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课件+教案(2份打包)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课件+教案(2份打包)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教案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搜集、筛选、编辑有效信息培养自身地理实践能力。 综合思维:深刻理解科技发展对航空事业的积极作用。 人地协调观:了解我国航天人的载人航天精神和崇高品质是本节一个重要的素养目标。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各种媒介搜集、筛选、编辑有效信息,用证据说明中国太空探索的成绩,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了解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将来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动力。
3.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人的载人航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各种媒介搜集、筛选、编辑有效信息,用证据说明中国太空探索的成绩,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了解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将来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动力。
【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将来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动力。
2.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人的载人航天精神。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为1课时完成,不包括提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整体采用“搜集资料知历程—了解事迹赞英雄—相互交流悟精神—揭开面纱叹科技”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搜集资料知历程:提前布置给学生任务,利用各种媒介收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选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交流。用自己选择的内容进行分享——激发兴趣,有成就感。
了解事迹赞英雄:每个阶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和奋斗,他们身上是新一代中学生学习的榜样。讲解真实的人和事——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基础。
相互交流悟精神:航天精神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引领价值,而现阶段的中学生又是思想建设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也是落地的关键。本节重点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和感化——精神层面能力提升。
揭开面纱叹科技:学生举例分享自己了解的航天技术,可结合自身的实践与同学分享。学生自由分享——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学生梳理航天发展历程,体会航天精神,惊叹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航天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搜集资料知历程 【图片导入】展示万户的照片,请学生分享与他相关的故事。 【播放视频】万户飞天,了解万户飞天的重大意义。 【提出问题】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主动自愿依次上台分享搜集成果 通过学生自己的展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展示图片】展示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展示国旗图片。 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选取重要的大事件与全班同学分享。
归纳总结: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神话传说,古代的历史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事记。
过渡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很多航天英雄。你知道哪些航天英雄呀?
环节二 了解事迹赞英雄 二、致敬中国航天英雄
【展示图片】著名的航天英雄——钱学森 【展示资料,设疑】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格? 搜集资料了解科学家事迹,讨论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选择与提取,提高自己地理实践的能力
归纳总结: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中国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环节三 相互交流悟精神 【播放视频】中国航天员 【布置任务】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将你心目中航天英雄的故事整理成手抄报。 讲述自己崇拜的航天英雄以及他的感人精神和自己的感想 通过学生的自我分享和感悟加深他们对航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过渡 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从无到有,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你能举例说说中国航天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技术吗?
环节四 揭开面纱叹科技 三、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展示资料图片】太空运动设施、仿生黏附鞋、舱外航天服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分享介绍 用实例向学生展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情,实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育人价值。(共16张PPT)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观看视频,了解万户飞天
问题驱动
一、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万户飞天”“嫦娥奔月”等为历代传颂。根据已查找资料,说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过程?
早期的
神话传说
古代的
历史故事
新中国
成立以后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观看视频,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分组讨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大事件?讨论成果以进程图或主题海报等形式呈现。
活动1: 航天大事我关心
中国航天全纪录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发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2003年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2005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首次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2011年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入住“天宫”。
2012年
活动1. 航天大事我关心
载人航天大事记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圆满完成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2013年
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2016年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成功,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2020年
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首次检验了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
2021年
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2022年
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任务。
2022年
活动1. 航天大事我关心
载人航天大事记
二、致敬中国航天英雄
钱学森院士在工作中
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钱学森等一批杰出科学家功不可没,他们身上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活动2:中国航天功勋人物我敬仰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根据下面资料以及搜集材料,分组讨论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格?
钱学森 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学习资料
任新民 生于安徽宁国,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黄纬禄 安徽芜湖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活动2:中国航天功勋人物我敬仰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根据下面资料以及搜集材料,分组讨论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格?
我们组的结论为:
限时15分钟
小组活动
活动3:航天英雄我崇拜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航天英雄,观看下面视频,了解航天员的训练过程,并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将你心目中航天英雄的故事整理成手抄报。
三、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研究表明,微重力容易造成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骨质脱钙、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生理效应,这样会严重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以及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体育锻炼具有调节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储备,强化骨骼肌肉系统,增强免疫系统等功能,因此能有效缓解失重环境下对航天员的不利影响。如果航天员需要长期在微重力环境中工作,运动锻炼必不可少。目前国际空间站所用体育设备主要由拉力器、抗阻力锻炼装置、跑台和自行车功量计等组成。
三、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采用基于仿生黏附材料的锻炼装置,能够在航天员鞋底与舱内表面之间引入一个可靠黏附、方便脱附的力,利用界面之间的作用力(黏附力-压力)产生对下肢骨肌系统的刺激量,维持航天员肌肉的正常功能。验证航天员微重力环境下基于仿生黏附装置的骨肌系统力刺激的有效性,促进航天员在轨骨肌系统训练多样性发展。
仿生黏附鞋的作用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活动4:航天技术我知道
舱外航天服(简称舱外服)是一个浓缩的太空舱,有着超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密集度。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120公斤,安全系数极高,可在太空环境下连续工作4小时,具有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舱外通信等多种功能。
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飞天”舱外航天服主要部件的功能说明书。
限时5分钟
小组活动
活动4:航天技术我知道
手套上有反光镜
利于操作视野盲区设备
仅十几平方厘米的电控台里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
汉语辞典大小的气液控制台里
集成了20多种阀门
为了便于航天员看到阴影处的目标,现代航天服头盔都安装了照明系统
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
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
面窗有4层,其中里面两层为充压结构,即两层之间充高纯氮气和防雾剂,外面是防护面窗,最外层是镀金的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防止太阳光线直接照射人眼。
内部有弹簧,最长可拉至3米,承受1吨的拉力,我国的设备可保证2~3倍的安全余量
靴子由压力靴和舱外热防护套靴组成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要求: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了解你感兴趣的我国航天英雄。
要求:可以搜集影视资料、去博物馆参观或者上网搜集。把搜集内容整理成手抄报,下节课课堂展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有丰硕的航天探索成就。让我们课下一起梳理探索吧!
(基础探究必须完成,挑战探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2025年4月24日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