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与学·同步精练》八年级上主编张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1.6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学习导航经典例题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例1.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预习导学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有结晶水一、物质的结晶D.从饱和硫酸铜溶液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1.晶体具有外形和固定的。例2.向t℃时200克A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10克A物2.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质,充分搅拌后,有2克A物质未溶解;再向其程叫,析出的固体叫做,利中加入5克水后,仍有1克A物质未溶解。t℃用的方法可以制备晶体。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克;原来200克溶液需3.获得结晶的两种方法:要蒸发掉克水恰好称为t℃时的饱和溶液。⑴: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例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较的物质,如氯化钠;⑵: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的物质,如硝酸钾;⑶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两种方法综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使用,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再将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溶液冷却(降低),使溶液中的溶质。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在我国北方有一个盐碱湖,当地居民“夏日晒盐,C.30℃时,在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冬天捞碱”,你能说明它的原理吗?g溶质“夏天晒盐”的原理是D.将4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冬天捞碱”的原理是例4.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5.蒸发溶剂时蒸发皿内液体不超过,加热时用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烘干。二、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根据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取铜丝一根,把它弯成螺旋状,放到热的饱和硫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酸铜溶液中,然后冷却,待其在室温下慢慢结晶,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观察到有在铜丝上逐渐生长,过一段时间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取出铜丝,可制得色的“铜树”。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2.制备硫酸铜晶体时,多次用到玻璃棒,填写下列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优化精练⑴溶解硫酸铜晶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1.下列现象属于结晶的是()⑵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A.将水放入冰箱内制冰块3.硫酸铜晶体的生成过程中,利用的结晶方法是B.熔化的玻璃冷却后结块。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C.冬天从盐湖中捞碱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D.紫色碘蒸气凝华成固体碘称或蓝矾)。结晶水合物是(填“纯2.下列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做法中应用了结晶净物”或“混合物”)。结晶水合物的风化现象方法的是()属于变化,晶体的潮解现象属于变化。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用海水晒盐《导与学·同步精练》八年级上主编张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3.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9.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液先达到,继续蒸发就会有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B.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采用的方法得到固体。C.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10.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D.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⑴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4.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液的质量比为。体后得到的溶液是()⑵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水B.不饱和溶液。C.仍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⑶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g,则需氯化钠5.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快点结晶出g,水g。来,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⑷在20℃时,(填“能”或“不能”)配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制出30%的氯化钠溶液?其理由是B.常温下使水蒸发。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拓展提升6.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11.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40℃。能表示此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剂的质量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的是C.溶质的质量D.溶解度()7.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12.t℃时,将一定量的某物质的溶液分成三等份,可能是下列中的()分别加热,再降温到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发掉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的C.氯化钠固体D.生石灰固体晶体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8.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关系为()根据此表回答A.c=a+bB.c=a+2bC.c=2a+bD.c=2b-a13.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表:⑴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钾溶液达到饱和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B.要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⑴取样品约2g放入烧杯中,加入25℃、100g的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提取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C.小红同学在20℃时把20克的氯化钠投入50克是,所得溶液为的水中充分搅拌就能得到28.6%的氯化钠溶液苯甲酸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⑵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⑵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⑶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⑶将所得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就可使苯甲酸以晶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所对应的温度取体形式析出。其原因是。值范围是。《导与学·同步精练》八年级上主编张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1.6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预习导学一、1.规则几何;熔点;2.结晶;晶体;结晶;3.⑴蒸发溶剂;小;⑵冷却热饱和溶液;大;⑶溶剂;温度;结晶析出;4.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5.2/3;玻璃棒;二、1.晶体;蓝;2.⑴加速溶解;⑵使溶液受热均匀;3.冷却热饱和溶液;胆矾;纯净物;化学;物理;经典例题1.D;2.20;40;3.C;4.A;优化精练1.C;2.D;3.D;4.C;5.C;6.B;7.B;8.⑴AB;⑵145.8;⑶20℃~30℃;9.饱和;晶体;蒸发溶剂;10.⑴9∶25∶34;⑵26.5%;⑶18;50;⑷不能;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6.5%;拓展提升11.A;12.D;13.⑴常温下,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很小;饱和;⑵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⑶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