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峡》课件 统编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三峡》课件 统编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1 三峡
郦道元
第三单元
1.①正确认读和理解重点文言文词语;②了解有关文学、文化常识;③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语言运用)
2.①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②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景,感受三峡之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素养目标
如今的三峡与千年前的三峡在自然景观、水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在郦道元的带领下,穿越千年,去看一看曾经的三峡风貌。
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的景色虽然依然壮丽,但是三峡的原始风貌已经有所改变。
大家知道三峡工程吗?
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上的一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我们来看看曾经的三峡与现在建成大坝的三峡的对比图。
情境导入
三斗坪原始地貌
如今的三斗坪(三峡大坝所在地)
新知探究
准备任务-关于作者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名著。
新知探究
《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记述江河分布的地理专著,旧说是汉末桑钦所作。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便为之作注,使原文内容大为丰富起来,所以叫作《水经注》。这部书兼有科学性与文学性,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地理著作。
准备任务-文学常识
郦道元注《水经》跟一般注书不同,《水经注》中有的引证古籍,有的描述亲身见闻,把祖国的河流所经过的重要地区的民情习俗、民间传奇、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于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准备任务-文学常识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四川奉节的白帝城是其西端,宜昌的南津关是其东端,其间全长193公里。三峡由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组成。瞿塘峡以“雄”著称,巫峡以“秀”见长,西陵峡以“险”著称。
准备任务-三峡介绍
阙 叠嶂 曦 溯
湍 漱 啸 属
quē
dié

tuān
shù
zhǔ
xiào

zhànɡ
新知探究
准备任务-字词积累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①字音要准确
②节奏要鲜明
③感情要充沛
1.美文需配以美读,那么要朗读好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先听示范朗读,再自主练习,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听课文朗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朗读之后,我们一起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分4个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探究解决。完成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①四个自然段分别请四位同学翻译。
②其他同学纠正不足,进一步规范翻译的准确性,并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新知探究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同“缺”,空隙、缺口
正午
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儿也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新知探究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冲上、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译文: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或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新知探究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霜的早晨
接连不断
译文:(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习任务一:吟诵三峡音韵之美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二:梳理重点文言字词
绝 多生怪柏
通假字
阙:同“缺”,空隙、缺口。
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阻断

自三峡七百里中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哀转久绝
自非亭午夜分
断绝,消失
极高的
如果
动词作名词,回声
空谷传响
新知探究
古今异义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至:到,动词;于:介词
今义:常连用,表示另提一事
学习任务二:梳理重点文言字词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1.追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和视野,你依次看到了哪些壮美的风光?请以“通过————我看到了————的———。”的格式进行归纳概括。
①通过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我看到了连绵不绝、高耸险峻的三峡之山。
②通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我看到了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三峡之水。
新知探究
③通过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我看到了春冬季节江水清澈、动静相宜的三峡之水。
④通过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我看到了秋季水枯气寒、清幽寂静的三峡之景。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的?分别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两个方面:山和水
山:连绵、高耸(高峻美)
水:①夏:水势浩大、湍急(奔放美)②冬、春:清幽、秀丽(清幽美)③秋:凄凉、肃杀(凄婉美)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先描绘三峡山的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水的不同景象。“先山后水”的顺序是由于“峡”这种地貌是“两山之间夹着水流的狭窄地貌”,左右两座山峰是峡的最重要特色,这样写既符合人们看峡的逻辑顺序又能以雄伟的景观吸引读者注意。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②写水没有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4.三峡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结尾以渔歌作结,暗含着作者对渔人的同情。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5.读过课文之后,请你从文章中寻找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
理由1:水势大(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理由2: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3:水流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期间)
学习任务三: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壮丽的三峡风光,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其语言之美、笔法之妙,实在令人赞赏,请你任选一处加以赏析。按照以下句式回答问题。
我选择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妙在 ————。
学习任务四:品鉴写景艺术手法
①我选择这句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因为这句话妙在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三峡山峰连绵高耸的特点。
学习任务四: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②我选择这句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因为这句话妙在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夏天的水流湍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学习任务四: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③我选择这句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因为这句话妙在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三峡春冬时节的清幽秀丽。
学习任务四: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④我也选择这句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因为这句话妙在句式整齐,中间用“则”承接,使文章节奏鲜明,错落有致,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学习任务四:品析三峡四时意境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从文学常识到词句翻译,从景物赏析到情感体悟,我们领略了三峡四季各异的美。作者用精妙的笔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希望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份美好,课后多诵读积累,提升文言文素养,还要带着对美的热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三峡
山——连绵、高耸 (高峻美)

夏:水势浩大、湍急 (奔放美)
冬、春:清幽、秀丽 (清幽美)
秋:凄凉、肃杀 (凄婉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