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临潼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答题卡上装订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动物与被称为“海中之花”的海葵在分类上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2.夏季暴雨过后,蚯蚓会爬出地面,下面对蚯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蚯蚓的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前端C.暴雨后蚯蚓爬出地面的原因是土壤中缺氧D 蚯蚓只靠刚毛完成运动3.请你将下列动物归类,属于有口无肛门的选项是①水母 ②血吸虫 ③线虫 ④沙蚕 ⑤蜗牛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④⑤4.小明和弟弟一起在海洋馆观赏海洋生物,小明问弟弟,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A.比目鱼 B.带鱼 C.鲫鱼 D.章鱼5.石鳖背部有贝壳,身体腹面有一个扁平的足,下列动物不具有石鳖这种特征的是A.缢蛏 B.扇贝 C.鲍鱼 D.蜘蛛6.下列动物类群与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对应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7.动物园引进了一些动物,小明帮助工作人员将它们送到合适的地方,请找出小明送的不合适的一项是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应该送到两栖动物馆B.蝙蝠前肢变成翼,属于鸟类,应该送到鸟语林C.斑马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哺乳动物,应该送到草原区D.蛇属于爬行动物,应该送到爬行动物馆8.小明弟弟在动物园见到爬行的蝾螈、蜥蜴、蛇和龟,弟弟都叫它们为爬行动物。小明告诉弟弟,下列哪一个动物不是爬行动物A 蝾螈 B.蜥蜴 C.蛇 D.龟9.你知道属于我国特有一级保护动物的是下列哪一项A.扬子鳄 B.恐龙 C.变色龙 D.扬子鳄、恐龙10.龟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A.龟在陆地上产卵,生殖脱离了水 B.体表覆盖甲C.只用肺呼吸 D.以上各项都是11.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鱼的鳃、青蛙的肺与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特点是①与外界接触的表面积较大②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内部含有丰富的氧气A ① B ② C.①② D.①②③12.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变成翼 ⑥善于飞行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13.小明在学习了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内容后,思考它们共同的作用是A.防止水分蒸发 B.保护C.作为运动器官的支架 D.限制身体的不断长大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猫捉老鼠 B.公鸡报晓C.蚂蚁搬家 D.老鼠走迷宫15.小明在动物园看到下列动物后,突然想起下列哪一项属于无脊椎动物A.黑猩猩 B.马 C.蝗虫 D.大山雀16.“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果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看到蜜蜂在果园里舞,其中的原因是A.蜜蜂能帮助果树传粉 B.蜜蜂很美丽C.蜜蜂可以让果树开更多的花 D.蜜蜂能帮助果树传播种子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对诗中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C.尾鳍能控制鱼前进的方向 D.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18.小明在课后复习,总结蚂蚁和猴子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原因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③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19.小明在复习归纳,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蛇 B.章鱼 C.蚯蚓 D.蜘蛛20.生物课堂小组讨论: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A.壁虎断尾逃生 B.猴子发现蛇后会发出特有的叫声C.萤火虫发萤光 D.蚂蚁见面时碰碰触角21.小明向老师提问:下列动物中哪个的学习能力最强 请你选出你认为学习能力最强的选A.沙蚕 B.鲨鱼 C.鹦鹉 D.猩猩22.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是模拟下列哪种动物的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的A.蝇 B.蝴蝶 C.长颈鹿 D.猴子23.学完哺乳动物后,老师让学生课后讨论: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级的主要特征有①体温恒定 ②胎生③体表被毛 ④哺乳⑤牙齿有分化 ⑥用肺呼吸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24.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分解。下列选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干草堆放久了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和被羊吃后在体内分解,从物质循环角度,本质都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干草堆放久了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和被羊吃后在体内分解,分解产生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C.干草堆放久了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和被羊吃后在体内分解,本质都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但在羊体内分解速度会更快D.通过干草堆放和被羊吃掉在体内分解相比较,说明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36分)25.小明和家人去野外游玩,看到以下小动物,请据题意回答问题:(1)图中小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甲、丙、丁属于 动物,乙属于 动物。(2)小明逮住上图一只乙,让弟弟观察乙,有 触角, 足, 翅,并告诉弟弟有这些特征的虫子是昆虫。(3)在后边的游玩中,在树干看到一只蜘蛛,小明问弟弟蜘蛛是不是昆虫,弟弟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26.下图为人体关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节周围由② (横线填图序号代表名称)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③ (横线填图序号代表名称),(2)医生给膝盖疼痛患者的③内注射玻璃酸钠溶液,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该液体与③内的 的作用相似,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3)在运动中, 起支点的作用, 起杠杆的作用, 主要为运动提供动力。27.许多同学都养过金鱼,请据下列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金鱼呼吸时,和图二中的鱼一样,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水从口流进,流经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 就渗入鳃丝中的 ,而血液中的 就从其中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的后缘排到体外。(2)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不认识的水生生物,你判断它是否是鱼的依据是 。(3)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请写一句与鱼有关的格言: 。28.请据下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标号):(1)如图所示,鸟类具有独特的由② (横线填图序号代表名称)、③ (横线填图序号代表名称)构成的高效呼吸器官。(2)③与②相通,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无论吸气还是呼气,[] (横线填图序号代表名称)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3)鸟的独特的呼吸方式与鸟适于飞行是相适应的。请列举出鸟适于飞行的任意两点 、 。29.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凛冬将至,勤劳的小松鼠早在秋天就已埋藏好大量坚果。研究发现,小松鼠出生后不经过学习就具备储存食物的行为,但食物常遭遇小偷光顾。为了迷惑“坚果小偷”,部分松鼠还发明出了防盗手段,它们在地上挖若干个“假洞”,什么都不放,仍像模像样地埋好。如果松鼠感觉自己被其他同类盯上了,“假洞”的比例还会明显上升。(1)松鼠储备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行为。(2)松鼠挖假洞的行为属于 行为,它是在后天的 形成的,该行为也要以 为基础。(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可以推测出松鼠的生殖方式为 。30.小明和好朋友大志在一起课后复习,在观看蝗虫示意图,小明问大志“蝗虫腹部的气门起什么作用 ”,大志回答“气门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回答到这儿,大志突发奇想,问小明“蝗虫呼吸的气体还经过头部吗 ”,小明说“我也不知道!要不咱们找两只蝗虫实验一下”。(1)小明和大志做这个实验的假设是 。(2)下图是小明和大志做的实验。该实验过程是:在甲试管中,将蝗虫的头部放入水中,在乙试管中,将蝗虫的腹部放入水中。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3)小明和大志的实验结果是:一段时间后,甲试管的蝗虫从试管取出后,依然活蹦乱跳,而乙试管的蝗虫从试管取出后,已经奄奄一息。通过本实验结果,该实验结论为 。(4)小明和大志所做实验结论与实验假设是否一致: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