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五节 力的分解[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力的分解原则. 2.会根据力产生的效果分解力. 3.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分力.一、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几个力叫作原来那个力的________.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作力的________.二、力的分解方法1.力的分解遵循的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___________,同样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则.分力分解逆运算平行四边形2.力的分解的应用(1)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多个.当合力一定时,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分力间的夹角改变而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就____________,如图所示.(2)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3.力的正交分解将一个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的方法.越大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应当与该力作用的效果相同.( )(3)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4)一个力理论上可以分解为无数组分力.( )(5)分解一个力时,只能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课堂 深度探究知识点一 力的分解1.不受条件限制的力分解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如图甲所示).分力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将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分力时,两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如图乙所示).甲乙2.有限制条件分解的几种情况已知条件 示意图 解的情况合力、两个分力的方向 一组解合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同一平面内)无解或两组解已知条件 示意图 解的情况合力、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组解合力以及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①当F1=F sin θ时,有一组解②当F1已知条件 示意图 解的情况合力以及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③当F sin θ④当F1≥F时,有一组解 √(2025·佛山市校考期末)关于力的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一个分力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不能得到唯一的合力B.分力一定小于合力C.10 N的力不可以分解为16 N和6 N的两个分力D.10 N的力可以分解为12 N和1 N的两个分力[解析] 已知一个分力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能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不止一个,所以不能得到唯一的合力,故A正确;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等于分力,故B错误;16 N、6 N的合力范围是10 N≤F≤22 N,所以10 N的力可以分解为16 N和6 N的两个分力,故C错误;12 N、1 N的合力范围是11 N≤F≤13 N,所以10 N的力不可以分解为12 N和1 N的两个分力,故D错误.如图,将一个力F分解为F1、F2两个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和F2两个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物体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F是F1和F2的合力√[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正确;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分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F1、F2是两个分力,故C错误;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F是F1和F2的合力,故D正确.(多选)如图所示,将力F=40 N(大小、方向已知)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2和F的夹角θ=37°,sin 37°=0.6,cos 37°=0.8.关于分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F1=10 N时,有唯一解B.当F1=24 N时,有两个解C.当F1=35 N时,有两个解D.当F1=60 N时,有唯一解√√[解析] 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F1F1>F sin θ=24 N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两组解;若F1≥F时,只有一组解.知识点二 力的效果分解法如图所示,取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左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物,用一支铅笔的一端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铅笔保持水平,铅笔的另一端置于手掌心,细线的下段竖直向下.请做一做,说出你的感觉,并思考重物竖直向下拉细线的力产生什么作用效果?[提示] 手指被拉、掌心被压的感觉.重物竖直向下拉细线的力会产生两个效果:沿着上边斜线方向斜向下拉紧细线,沿着水平方向向左压紧铅笔.1.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的分解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再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2.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实例实例 分析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F1=F cos α,F2=F sin α实例 分析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 sin α,F2=mg cos α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板的分力F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 tan α,F2=√(2025·茂名市期末)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4 kg的铅球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并用竖直挡板挡住,铅球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1)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画出重力分解的示意图.[解析]铅球所受重力分解如图所示.[答案] 见解析图(2)求出重力两个分力的大小.[答案] 30 N 50 N知识点三 力的正交分解法1.目的:将力的合成化简为同向、反向或垂直方向的分力,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解决矢量的运算,“分”是为了更好地“合”.2.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成.3.步骤(1)建立坐标系: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在图上注明,用符号Fx和Fy表示,如图所示.(3)在图上标出力与x轴或力与y轴的夹角,然后列出Fx、Fy的数学表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4)分别求出x轴、y轴上的合力,即:Fx=F1x+F2x+…Fy=F1y+F2y+…(1)建立坐标系之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各力的示意图,一般各力的作用点都移到物体的重心上.(2)建立坐标系的原则: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尽量减少分解力的个数.√A.方向沿y轴正方向B.方向沿y轴负方向C.大小等于20 ND.大小等于102 N综合一练 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经常用刀来劈开物体.如图是刀刃的横截面,F是作用在刀背上的力,若刀刃的横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刀刃两侧面的夹角为θ,求刀劈物体时对物体侧向推力FN的大小.随堂 巩固落实√1.(力的分解)(2025·惠州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B.0.8FC.μmg D.μ(mg+0.6F)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FN=mg+F sin 37°,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f=μFN,联立可得f=μ(mg+0.6F).2.(力的分解)如图所示,将力F进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是F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F2应该由B指向CB.无论怎么改变分力与F的夹角,F一定是最大的C.若受力分析中对F进行了分解,则之后的分析中就不应再将F计算在内D.若F与F1的大小一定,另一分力F2的方向一定,则F2的大小有两种可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