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衡状态的运动特点,并熟练掌握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应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动态平衡的特征,熟练解决其问题. 4.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一、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___________或者保持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叫作平衡状态.
3.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作共点力的平衡.
4.平衡条件: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叫作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二、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所受________________.
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求斜面及竖直放置的挡板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科学研究中,利用风力仪测量风力大小.
合力为零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共点力一定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  )
(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所有力都是共点力.(  )
(3)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4)物体的速度很大,则F合一定不为零.(  )
(5)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
×
×
×
×
课堂 深度探究
知识点一 共点力平衡条件
3.共点力平衡的推论
(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共线.
(2)多力平衡:若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

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其中F1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
(1)若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求其余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五个共点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则其余四个力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共线,故其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10 N 水平向左
(2)若将F1转过90°,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
知识点二 分析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效果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4.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平移使三个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解析] 对物体静止时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则
F1=F sin 45°=10 N
F2=F cos 45°=10 N
在竖直方向上假设存在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则f+F1=G,代入数据得f=0
则受力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答案] 0 见解析图甲
[答案]0.5 见解析图乙
(3)在F的作用下,A正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求作用力F的大小,并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知识点三 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
1.整体法与隔离法
方法 整体法 隔离法
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
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注意
问题 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2.注意问题
(1)只分析所受的力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我们分析的是物体“受到”的力,而不是物体对外施加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只分析外力
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分析图上.
(3)合力与分力
进行受力分析时,同一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不能同时出现.

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
(1)求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
(2)求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角度2 动杆、定杆和死结、活结问题
(多选)(2025·潮州市期中)如图甲所示,轻杆BC水平插入竖直墙内,轻绳AD跨过水平轻杆BC 右端的轻滑轮悬挂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如图乙所示,水平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轻绳EG拉住,且G端用轻绳GF悬挂一个质量也为2 kg的物体.已知AC、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取C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FAC=FCD=mg=20 N,且二者夹角为120°,故可得轻杆BC对C端的弹力大小FBC=FAC=20 N,滑轮对绳子的弹力大小为20 N,A错误,C正确;取G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竖直方向有FEGsin 30°=mg,解得绳EG对G端的拉力大小FEG=40 N,B正确;将H端的铰链去掉,杆HG插入墙内,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则绳EG的拉力大小可能发生改变,D错误.
随堂 巩固落实

1.(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光滑球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设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1,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F2,则(  )
A.F1=mg cos θ  
B.F2=mg tan θ
C.F1∶F2=tan θ∶1
D.F1∶F2=sin θ∶1
2.(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所示,用轻绳将物体Q系于竖直墙面,Q与墙面间夹有物体P,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P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B.物体P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物体Q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
D.物体Q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

解析:若物体Q表面光滑,则P、Q之间没有摩擦力,则物体P受重力、墙面对它的支持力、Q对它的压力和墙面对它的摩擦力,4个力的作用;物体Q则受重力、绳子拉力和P对它的支持力,3个力的作用;若物体Q表面粗糙,墙面粗糙,但墙面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则P、Q之间有摩擦力,则物体P受重力、墙面对它的支持力、Q对它的压力、Q对它的摩擦力和墙面对它的摩擦力,5个力的作用;物体Q则受重力、绳子拉力、P对它的支持力和P对它的摩擦力,4个力的作用.

4.(分析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绳子拉一个质量m=46 kg的箱子,绳子与地面的夹角为37°,拉力F=100 N时箱子恰好匀速移动.(g取10 N/kg,sin 37°=0.6,cos 37°=0.8)
(1)画出该木块在此过程中受力分析示意图,并求箱子所受的支持力大小.
解析: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FN+F sin 37°-mg=0
代入数据解得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N=400 N.
答案:图见解析 400 N
(2)求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F cos 37°-f=0
代入数据解得f=80 N,方向向左.
答案:80 N 方向向左
(3)求地面和箱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