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关注词语,初感“新鲜”开课,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单元导读页,关注这一单元主要学习的语文本领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课堂围绕“新鲜感”发生以下对话。师:怎样的词语和句子会让我们有新鲜感呢?我们一起来理解“新鲜”这个词:先让学生自主交流和体会“新鲜”一词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新鲜”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新鲜”一词的解释之一为“新奇;稀罕”。教师可让学生基于此深入理解词义。初步理解了“新鲜”的内涵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词语。请看(出示):小区旁的小学马路边的小学美丽的小学可爱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师:自己先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第一眼看到这些小学,你最想去哪所学校看一看?生:我想去可爱的小学看看。师:你关注了“可爱”。生:我最想去美丽的小学看看。师:你关注了“美丽”。生:我想去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师: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想去“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猜猜老师关注了什么?生:老师关注的是“大青树”。师:是啊,这所小学听起来最特别,它和我们的学校不一样,让我很有新鲜感。还有谁也想去这所学校看看?(生答)师:听到了你们的心声,这所小学的小朋友也来了,邀请你们去参观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新奇的感觉,跟随这位小导游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1.初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难读的词语或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勾画出来。学生按照要求读文,圈画。2.同桌按自然段轮读,互相指出读得不准的地方。如字音不对或不准,句子不通顺流畅等。3.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反馈词句:师:刚才初读课文时,我们圈画了第一次碰到的难读和有新鲜感的词句,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根据课文,相关的字带拼音出示)“1汉”是生字,学生认识,一带而过。师:借助拼音,读这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词语中除了“汉族”,其余的都是表示少数民族的。我们不太熟悉,是第一次碰到的新词。师:是的,我们熟悉的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不太熟悉,这些词会带给我们新鲜感。还有哪些词语也是第一次碰到?生:坪坝 绒球花 孔雀舞 铜钟 凤尾竹接着出示词语:坪坝 绒球花 孔雀舞 铜钟 凤尾竹(根据课文,相关的字带拼音出示)“2绒、3凤”是生字。“绒”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纟”,表示与丝线、纺织物等有关;右边是“戎”,“戎”有古代兵器、兵器的总称等意思,这里可理解为像兵器一样细长的毛,两部分结合起来表示细毛。组词。“凤”与“风”比较,丹东的一个城市——凤城,组词。师:坪坝是什么?就是山间的平地。师:这些事物在我们的校园里见过吗?生:没有。(出示绒球花、孔雀舞、铜钟、凤尾竹这些事物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陌生的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师:这些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词语,让我们觉得很新奇。像这样的词语,就带有新鲜感。(板书:新鲜感)师:带着好奇,哪个小老师带领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生: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坪坝 绒球花 孔雀舞 铜钟 凤尾竹师:读得真悦耳。这些少数民族的同学们来跟大家见面了。(出示图片)谁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的?(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换成学生的)引导学生猜测交流,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特点。师:猜猜老师是怎么很快猜出来的?生:因为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头上戴着的首饰都不一样。师:你真厉害。我是根据他们的服装、穿戴猜出来的。发现了吗?每个民族的穿戴不同。生:我发现他们的服装颜色都特别鲜艳。师:奖励你读读这个词。生:鲜艳的服装。师:再继续猜,我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猜?生:我猜老师还根据他们的活动猜。这张照片上的同学正在跳孔雀舞,这是傣族的民族活动。师: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还根据他们的活动来猜。请看这些词语:出示第二组词语:穿戴 打扮 鲜艳 摔跤(根据课文,相关的字带拼音出示)“4扮、5艳、6摔、7跤”是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识记。师: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那里的学生怎么样?生:大青树下的小学,那里的学生穿戴、打扮不同。生:大青树下的小学,那里的学生服装鲜艳。生:大青树下的小学,那里学生活动不同,他们在跳孔雀舞,在摔跤。师:读到这儿,原来,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民族小学。师:关注这组有新鲜感的词语,让我们看到了这所小学的不一样。再次出示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坪坝 绒球花 孔雀舞 铜钟 凤尾竹 穿戴 打扮 鲜艳 摔跤师:现在,谁能用上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再为大家介绍介绍这所民族小学?[出示:大青树下的小学坐落在山间的( ),学校周围的环境非常美丽,有( )、( )和太阳花。大青树上还高高地挂着( )。学校里的小学生有汉族的,有( )的,有( )的,还有( )和( )的。下课了,同学们在大青树下跳( ),( ),做游戏。]生:大青树下的小学坐落在山间的(坪坝),学校周围的环境非 常美丽,有(凤尾竹)、(绒球花)和太阳花。大青树上还高高地挂着(铜钟)。学校里的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下课了,同学们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师: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的句子中,出示以下句子,读出新鲜: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理解“绚丽多彩”:意思是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找近义词: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理解“热闹”:“看热闹”这个词语我们很熟悉。谁来说说关于“看热闹”的熟悉的事情?那课文中是谁“看热闹”?生:是松鼠和小鸟来看热闹。这里的小学生爱这些小动物,所以小动物会来看热闹。小动物也喜欢这里的小学生,所以来看热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读通,读顺,在读中进一步巩固字词。师:看到你们这么会学习,小导游忍不住夸奖大家: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能干!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我们不仅可以收获许多知识,而且还能帮我们开拓视野。(板书:收获知识 开拓视野)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陌生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民族小学的不同。但是,只要是学校,一定是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生:敬爱的老师 飘扬的国旗 洁白的墙上出示第三组词语:敬爱的老师 飘扬的国旗 洁白的墙上(根据课文,相关的字带拼音出示)“8扬、9墙”是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识记。区分扬——杨、场。师: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的句子中,出示以下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4.写一写。出示本文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并按字形结构进行分类教学,如左右结构的“汉、艳、服、扮、飘、扬、孔、粗、壮”,上下结构的“晨、雀”,半包围结构的“凤”;再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飘、晨、雀”。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边读边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自学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整理归纳(学生答的应该是某个自然段里具体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概括归纳):比如,第一自然段:学生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很特别。第二自然段:铜钟敲响很特别。第三自然段:小学生上课,动物们听课;小学生下课玩耍,动物们看热闹。很特别。第四自然段:学校里有铜钟、大青树、凤尾竹很特别。然后,引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可以按照课文描写的先后顺序说,如“上学路上……上课时……下课时……”;也可以从课文描写的几个方向来说,如学校独特的景物、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和下课时的情况等。2.借助支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大青树下的小学》先写了 ;然后写了 ;最后表达了 。以此概括课文内容。四、总结下课,延伸思考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特点?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整体回顾文本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家吴然笔下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早晨 坪坝 绒球花 汉族鲜艳 服装 打扮 飘扬朗读 安静 停在 摔跤粗壮 凤尾竹 影子 洁白2.再自由读词语,边读边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交流,教师引导提炼(早晨上学图、学校活动图、校园环境图)。3.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继续感受特别的校园。二、感受不同,关注新鲜感的词句1.走进“早晨上学图”,感受学生特别,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1)让我们走进第一幅画面,思考:上学情景有什么特别的?(学生特别,是不同民族的,从四面八方过来)(2)他们从哪里来?(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图片见过绒球花、太阳花和坪坝啦,“绒球花、太阳花、坪坝”是以前没接触过、比较新奇的词,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新鲜感的词。(板书:有新鲜感的词——新奇)(3)这些学生来自哪些不同的民族?(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我们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除了汉族外,这几个都是少数民族。除了课文中的,你还知道别的少数民族吗?(苗族、白族、彝族……)(4)(PPT出示: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傣族的、景颇族的、阿昌族的、德昂族的。)和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了三个“从”、四个“有……的”,和我们平时说话不太一样)这样写好在哪里?(读起来有节奏感,语言更优美)(5)像这样的句子,能让我们看到画面, 就是有新鲜感的句子。(板书:有新鲜感的句子——有画面感)(6)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三个“从”、四个“有……的”(例:清晨,从山谷里,从树林间,从一朵朵花丛中,飞来了许多蝴蝶,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有黑色的,还有粉色的和灰色的。)(7)(PPT出示: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谁来读这句话?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许多小学生穿着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服装,在校园里都成了好朋友,校园也变得绚丽多彩)(8)各民族的服装你见过吗?老师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服装图片,你看了有什么感受?(艳丽、鲜艳、绚丽多彩、五颜六色……)作者用“鲜艳、绚丽多彩”写出了民族服装的特点,用词准确,是有新鲜感的词。(板书:有新鲜感的词——准确)(9)质疑:服装怎么能打扮学校呢?(运用拟人,作者用恰当的修辞,使语言更生动更优美)这样的句子,也是有新鲜感的句子。(板书:有新鲜感的句子——修辞恰当)(10)这些小学生们多么特别啊,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他们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他们来到学校后表现怎样?(小学生们都很快乐、很有礼貌,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真是一幅热闹、文明、爱国的画面。(11)话中有画,是有新鲜感的句子。在句式上你有什么发现?(排比,修辞恰当)你能读一读吗?(生读)你读出了节奏,读出了画面,你的朗读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同学们愉悦的心情以及欢乐的场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吗?(12)看板书小结:通过学习早晨上学图,我们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之处之一——学生特别,从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新奇、准确的词语,是有新鲜感的词语;有画面感、修辞恰当,是有新鲜感的句子。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其他画面,感受活动与环境特别,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1)默读第2、3、4自然段,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特别之处?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具体说 一说。(2)上课读书有什么特别?(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看看“不同、同一间、一起”这几个词,你有什么感受?(校园内很和谐,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你能读出这个特别之处吗?(3)小学生们读得真认真!还有什么特别的?(读书声引来了鸟儿、蝴蝶、猴子,它们好像在好奇地听小学生们读书;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窗外一切都变得十分安静)如此安静的画面,你能读出来吗?多么奇妙的校园啊!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小学生们的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安静的场面呢?同桌讨论,交流。(为的是赞美小学生们学习认真、读书声悦耳)(4)下课活动有什么特别?也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说一说。(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他们很欢乐!还招引来了许多 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你看过孔雀舞、摔跤吗?(播放视频)看了这样的下课活动,你有什么感受?(这些小学生的课间生活真是快乐、热闹呀!真是让人羡慕啊!怪不得连动物们都来看热闹,有意思)作者怎么能写得如此有意思呢?(拟人,修辞恰当)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学生们活动真是有趣、特别!(5)大青树下的小学校园环境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的?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具体说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和我们的校园不一样, 有古老的铜钟挂在粗壮的枝干上,有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蝴蝶在花丛中飞 舞……)这样的校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又一个特别之处——环境。(板书:环境)3.整体感知,升华情感。在如此美丽和谐的校园里读书,是多么美好与幸福的一件事情 啊!课文学完了,你们猜猜: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所学校,却不写我们身边的学校呢?(作者爱这所学校,怀念这所学校;作者是想告诉我 们,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要团结友爱,社会才能更和谐!)有这样的小学,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以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为背景音乐,朗读全文,在朗读中再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总结归纳,延伸课堂之外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有新鲜感的词句,认识了一所特别的学校,知道了我们各民族要团结友爱)你还想了解什么?推荐阅读《中国的56个民族》。2.小练笔。(本学期第一篇小作文)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一处场景(教室里、或操场上、或花坛边、或图书室里……),试着说一说,期待你说出有新鲜感的词句。(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特别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观察,如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看看这个地方的环境是怎样的。(2)以“教室里”为例,指导学生借助提示“上课的时候……”“放学了……”来说,也可以说说其他时间,如“早晨……”“下课了……”“中午……”。(3)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在学校里会做些什么。(4)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动笔完成小作文。3.课后作业。练习本课的生字、词语以及练笔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