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的第二篇课文,也是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情感哲思”,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体会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以及作者表达出来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等手法,托物言志,由树及人,由人及精神,歌颂了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懂得于平凡中蕴含伟大的哲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散文主要特点。4.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阅读策略。教学重难点:1.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散文主要特点。3.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阅读策略。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 初体会1.回顾旧知,说说初中以来学习过哪些散文?2.学生齐读,明确单元导语内容,知晓散文类型。二、辨读标题 明体式1.以下散文分别属于哪一类?并说说这两类散文标题有什么不同。出示:托物言志散文标题的特点: 托物言志类标题散文往往具有明示所托之物“物”和所言之“志”的特点。2.出示情景任务:我校七年级学生不知道怎么阅读散文,请你阅读本单元的四类散文,提炼出不同类型的散文阅读策略,然后汇编成一份《散文阅读手册》来帮助他们。今天,我们将走进“散文阅读 策略探究”专题活动的第二站——托物言志类散文,完成阅读策略卡的制作。阅读策略卡阅读要素(读什么) 问题策略(如何读)物志物志之间的联系背景赏读课文 悟策略(一)读“物”1.布置任务: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参考以下示例,将白杨树的特征梳理出来。2.学生展示成果,师生交流。3.教师提问:你们发现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和精神品质之间有何联系?4.总结“物”的策略:读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读出外在特征所指向的精神品质。(二)明“志”1.作者借白杨树表达了怎样的志向?找出直接点明的句子。出示: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2.怎样快速读懂这个“志”?师生交流。3.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4.总结“志”的策略:抓象征意义读懂志的内涵。5.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大声朗读,读出礼赞。(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其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6.同学展示读,读出礼赞。7.总结“志”的策略:抓抒情议论句读懂志的内涵。(三)明“物志关联”1.白杨树如何能言这样的志?小组讨论,找一找直接点明物志关联的句子。出示: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总结“物志关联”的策略:抓物志关联句。(四)明“背景”1.你能找一找文中与背景相关的句子吗?2.出示写作背景,教师朗读,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是什么?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既是对亡国论的抨击,也是对迷惘者的激励,更是对“中国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答!由于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茅盾就通过礼赞白杨,礼赞具有白杨精神的北方抗日军民,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4.带着对背景的了解再读句子,用上扬的语调去质问、去激励、去鼓舞、去礼赞。出示: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5.总结“背景”的策略:关注文本内外的时代背景。6.总结阅读策略。四、再读课文 荐策略学生完成阅读策略卡,根据阅读策略进行展示推荐。五、拓展迁移请你运用本堂课所学到的托物言志散文的阅读策略迁移阅读《丁香结》《枫叶礼赞》《天山向日葵》等同类型文本。板书设计:16.白杨 礼赞(物)(志)个别——一般 外形特征 赞美物 内在品质 号召背景 物志联系志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