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素养目标1.在撰写演讲稿时,正确运用与诚信相关的词汇、句式,恰当地引用经典论述,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语言运用)2.通过分析身边真实案例,理解诚信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践行并倡导诚信行为。(思维能力、审美创造)3.在讲述诚信故事、进行演讲的过程中,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动作,创造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提升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4.深入理解“诚信”这一传统美德的内涵,感受其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和重要意义,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资料阐述观点,并通过讲诚信故事、演讲等活动,切实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2.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始终保持诚信,克服诚信践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诱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播放一个有关诚信的古代小故事的视频,比如曾子杀猪或者立木为信。(参见课件PPT) 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诚信” 是传统道德的基础与根本。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一诺千金” 等美谈流传至今。如今,我们应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精华,弘扬美德,建设诚信社会,做诚信小少年。 【观看】领悟“诚信”的重要性。新知探究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古今中外有诸多阐述诚信的经典语句和故事(参见课件PPT),从中我们应当怎样理解“信”的传统内涵,“信”对个人、社会、国家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准备】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内涵。 2.每组的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等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像材料。 3.每个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册。 4.根据以上材料,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5. 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回答】“信”的内涵是为人真诚、恪守信用。对个人,“信”是立身之本,能赢得尊重、助于成长,如宋濂;对社会,诚信可凝聚人心,像吴起立信得民助;对国家,诚信是立国之基,商鞅立木取信,让百姓相信法令,保障了变法推行,促进秦国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军事发展,使其逐渐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基,可见诚信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古今皆强调“信”至关重要。活动二:环顾身边思诚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结合身边真实诚信案例,了解当下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说说对于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准备】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讲诚信,重责任,言必信,行必果。从你身边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 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相信他们的经验对你践行诚信一定会有帮助的。 3. 联系你所了解的社会上的一些诚信故事,小组展开讨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特别需要讲求诚信?我们如何倡导他人共建诚信社会? 【回答】当下商业交易、人际交往、网络社交等方面亟须诚信。商家售假、人际爽约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倡导共建诚信社会,需加强教育、强化监管、政府示范、鼓励社会参与,多方发力营造诚信环境。活动三:班级演讲说诚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布置任务】围绕“诚信”话题开展一次班级演讲会。 【活动提示】 (1)比赛前准备。制定好主题、内容、参与对象和人数、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要求、评分标准等。 (2) 比赛过程中演讲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表达技巧方面:要观点鲜明,适当使用一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恰当使用关联词和修辞手法;要与听众沟通、交流,营造气氛;要少用或不用生僻词语、术语;多用短句,适当重复。 ②发音方面:音量合适;音调自然,有变化,吐字清楚;发音准确;恰当使用重音,强调内容重点,表达感情。 ③体态语方面:平视前方,可以适时扫视全场,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姿势放松,体态自然,做到落落大方、从容自信;根据需要辅以手势,但不宜频繁、夸张。最后,根据评分给参赛者颁奖。 【准备】 1.每人围绕“诚信”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 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 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演讲稿文参见课件PPT)课堂小结本次“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引经据典、分析身边案例、演讲等活动,深入理解诚信内涵与意义,提升了语言表达等能力,希望大家将诚信践行到生活中。教学反思可取之处 活动形式丰富,如资料搜集、讨论、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能从多方面理解诚信,提升综合素养。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内化为价值观方面力度不足,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探讨不够深入,后续可增加相关实践活动或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