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观察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B.由于激光的方向性好,所以激光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D.普通摄像技术所记录的只是光波的强弱信息,而全息摄像技术还可以记录光波的相位信息3.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三颗炭粒运动时的位置连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炭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B.每段线段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C.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D.炭粒的运动其实就是分子的热运动4.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B.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C.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5.关于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B.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质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D.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射向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多B.只要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是存在的C.世上总能量不变,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7.如图所示为某窑炉的温控原理示意图。质量为M的窑炉开口向下挂在一根轻杆上,用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炉内。活塞下面连接一根弹簧,弹簧下端连接质量为的物体,物体与地面间有一压力传感器。当炉内温度为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对炉内停止加热,当炉内温度降为T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0,加热设备就会立即重新启动。不计一切摩擦,活塞处密封性良好。则在炉内温度从变为T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增大,每个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均减小B.气体的压强减小,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C.气体的温度降低,吸收热量D.外界对气体做功,封闭气体的内能增大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压强—体积(p-V)图上的两条曲线Ⅰ第和Ⅱ表示,如图所示,曲线均为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一部分。a、b为曲线Ⅰ上的两点,气体在状态a和b的压强分别、,温度分别为、。c。d为曲线Ⅱ上的两点,气体在状态c和d的压强分别、,温度分别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9.某卡片由内外两层胶合而成,内层为黑色塑料,外层为透明、硬质塑料。由于两层间左下角张开进入空气,在激光照射下仔细观察会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1所示)。已知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厚度差恒定。现对卡片左下角施加压力F,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条纹变疏,且向右上方移动 B.条纹变疏,且向左下方移动C.条纹变密,且向左下方移动 D.条纹变密,且向右上方移动10.一池塘,从水面往下越深水温越低,一水底的鱼吐出一气泡,气泡在缓慢上浮的过程中(接近水面时气泡内的温度高于在水底的温度),关于气泡内的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减小B.气体对外做正功C.气体的压强增大D.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内能增加量二、多选题11.关于固体、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是晶体B.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当液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则此时表现为浸润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12.在最近几年的空调市场上出现一个新宠——变频空调,据专家介绍变频空调比定频的要节能,因为定频空调开机时就等同于汽车启动时,很耗能,是正常运行的5~7倍。空调在工作时达到设定温度就停机,等温度高了再继续启动。这样的频繁启动,耗电多,而变频空调启动时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运行过程是自动变速来保持室内温度,从开机到关机中间不停机。而是达到设定温度后就降到最小功率运行,所以比较省电。阅读上述介绍后,探究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 )A.变频空调节能,运行中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B.变频空调运行中做功少,转化能量多C.变频空调在同样工作条件下运行效率高,省电D.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做同样功时,消耗同样电能13.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B.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C.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不是布朗运动D.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后又回到状态A。图中C→A为双曲线的一支。该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减少B.B→C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C.该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该图像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D.该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实验题15.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仪器:A.白炽灯 B.双缝 C.单缝 D.滤光片 E、光屏(1)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先后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写字母代号)。(2)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500 mm,双缝之间的距离d=0.50 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s=100 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调整手轮,在测量头目镜中先看到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亮条纹的中心,然后他继续转动,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B亮条纹的中心,如图甲,前后两次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入射光的波长λ=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有___________。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B.增大双缝间距16.在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实验中,可以调节游标卡尺的狭缝宽度,如图是A、B两把卡尺的游标位置,它们的下脚狭缝的宽度,A尺是 mm,B尺是 mm,通过它们能观察到明显衍射图样的是 尺。四、解答题17.当把常温下的体温计立即放入40℃的水中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18.医学利用液晶的温度效应可以探测温度。医学上可用查肿瘤,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液晶,由于肿瘤温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不同,液晶就会显示出不同颜色。此外,还可以用液晶制造显示体温的帽子、显示气温的日历。液晶还可以用探测微电路中的热点(短路处),检查制冷机的漏热等。你知道,液晶的温度效应还有什么应用吗?19.如图所示,内径均匀的U形管中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的距离均为l=10.0cm,大气压强p0取75.8cmHg,将右侧管口封闭,然后从左侧管口处将一活塞缓慢向下推入管中,直到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差达h=6.0cm为止。求:(1)右侧管内气体此时的压强。(2)活塞在左侧管内移动的距离。(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1》参考答案1.B【知识点】根据反射与折射定律画出光路图【详解】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分居法线两侧。又因为水相对于空气是光密介质,则由折射定律知,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且分居法线两侧。故选B。2.B【知识点】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波的衍射概念及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详解】A.根据激光的定义可知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故A正确;B.激光是一种波,只要是波就能发生衍射现象,故B错误;C.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故C正确;D.普通摄像技术所记录的只是光波的强弱信息,而全息摄像技术还可以记录光波的相位信息,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B。3.D【知识点】影响微粒布朗运动快慢的因素、布朗运动的定义、现象和解释【详解】ACD.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和颗粒大小有关,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AC正确,D错误;B.图像是每隔一定时间固体颗粒的位置连线,对应的是颗粒的在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故B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4.B【知识点】能源与环境、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详解】A.能量虽然守恒,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节约能源,故A错误;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故B正确;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若通过外力做功是可以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例如冰箱制冷,故C错误;D.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故选B。5.D【知识点】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详解】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相对于折射率小的介质是光密介质,同一种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小的介质相对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是光密介质。故选D。6.A【知识点】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详解】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当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多,故A正确;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理,能量守恒是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但符合能量守恒的并不一定都能自动发生,还必须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说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故B错误;C.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虽然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能量在逐渐减少,这就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故C错误;D.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A。7.B【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分子动能【详解】A.弹簧由原长变为伸长,活塞向上运动了,说明温度降低后,气体的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减小,故A错误;B.对活塞受力分析,当气体的温度为时,气体的压强解得当气体的温度为T时,气体的压强解得比较两个状态的压强可知压强减小,又因为气体的体积减小了,所以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故B正确;CD.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少,且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放出热量,故CD错误。故选B。8.B【知识点】气体等温变化的图象【详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曲线均为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一部分可得ab为等温变化,所以有A错误;B.a到c为等压变化,所以有得B正确;C.cd为等温变化,所以有解得所以有C错误;D.ab为等温变化,所以有得所以有D错误。故选B。9.B【知识点】检查工件的平整度【详解】内外两层间形成空气劈尖,光线在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并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设空气膜顶角为,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如图所示,两处光的路程差分别为,由得由几何关系得即当用力按压左下角时,角减小,增大,条纹变疏。又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可知条纹向左下方移动。故选B。 10.B【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详解】A.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气体温度越来越高,内能增加,故A错误;C.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可知气泡上升,气体压强越来越小,故C错误;B.由于气泡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根据可知气体体积一定变大,气体对外做功,故B正确;D.由于气体内能增加,且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增加量,故D错误。故选B。11.ABD【知识点】液晶、浸润和不浸润、液体的表面张力、晶体和非晶体【详解】A.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表明云母具有各向异性,说明云母是晶体,故A正确;B.表面张力具有引力效果,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B正确;C.当液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则此时表现为不浸润,故C错误。D.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故选ABD。12.CD【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在科技中的应用【详解】A.自然界的一切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A错误;BD.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同样功,消耗同样电能,B错误,D正确;D.由变频空调的工作特点可知省电的原理是效率高,C正确。故选CD。13.CD【知识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布朗运动的定义、现象和解释、扩散现象解释分子热运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详解】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还与分子平均速率有关,选项A错误;B.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的体积可以占据很大的空间,故不能用摩尔体积除以分子体积得到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B错误;C.布朗运动的微粒非常小,肉眼是看不到的,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布朗运动,选项C正确;D.扩散可以在固体中进行,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选项D正确。故选CD。14.AC【知识点】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详解】A.A→B过程,压强保持不变,体积增大,由可知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由则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要减少,故A正确;B.B→C过程体积保持不变,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由可知,,,则,即气体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一个循环过程为,温度不变,,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即总功为负,则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总功的大小,由图像的图像所围面积表示做功的大小,则该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该图像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故C正确;D.该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但引起状态参量的变化,有吸热和放热,引起了其它变化,则不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故选AC。15.(1)ADCBE(2)(3)A【知识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游标卡尺的使用与读数【详解】(1)在本实验中,白炽灯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把单缝照亮。单缝相当于一个线光源,它又把双缝照亮。来自双缝的光在双缝另一侧的空间发生干涉,最后在光屏上呈现出干涉条纹,所以光具座上仪器的正确排列顺序为白炽灯、滤光片、单缝、双缝、光屏,即ADCBE(2)由题图可知游标卡尺读数精确度为0.1mm。A位置游标卡尺读数为B位置读数为则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为根据解得(3)根据可知,要增大条纹间距,可改用波长较长的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或减小双缝间距。故选A。16. 21.3 0.3 B【知识点】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游标卡尺的使用与读数【详解】[1]A尺的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1mm,游标卡尺第3个刻度游标读数所以最终读数为[2]B尺的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mm,游标卡尺第3个刻度游标读数所以最终读数为[3]根据光的明显衍射条件可知,通过它们能观察到明显衍射图样的是B尺。17.体温计的示数继续上升,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温度与水的温度不相同,没有达到热平衡【知识点】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详解】把常温下的体温计放入40℃的水中时,体温计的示数继续上升,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温度与水的温度不相同,没有达到热平衡。18.胆甾型液晶在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变化,温度下降时又按相反顺序变色,而且灵敏度很高,在不到1℃的温差内就可显出整个色谱【知识点】液晶【详解】胆甾型液晶在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变化,温度下降时又按相反顺序变色,而且灵敏度很高,在不到1℃的温差内就可显出整个色谱。19.(1)108.3cmHg;(2)6.4cm【知识点】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设U形管横截面积为S,则右侧气体的体积为V=(l-)S取右侧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0lS=p2(l-)S解得p2==cmHg=108.3cmHg(2)设活塞在管内移动的距离为x,则左侧气体的体积为V'=(l+-x)S左侧气体的压强为p1=p2+h取左侧气体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得p0lS=p1(l+-x)S解得x=6.4cm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C.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减少了D.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在可利用的品质上也不变2.在热学研究中,常常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C.分子间的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观察到布朗运动3.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根铁丝的一端插入100℃的水中,另一端插入0℃的冰水混合物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铁丝处于平衡态B.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4.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屏上一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若用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发现点正好是从屏中间算起的第四条暗条纹,换用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发现点正好是从屏中间算起的第三条亮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的频率大于单色光的频率B.单色光的波长小于单色光的波长C.单色光的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小于单色光的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D.用单色光和在同一单缝衍射的装置上做实验,在缝宽不变的情况下,单色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图中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线段与轴垂直,线段与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A.,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减小B.,压强增大、温度升高、体积增大C.,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减小D.,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6.将一根筷子竖直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水平方向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看上去浸在水中的这段筷子产生了侧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侧移是光的反射现象B.筷子侧移是光的折射现象C.筷子侧移,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若将杯中的水部分移出,则无法观察到筷子侧移现象7.新冠病毒还在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为了预防感染,人们使用乙醇喷雾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杀。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B.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态变为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C.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过程中,内能不变D.若挥发出的酒精气体的温度升高,则这部分酒精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8.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B.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C.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大小均只与介质有关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9.密闭容器中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一次经过过程A,一次经过过程B,其P-V图像如图所示。则对比A、B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增加的内能A过程大于B过程 B.系统升高的温度A过程小于B过程C.系统吸收的热量A过程大于B过程 D.系统对外做的功A过程等于B过程10.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 )A.增大双缝与毛玻璃间的距离 B.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C.增大透镜与单缝间的距离 D.增大单缝与光源间的距离二、多选题11.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单晶体和多晶体均有固定的熔点C.相同质量的0℃的水和冰的内能相同D.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E.空调既能制冷又能制热,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13.如图所示为一套茶杯和杯盖,从消毒碗柜里高温消毒后取出,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立刻盖上杯盖,假定密封效果很好,则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杯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杯内气体的压强增大 D.杯内气体的压强减小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C.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三、实验题15.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1)所需的实验器材为: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和 。(2)若在输入体积值时未加上软管的体积,则实验结果的图线可能是 。(图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A. B. C. D.16.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 四、解答题17.如图所示,一根竖直插入水中的杆AB,在水中部分长1.0 m,露出水面部分长0.3 m,已知水的折射率为,则当阳光与水平面成37°角时,杆AB在水下的影长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答题卡上要体现出光路图)18.根据《乘用车轮胎气压检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要求,我国生产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安装直接式或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TPMS)系统。已知某汽车轮胎气压的正常范围值为,最大限压为。汽车轮胎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正常状态下容积为。(i)司机在某次启动汽车后发现,仪表盘上显示左前方轮胎压只有,如图所示。现用车载充气泵充气,每分钟充入压强为的气体,若将其胎压恢复至,则需充气多长时间?(忽略充气过程轮胎体积和温度变化)(ii)若室外温度为,此时车胎胎压为,现将车停至地下停车场(温度为),经较长时间停放后,该车胎气压变为多少?是否有爆胎危险?(忽略此过程胎内气体体积变化)19.如图所示,MN是一条通过透明球体球心的直线,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若出射光线CD与MN的交点P到球心O的距离是球半径的倍,且与MN所成的夹角,求:①透明球体的折射率;②此单色光在透明球体中的波长.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2》参考答案1.A【知识点】能源与环境【详解】A.水能和风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可知水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B.化石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可知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C.能量耗散是指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C错误;D.根据上述可知,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D错误。故选A。2.D【知识点】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影响微粒布朗运动快慢的因素、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合力与距离的关系图像【详解】A.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物理现象。故A错误;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而减小,合力先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加到某一最大值再减小。故C错误;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观察到布朗运动。故D正确。故选D。3.B【知识点】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详解】A.铁丝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不是处于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A错误;B.两物体温度不同,接触后高温物体会向低温物体传热,处于非平衡态,B正确;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周围环境会向冰水混合物传热,不是处于平衡态,C错误;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的体积、压强在变化,不是处于平衡态,D错误。故选B。4.D【知识点】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详解】ABC.由题意可知,单色光A照射双缝时条纹间距较小,根据可知单色光A的波长较小,频率较大,选项ABC错误;D.因单色光B的波长较大,则用单色光A和B在同一单缝衍射的装置上做实验,在缝宽不变的情况下,单色光B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选项D正确。故选D。5.B【知识点】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详解】A.由图像可知,过程,气体压强减小而体积增大,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过程,压强变大、体积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温度一定升高,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过程,气体压强不变而体积变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过程,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变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B。6.B【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光路的可逆性【详解】AB.根据题意可知,筷子侧移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正确;C.筷子侧移是光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故C错误;D.若将杯中的水部分移出,仍能看到侧移现象,发生侧移的位置下降了,故D错误。故选B。7.B【知识点】布朗运动的定义、现象和解释、分子动能【详解】A.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选项A错误;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态变为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选项B正确;C.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则内能增加,选项C错误;D.若挥发出的酒精气体的温度升高,则这部分酒精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加,选项D错误。故选B。8.D【知识点】发生双缝干涉的条件、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的发现、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详解】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A错误;B.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加以证实,B错误;C.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大小只与介质有关,C错误;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D正确。故选D。9.C【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详解】AB.设状态1的温度为,状态2的温度为;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由题图可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可知A过程和B过程系统升高的温度相等,均为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跟温度有关,所以A过程和B过程系统增加的内能相等,故AB错误;CD.根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做功的大小,由题图可知,系统对外做的功A过程大于B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由于A过程和B过程系统增加的内能相等,可知系统吸收的热量A过程大于B过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A【知识点】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详解】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BCD.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增大透镜与单缝间的距离、增大单缝与光源间的距离都不会改变条纹间距,故BCD错误;A.增大双缝与毛玻璃间的距离,即增大,条纹间距增大,故A正确。故选A。11.ABC【知识点】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实例、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合力与距离的关系图像【详解】A.分子间有空隙,所以物体可以被压缩,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才会减小,选项A正确;B.水被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选项 B正确;C.r=r0时,F=0,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10r0时,F≈0,选项C正确;D.弹簧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与分子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选项D错误。故选ABC。12.ABD【知识点】布朗运动的定义、现象和解释、理解内能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详解】A.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故A正确;B.单晶体和多晶体均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C.相同质量的0℃的水和冰,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水的分子势能较大,故相同质量的0℃的水比0℃的冰内能大,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故D正确;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传递存在方向性,故E错误。故选ABD。13.BD【知识点】分子动能、应用查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详解】高温的茶杯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热传递作用杯子和杯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故杯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可得杯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故选BD。14.CD【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各向异性【详解】A.单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但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比如人工加工成规则几何外形的非晶体(如玻璃制成正方体 ),故A错误;B.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组合而成,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并非所有晶体在物理性质上都是各向异性,故B错误;C.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排列无序,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相同,即具有各向同性,故C正确;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故选CD。15. 压强传感器 注射器 B【知识点】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1][2]需要测量压强和体积,所需的实验器材为压强传感器、注射器。(2)[3]AD.压强测量值正确,体积测量值偏小,故实际曲线(虚线)应该在实线上方,故AD错误;BC.因为体积变化时,软管中气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会变化,故图线不是双曲线,故B正确;C错误。故选B。16. 透射光的强度(或亮度)发生变化 光是一种横波【知识点】偏振现象及其解释【详解】纵波振子是沿传播方向震动的,所以它可以通过那个纸板上的眼,也就不能偏振了;而横波振子是沿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震动的,而且振子的平衡位置不变,当波传到纸板处,这里的振子无法震动,部分波就无法传过去了,即发生了“偏振”现象;所以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透射光的强度(或亮度)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横波.17.1.15m【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根据反射与折射定律画出光路图【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入射角为,则绘制出的光路图如下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大小为因此影子的长度解得18.(i);(ii),没有【知识点】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详解】(i)以充气后胎内气体为研究对象,设充气分钟,由玻意耳定律得:其中,,,解得(ii)以充气后车胎内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则,设充分热交换后轮胎内气体压强为,温度初态和末态体积相同,由查理定律得解得该胎压没超过限压,所以没有爆胎危险。19.①;②【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折射率的波长表达式和速度表达式【详解】①连接OB.BC,在B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标为,如图所示.在中:有据题:,,解得(值舍去)进而可得由折射率定义:在B点有在C点有又,所以又故因此透明体的折射率②由于代入数据解得【名师点睛】本题是较为复杂的几何光学问题,其基础是作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确定入射角与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求解,折射过程中频率不变.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图示实验装置演示光的偏振现象,白炽灯O发出的光通过两个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通过偏振片前后的光束分别用Ⅰ、Ⅱ、Ⅲ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发出的光是纵波B.偏振片Q起到检偏的作用C.光束Ⅱ中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D.将偏振片Q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过45°,光束Ⅲ完全消失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图像如图所示。该气体在此过程中( )A.温度不变 B.内能减少C.对外做负功 D.从外界吸热3.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a、b是其中的两束单色光,这两束光相比较( )A.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大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C.三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小D.光从三棱镜中射向空气,b光的临界角大4.晶体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但不增加分子动能和内能5.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在人们观察到日落的时刻(太阳刚落在地平线上),太阳的实际位置( )A.完全在地平线下方 B.完全在地平线上方C.恰好落在地平线上 D.部分在地平线上方,部分在地平线下方6.空气弹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汽车、巴士、高铁及建筑物基座的减震装置,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在导热良好的汽缸和可自由滑动的活塞之间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增大重物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缸内气体的压强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B.汽缸内气体的内能一定变大C.汽缸内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D.汽缸内气体对汽缸底部单位时间内撞击的分子数增多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 )A.分子数密度不变,压强不变B.分子平均动能变大,压强变大C.分子平均动能变小,压强变小D.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减少8.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劈尖膜的上下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增大薄片的厚度,条纹间距变大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眼睛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PM2.5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B.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C.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D.温度升高,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10.如图所示,在倾角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个带有活塞A的导热汽缸B,当活塞A用轻弹簧拉住时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当让汽缸B开口向下、汽缸底部被轻弹簧拉住时,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并测得。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与汽缸横截面积S的乘积,操作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轻弹簧平行于斜面。则汽缸的质量M为( )A.m B.26m C.4m D.5m二、多选题11.某校中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活动,他们提出了下列四个设想方案。从理论上讲可行的方案是( )A.城市上空的气温比周围环境要高,利用城市上空的热源来进行发电B.在繁华的马路上设计一种装置,使行人走路时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C.将屋顶都盖上太阳能板,可直接用太阳能来解决家庭照明和热水供应问题D.想办法使汽车尾气中的各类有害气体自发地分离开,再将干净的气体排到空气中12.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13.如图所示是某喷水壶示意图。未喷水时阀门K闭合,压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喷出。储气室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水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的内能增大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压强减小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放热14.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三、实验题15.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仪器:A.白炽灯 B.双缝 C.单缝 D.滤光片 E、光屏(1)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先后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写字母代号)。(2)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500 mm,双缝之间的距离d=0.50 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s=100 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调整手轮,在测量头目镜中先看到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亮条纹的中心,然后他继续转动,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B亮条纹的中心,如图甲,前后两次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入射光的波长λ=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有___________。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B.增大双缝间距16.用图甲所示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封闭气体的气密性,应在柱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润滑油B.应快速推拉柱塞C.为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柱塞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2)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以p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压缩气体时漏气,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 (选填“①”或“②”)。(3)为更准确地测出气体的压强,小华用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相连,得到某次实验的图如图丙所示,究其原因,是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一直下降 B.先上升后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D.一直上升四、解答题17.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氘,总蕴藏量约有。已知两个氘核可结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中子、氘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写出核聚变的方程并算出释放的核能;(已知相当于的能量)(2)若每升海水中含氘量为,让其全部发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和完全燃烧多少千克汽油放出的热量相当?(汽油的热值,,)18.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开口向上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缸内,活塞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汽缸内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活塞静止时离缸底的距离为h,汽缸侧壁有一气嘴,现用气筒通过气嘴向缸内打气,共打了50次,活塞上升的高度为,每次打进的气体压强为、体积为,设打气过程中气体温度始终等于环境温度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活塞的质量;(2)若不打气,通过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上升的高度,则升高后的环境温度为多少。19.如图所示是18世纪人们发明的不同形式的“永动机”,现在这些“永动机”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了,警示人们不要再做这方面的工作,试分析“永动机”不能成功的原因。 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3》参考答案1.B【知识点】偏振现象及其解释【详解】A.白炽灯的光通过两个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不能说明白炽灯的光是纵波,A错误;B.当白炽灯光经偏振片P后就成为偏振光,又经与P平行的偏振片Q照到光屏上,所以偏振片Q起到检偏的作用,B正确;C.光束Ⅱ中的光是经偏振片P透射来的,所以光束Ⅱ中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C错误;D.将偏振片P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过45°,光束Ⅲ将会减弱,但不会完全消失,D错误;故选B。2.D【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气体等压变化的图象【详解】AB.由图可知,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压强不变,根据可知,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B错误;C.因为气体体积增大,所以气体对外做正功,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其中所以即,气体从外界吸热,故D正确。故选D。3.B【知识点】 折射率的波长表达式和速度表达式、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详解】A.在真空中光速都相同,都为,故A错误;BC.由题图可看出,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而b光的折射角更大,因此随着光的波长增大,同一物质对其的折射率减小,可知故B正确,C错误;D.根据可知故D错误。故选B。4.A【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详解】晶体有确定的熔点,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用于增加分子势能,内能增加。故选A。5.A【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光路的可逆性【详解】由于太阳光从真空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使我们看到的太阳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因此当人们观察到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已在地平线以下。故选A。6.D【知识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详解】A.设活塞的质量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可知汽缸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A错误;BC.由于汽缸导热良好,外界温度保持不变,则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汽缸内气体的内能不变;缓慢增大重物的质量,汽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可知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汽缸内气体从外界放热,故BC错误;D.由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汽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压强微观意义可知,汽缸内气体对汽缸底部单位时间内撞击的分子数增多,故D正确。故选D。7.B【知识点】理解查理定理【详解】ABC.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变大,根据可知压强变大,气体质量不变,分子数不变,则分子数密度不变,故AC错误,B正确;D.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变大,体积不变,则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D错误。故选B。8.A【知识点】薄膜干涉现象和原理【详解】AB.根据薄膜干涉的产生原理,上述现象是由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而成的,当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叠加时,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故A正确,B错误;C.当增大薄片的厚度,即增大空气薄层的厚度,导致同级的光程差的间距变小,则干涉条纹间距会变小,故C错误;D.因相干光是反射光,故观察薄膜干涉时,应在入射光的同一侧,故D错误。故选A。9.C【知识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布朗运动的定义、现象和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详解】A.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A错误;B.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压强增大,并不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原因。故B错误;C.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故C正确;D.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并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10.C【知识点】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详解】当活塞被轻弹簧拉住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对汽缸根据平衡条件有当汽缸被轻弹簧拉住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对活塞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缸内气体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解得故选C。11.ABC【知识点】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详解】A.由于城市上空的气温比周围环境要高,因此可以根据“热岛效应”进行发电,故A正确;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道,在不产生其它影响时,可以设计一种装置使得行人走路时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太阳能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清洁能源,最有前途的领域是通过太阳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再加以利用,故C正确;D.有害气体和其他各类气体是自发的混合在一起的,而无法自发的分离,如果要进行分离则必须借助外力,故D错误。故选ABC。12.BC【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故A错误;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故B正确;C.物体体积改变,若同时物体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其内能可能不变,故C正确;D.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是会引起其他变化,故D错误。故选BC。13.AC【知识点】判断系统吸放热、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详解】A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的质量增加,气体的温度不变,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CD.喷水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吸热,由=C可知,气体压强减小,C正确,D错误。故选AC。14.BC【知识点】更换光的颜色判断条纹间距的变化、改变双缝间距判断条纹间距的变化、改变双缝到光屏距离判断条纹间距的变化【详解】BCD.通过观察发现,图乙中干涉条纹的宽度比甲图中的大,根据干涉条纹宽度干涉有因此可以使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变大,双缝距d减小,或换用波长较长即频率较低的光,可以达到要求,故BC正确,D错误;A.与光源到单缝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故选BC15.(1)ADCBE(2)(3)A【知识点】游标卡尺的使用与读数、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详解】(1)在本实验中,白炽灯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把单缝照亮。单缝相当于一个线光源,它又把双缝照亮。来自双缝的光在双缝另一侧的空间发生干涉,最后在光屏上呈现出干涉条纹,所以光具座上仪器的正确排列顺序为白炽灯、滤光片、单缝、双缝、光屏,即ADCBE(2)由题图可知游标卡尺读数精确度为0.1mm。A位置游标卡尺读数为B位置读数为则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为根据解得(3)根据可知,要增大条纹间距,可改用波长较长的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或减小双缝间距。故选A。16. AD/DA ② B【知识点】理解玻意耳定律【详解】(1)[1]A.为保证封闭气体的气密性,应在柱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润滑油。故A正确;BC.快速推拉或用手握住注射器,会导致气体温度发生变化,不符合实验条件。故BC错误;D.实验只需要关注图像的斜率变化即可探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所以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故D正确。故选AD。(2)[2]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可知,图像的斜率与气体质量成正比,所以漏气导致气体质量减小,即图像斜率减小。故选②。(3)[3]根据图像与等温线的关系,可知气体温度先升高再降低。故选B。17.(1),3.26MeV;(2)【知识点】计算物质所含分子个数、根据条件写出核反应方程、计算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详解】(1)核反应方程如下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所以释放的能量为(2)每升海水含有的氘对数为所以释放的能量为所以相当于汽油的质量为18.(1)(2)【知识点】应用盖吕萨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设活塞的质量为m,则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充气过程,对所有充进气体研究有解得(2)若不打气,通过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上升的高度,气体发生等压变化,设升高后的温度为T,则有解得19.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第一类永动机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违反【详解】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机器不会一直转动下去,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动机不能成功。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1.docx 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2.docx 2026届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热学综合基础练习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