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 课件 (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新课标】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 课件 (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第1课时
第三章 勾股定理
苏科版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2
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建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
问题引入
甲、乙两种款式手机屏幕的对角线长分别为5.5英寸和5.4英寸,纵横比分别为2:1和16:9,哪款手机的屏幕面积更大?(1英寸≈2.54 cm)
长宽比
分析:1. 若将屏幕视为矩形,长、_____、_______的关系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对角线

问题引入
甲、乙两种款式手机屏幕的对角线长分别为5.5英寸和5.4英寸,纵横比分别为2:1和16:9,哪款手机的屏幕面积更大?(1英寸≈2.54 cm)
长宽比
2. 对于甲手机:设宽为 x 英寸,则长为______英寸;
对于乙手机:设宽为9y英寸,则长为________英寸.
x
9y
2x
2x
16y
16y
新知探究
甲、乙两种款式手机屏幕的对角线长分别为5.5英寸和5.4英寸,纵横比分别为2:1和16:9,哪款手机的屏幕面积更大?(1英寸≈2.54 cm)
解:设甲手机屏幕的长、宽分别为2x英寸,x英寸,乙手机屏幕的长、宽分别
为16y英寸,9y英寸.根据勾股定理,得
 甲:(2x)2+x2=5.52,解得x2=6.05,
屏幕面积:2x×x=2x2=2×6.05=12.1平方英寸;
乙: (16y)2+(9y) =5.42,解得y2=,
屏幕面积:16y×9y=144y2=144×≈12.5平方英寸.
∵12.1<12.5
∴乙手机屏幕的面积更大.
知识链接
屏幕类型 常见比例 面积效率 应用场景
传统屏幕 4:3 92.3% 显示器
高清屏幕 16:9 98.2% 电视/手机
全面屏 19.5:9 94.7% 智能手机
折叠屏 1:1 100% 智能手表
你知道吗?
新知归纳
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
抽象出几何图形
确定所求线段在直角三角形中
代数求解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典例分析
例1 《九章算术》中有一个“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题意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
x
10-x
3

B
C
A
典例分析
例1 《九章算术》中有一个“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题意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
解:如图,竹子在点B处折断,竹梢点A着地,
△ABC是直角三角形.
设BC的长为x尺,则AB的长为(10-x)尺.
由勾股定理,得 x2+32=(10-x)2.
解得 x=4.55.
答:折断处离地面4.55尺.
x
10-x
3

B
C
A
新知巩固
1. 如图,某校校庆时,从教学楼楼顶的点A处向围墙上的点对B处拉彩旗.已知点B和教学楼的水平距离为16m,教学楼高15m,围墙BC高3m,问至少需要多长的彩旗带?
E
D
解:如图,过点B作BE⊥AD于点E,
由题意,得BE=16m,AD=15m,BC=3m,
∴ED=BC=3m,AE=AD-ED=15-3 =12m,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AE2+BE2=162+122=400,
∴AB=20m.
答:至少需要20m长的彩旗带.
16m
15m
3m
新知巩固
2. 如图,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AO=2.4 m,BO=1.8m.如果梯子顶端要下降0.4m(即AC=0.4m),那么梯子的底端B应向右滑动多少米?
解:在Rt△ABO中,
∵AB2=AO2+BO2=2.42+1.82=9.0,
∴AB=3m,
∴CD=AB=3m,
在Rt△CDO中,
∵CO=AO-AC=2.4-0.4=2(m),
∴OD2=CD2-CO2=32-22=5,
∴OD=≈2.236(m),
∴BD=OD-OB≈2.236-1.8=0.436≈0.4(m).
答:梯子的底端B应向右滑动约0.4米.
新知巩固
3.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原文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译为: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解:设芦苇长AB=x尺,则水深BC=(x-1)尺,
由题意得 (x-1)2+52=x2,
解得 x=13
即AB=13尺,BC=12尺.
答:水的深度为12尺,这根芦苇的长度为13尺.

B
C
A
1尺
5尺
课堂小结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构造直角三角形;
3.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写出答案.
2.设出未知数;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