验数据表项目 实验次数1 2 3 4 5小球经过光电门B的遮光时间t1/s 小球经过光电门B的瞬时速度v1/(m·s-1) 小球经过光电门C的遮光时间t2/s 小球经过光电门C的瞬时速度v2/(m·s-1) 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位移s/m 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t/s 2.作出小球运动的v-t图像.(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t为横轴,小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2)观察得到的图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恒定.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一)实验器材倾斜直槽(带刻度)、小球、频闪照相机(二)实验步骤1.把倾斜直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小球从紧靠竖直支架A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对小球的运动进行拍照.(三)数据处理1.比较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s1、s2、s3、s4和s5的大小(如图3所示).2.比较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s1、Δs2、Δs3、Δs4的大小.3.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相等的.典例 分类讲解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角度1 用光电门测速度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当光电门中有物体通过时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能够显示挡光时间.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 s、2.00×10-2 s.滑块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0.311 s,已知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5.00 cm,测得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 m.求:(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1.002.50(2)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1.74(3)滑块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4.82角度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多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不变的B.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总是相等的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保持不变,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所以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D正确,C错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均匀变化,由Δv=at知,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才相等,故B错误.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学生用书P28] 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途经O、A、B、C四点,其中A、B之间的距离l1=2 m,B、C之间的距离l2=3 m.若物体通过l、l1、l2这三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l等于( ) A.1 m B.0.5 m C.1.5 m D.0.8 m√[解析]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故l1-l=l2-l1,代入数据可得2 m-l=3 m-2 m,解得l=1 m,A正确.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0 m,第2 s内的位移为6 m,则后1 s 内位移是( )A.1 m B.2 mC.3 m D.4 m[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知在后1 s的位移与前1 s的位移之差等于10 m-6 m=4 m,故后1 s的位移为6 m-4 m=2 m.√题型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1)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2)在乙、丙、丁图中,加速度不变的物体是哪个?在乙和丁图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提示] (1)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丁做变加速直线运动.(2)乙、丙;物体乙的v-t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丁的v-t图线斜率变大,加速度变大,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的直线a表示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为负C.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D.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一定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相等,故A错误;若物体的速度为负方向,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方向,故B错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故C正确;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减至零之前,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变化C.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所用的时间变化量Δt之比都是一样的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种运动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 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正确,B错误;根据Δv=aΔt,由于加速度保持不变,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所用的时间变化量Δt之比都是一样的,故C正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种运动叫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随堂 巩固落实√1.(2024·广州真光中学期中)物理学中常用如图所示测量装置,这个装置可以直接记录的物理量是( )A.平均速度 B.瞬时速度C.时间D.加速度解析:物体下落到光电门处时会被直接记录遮光时间,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是间接计算出来的.2.(多选)如图所示的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像,其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v-t图像是一条向上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v-t图像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在t轴下方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s-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3.(2025·佛山月考)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 )A.速度和路程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负值C.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增大D.速度随时间减小,路程随时间增大解析: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路程随时间不断增大,A错误,D正确;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速度为正值,则加速度为负值,B错误;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C错误.√4.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C.物体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越来越大解析:根据v-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即变加速运动;根据Δv=aΔt,由于加速度越来越小,则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越来越小.√5.(2025·汕头校考期中)两木块甲、乙自左向右做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两木块( ) A.甲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木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乙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C.t2到t5时间内,甲、乙物块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运动的过程,甲木块始终在乙木块的前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