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一节 重 力[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理解重心的概念.一、力的概念1.定义: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2.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2)力的作用效果可使物体发生________.3.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形变大小方向作用点二、认识重力1.定义:地球对其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公式为G=mg.4.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5.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2)力的图示:用有标度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线段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作用点.三、重心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__________,这一作用点就叫作物体的重心.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其几何________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内________的分布有关.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确定该物体的重心.悬挂法测重心利用了重力始终竖直向下,且过重心这一原理.一点中心质量四、重力的应用1.生活中工人利用重垂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农业中抛秧和工业中重力探矿.2.手机重力感应技术和硬盘重力感应技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2)只要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相同,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3)要想描述清楚一个力需要指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它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5)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课堂 深度探究知识点一 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1.对力的四性的认识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每个力的产生必须同时联系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的矢量性 力是矢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独立性 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2.力的作用效果 (1)(2)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3)力的作用效果除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外,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最基本方法. (1)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一定相互接触.(2)力直接产生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不需要第三个物体传递. 关于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风扫落叶”,叶子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会存在B.乒乓球运动员用力拍打乒乓球,乒乓球受力后飞出,对乒乓球施力的物体是人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解析] 叶子受到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风,任何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故A错误;乒乓球受力后飞出,对乒乓球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是球拍,相互作用力不需要其他物体来传递,故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决定,大小相等的力,作用点不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故C错误;由于力是物体间的作用,其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知识点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比较如图所示,用10 N的力托着一本书,用500 N的力推汽车,如何简洁明了地表示出这两个力呢?[提示] 可以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者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无须选标度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线段即可标方向 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示例 (1)力的图示反映了力的三要素,而力的示意图只反映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分析物体受力时经常用到.(2)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段整数段标度的长度.(3)要用同一标度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的力. 如图所示,甲图中在木箱的P点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 N的力拉木箱;乙图中在木块的Q点施加一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推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丙图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解析] (1)题图甲中可按以下步骤对P点的拉力进行作图:①选定一段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50 N的力.②从作用点P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与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即画出线段长度为三个单位长度),如图1.③在线段的尾端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可按同样的步骤画出Q点推力的图示如图2,作图时,注意Q点推力的方向.(3)画题图丙中力的示意图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选定电灯为研究对象.②从作用点沿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画出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拉力的方向.这就是绳对电灯拉力的示意图,同样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出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这就是电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注意表示拉力与重力的线段长度应该相等,如图3所示.[答案] 见解析图知识点三 重力和重心如图所示,树上的苹果会落向地面;建筑工地上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为什么树上的苹果总要落向地面?为什么使用重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呢?[提示] 苹果落向地面是因为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也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静止时,悬挂重锤的细线方向一定是沿竖直方向的,如果墙壁与细线平行,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没有倾斜.1.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G=mg,只与物体的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同一高度,在赤道处,g最小,在两极处,g最大;同一纬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2)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悬挂法确定.角度1 对重力的理解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解析] 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错误;在地球上或地球周围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B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C错误;地球各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也不一定相等,D正确.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解析] 物体所受重力的计算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在同一地点,g的取值相同,随着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的升高,g值将增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g值将减小.因此,不能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是恒定的,A错误,B正确.由公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D错误.角度2 对重心的理解 (多选)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用一根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D.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解析] 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A错误;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B正确;用一根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重力和拉力而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共线,重力作用线过重心,故拉力的作用线也过重心,C正确;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故D错误. (2025·深圳校考期中)如图,《荀子·宥坐》记录孔子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尖底瓶,它是古人们对重心知识的巧妙应用.由虚到满过程中,关于瓶与液体共同重心(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解析] 瓶本身的重心位置不变,水比较少时随着水的增加,整体的重心位置先降低然后再随着水的增加逐渐升高,C正确.√随堂 巩固落实√1.(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B.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解析:任何一个物体不管它是否有生命,都可以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作用,A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在施力,B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错误.2.(力的图示)如图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铁球所受重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图示中标度是唯一的,必须是25 NB.根据力的图示可读得铅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50 NC.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表示其他部分不受重力D.力的图示中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平面向下,当放在斜面上则垂直于斜面向下√解析:力的图示中标度不是唯一的,可以是5 N、10 N等,A错误;根据力的图示可读得铅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50 N,B正确;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重心上,其他部分也受重力,C错误;力的图示中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无论放在什么位置,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D错误.3.(对重力和重心的理解)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B.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其重力的方向不可能变化,因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物体的重心可能位于物体之外√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部分,两者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方向都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时,方向也不一样,有时可能反向,故B错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其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C错误;物体的重心由物体的形状与质量分布共同决定,可能位于物体之外,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故D正确.4.(重力和重心)(2025·惠州市期中)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制作的水培绿萝,为家中增添了许多生趣.关于这个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但它对地球没有吸引力B.水瓶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随着时间流逝,水瓶内的水会慢慢蒸发减少,在水减少的过程中,水瓶(含水)的重心一直在降低D.水瓶的重心位置与其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解析:水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对地球也有吸引力,故A错误;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水瓶质量分布不均匀,所以其重心不在其几何中心,故B错误,D正确;在水减少的过程中,水瓶(含水)的重心先降低后升高,故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