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一单元《习作一:猜猜他是谁》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一单元《习作一:猜猜他是谁》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猜猜他是谁(大作文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2.能注意格式,写一段话时开头要空两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游戏引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学校生活”,去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儿:我们首先分享了暑假里的新鲜事,进行了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我们去体会了文章里的新鲜感: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感受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在《花的学校》中,体会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让我们认识了勤学好问的孙中山……在阅读中,我们不仅关注到了“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而且其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收集校园里的新鲜事,开启本单元的习作之旅——猜猜他是谁。(板书课题)
1.猜猜他是谁。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文字描述,很快猜出他(她)是谁呢?
课件依次出示:
大大的脑袋,小小的手儿,聪明又可爱。(大头儿子)
五行山压不住,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孙悟空)
他们是一对活宝,一个做事丢三落四忘东忘西,一个常常拿着一根竹竿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模样。(没头脑和不高兴)
师:没错,你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他们分别是大头儿子、孙悟空和没头脑不高兴。
2.为何能猜中。
师:为什么同学们一读到这些文字,就能马上猜到写的是这些人物呢?
预设:
大头儿子的外貌很有特点,头很大。孙悟空的特长就是“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就是一个丢三落四忘东忘西,一个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师小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快猜出这些人物,因为这些文字准确地写出了人物最特别的地方,或是外貌,或是性格,或是语言动作。所以,即使不说名字,我们也能猜出他是谁。
二、工具撬动,打开思路
1.我来创作,你来猜。
师:刚才我们猜了影视作品和书中的人物,下面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身边的同学吧!下面要猜的这个他(她)呀,就坐在我们的教室里,一起来猜猜他(她)是谁。请看大屏幕:
他个子不算太高,浓密的头发乌黑发亮。
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老师再给你们提供一些信息。
他个子不算太高,浓密的头发乌黑发亮。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闪闪发光的黑宝石。
思考:虽然范围缩小了一些,但还是不能确定他到底是谁。这是为什么呢?(外貌描写个性特点不够鲜明,没有抓住“与众不同”之处。)
2.借助范文,拓思路。
师:到底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的介绍吧!
要求:阅读书上四个方框里列出的四段话,看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后,交流。
3.思维导图,选材广。
先看第一个方框里的内容:
(1)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着……
这句话是写什么的?外貌特征(板书)
那么这句话是外貌中的——头发(板书)
头发还会怎样?
外貌里除了头发,还可以写什么呢?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身材等(板书)
你都知道哪些描写头发、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身材的词语或句子呀?
头发:黑发披肩、乌黑油亮、卷发如羊毛
眼睛:亮晶晶、深邃忧郁、像两颗黑葡萄
眉毛:弯弯如月牙、粗黑似剑眉、淡淡的像柳叶
鼻子:小巧玲珑、高挺笔直、塌塌的像小山丘
嘴巴:能说会道、樱桃小嘴、嘴角总往上翘
身材:苗条、修长、高大魁梧、胖乎乎
词语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多给一些,也可以给一些经典的句子。
引导学生观察班级中的同学,抓住人物外貌最有特点的内容进行介绍。如:他的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想出鬼点子了。同桌交流,交流过程中,一定不要暴露学生的姓名。
继续看第二个方框里的内容:
(2)他特别爱笑,一个小笑话就能让他笑个不停……
这句话是写什么的?性格特点(板书)
这句话写了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爱笑。
他笑的时候是怎样的?如:笑的时候,嘴角向上扬,那嘴型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
除了爱笑,还有哪些性格特点?爱哭的、喜欢安静/热闹的、说话大嗓门的/声音小的、爱调皮捣蛋的等。(板书)
你刚才观察选择的同学有什么性格特点呢?想一想。同桌继续交流。
继续看第三个方框里的内容:
(3)他关心班里的每个人,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有一次……
这句话又写了什么?精神品质(板书)
这句话写了这个人的精神品质是——善良、热心助人。
那么他有一次,他做了什么事?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同学遇到其他困难的时候他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来介绍。
你还知道哪些精神品质呀?勇敢坚毅、诚实守信、勤奋好学、有责任心等。(板书)
你刚才观察选择的同学有什么精神品质呢?想一想,结合简单的事例来跟同桌交流。
继续看第四个方框里的内容:
(4)他酷爱踢足球,也喜欢跑步,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
这句话又写了什么?兴趣爱好(板书)
这句话写了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是——踢足球、跑步。
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呀?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师小结:请看黑板的思维导图,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中,我们打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身边的素材,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同学们看: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一般可以抓住一个人的外貌、性格、品质、爱好等特点,选择其中印象深刻的地方来介绍,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给学生一点时间,看一看,读一读黑板上梳理的思维导图的内容。
三、探究写法,放大“特点”
师:确定了同学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后,如何把他(她)写清楚呢?仅仅是一两个关键词,肯定不足以让同学们猜出他是谁。那怎么办呢?别着急,下面老师为你提供几个小锦囊。
锦囊1:人物外貌“放大镜”
要想让别人猜出来写的是谁,在写作时就要紧紧抓住他(她)的特点,首先是对外貌进行具体描写,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抓住他(她)外貌上最有特点的一两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头到脚、从体态到穿着等。
锦囊2:典型事例“作支撑”
光抓住外貌特点还不够,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发现特点并用典型事例支持。如书中的例子“他关心班里的每个人。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心情不好,他主动来安慰我,还送我一盒酸奶……”围绕关键词“关心同学”,列举与之对应的事例。我们也可以借助“人物素材卡”,写下最能够体现他特点的典型事例,着眼细节,凸显特点。
“猜猜他是谁”人物素材卡特点: 典型事例:
锦囊3:语动心神“来帮忙”
在选取了典型事例之后,还可以尝试着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甚至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锦囊4:我的词语“加工厂”
同学们若能积累大量的语汇式、段篇,下笔定会“如有神”。围绕人物主题,快快建立你的词语“加工厂”吧。
我的词语“加工厂”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性格:……描写人物品质:……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人物神态: ……
最后,我们用一个小口诀总结下之前的技巧:
描写人物抓特点,突出一点特征显。
对照特点找事例,人物如生品性现。
带着以上四个锦囊,开始你们的写作吧。注意哦,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记得开头要空两格。
四、开始习作,分享交流,完善习作
1.学生习作。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开始习作。出示习作要求:
①写的时候,注意开头要空两格。
②根据特点,回忆有关事情,用一两句话展开来说。
③写好后,读一读,做到写正确,写通顺。
2.学生评改。
对照表格,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
写好后,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猜一猜”的游戏。大声把习作读出来,让组员猜一猜自己写的是谁。如果猜不出来,想一想你漏写了他的哪些典型特征,根据同学们的意见修改。
评价维度 自评 生评 师评
段落前面空两格
能否猜出他/她是谁
写出了典型特点
给出了典型事例
有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3.分享习作。
最后,我们在班级开辟一方“习作分享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贴在墙报上,继续开展“读习作猜人物”的游戏,大家一起猜。
附优秀习作:
我们班的“弥勒佛”
这位“弥勒佛”可不是光头和尚,而是一个留着毛寸头的小男孩。他眼睛炯炯有神,因为坐姿不好,所以老让眼镜“跑”来帮忙,可鼻子不高兴了:“眼睛,你好好爱护爱护自己吧!别让我背着又黑又大的眼镜了!”不过,他的嘴巴总是微微上扬,带着灿烂的笑容,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他还想吃掉所有好吃的东西,所以肚子比西瓜还要大。
他每天早上都去晨练,带上跳绳,飞似的跑向操场,天上的鸟儿都被吓飞了。他跑步像大象一样笨重,跳绳像小鸟一样灵活,“弥勒佛”不是运动高手,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每天运动,六年级时有可能就成为体育能手了呢!
哈哈,读了这篇作文,大家猜到这位“弥勒佛”是谁了吗?
多面手
他,个子比较高,比我高出半个头呢。他有一双长长的细腿,跑起来比兔子快好几倍!他很瘦,大大的眼睛发出智慧的光芒。他很爱笑,时不时露出两颗大板牙。
他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这和他爱思考、敢于做“骨灰级”的数学难题有关。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题,教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人一动不动,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就在这时,“多面手”站起来说出了正确答案,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面手”太厉害了!
此外,他还是我们班上的电脑员,当电脑出故障时,他很快就能把电脑修好。他的一手好技术让我美慕不已。同时,他还是我们班的“小梅西”,我不得不承认他的球技比我好几倍。
他本领多多,让我心服口服,大家猜猜他到底是谁!
第二课时——写作课
指导课结束,让学生马上完成习作,然后教师对习作进行批阅,全部批完后,开始上习作讲评课。
第三课时——讲评课
一、搭建自评支架,完成自读自评
师:前几天,大家完成了习作《猜猜他是谁》,老师也把大家的习作都批阅完了,大作文本已经发给同学们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评一评,猜一猜。(板书课题:猜猜他是谁)
1.布置自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板书:读)
2.对照自评。读完后对照习作评价表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板书:评)
课件出示:
评价维度 自评 生评 师评
段落前面空两格
能否猜出他/她是谁
写出了典型特点
给出了典型事例
有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二、搭建共评支架,完成习作共评
过渡:很多同学的习作按照要求都完成得很好。但是能不能被大家猜出来是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1.佳作共评。
①课件展示优秀习作。
②小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猜。
③猜后共同品读写得好和像的地方,教师补充评价。
2.习作共猜。
①明确小组合作“我读你猜”的要求。
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一人读,其他人猜,在小组内依次进行。
同学猜出了你写的是谁,有几人猜到就得几颗星。
②对照上面的小组合作要求,在小组内完成共猜共评。
3.问题共找(指不能被猜出写的是谁的习作)。
师:刚刚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得到了小组其他人的全部星,而有的同学有些苦恼,为什么就是有人猜不出来他写的是谁呢?
①课件展示问题习作。
②浏览习作,交流发现的问题。
过渡:怎样写,才能让别人一猜即中呢?
三、搭建方法支架,学习修改方法
1.情境创设。有一个同学,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该怎样做呢。
2.对比优秀习作,发现:怎样把特别的地方写清楚?要围绕抓准特点和写表现、举例子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3.教师小结。你们看,要把同学特别的地方写清楚,除了抓住特点从一两个不同的方面写,还可以写一写他的表现,或者举个例子,这样就可以把同学特别的地方介绍得更清楚,大家就更容易猜到你写的是谁了。你们学会了吗?
四、搭建修改支架,完成自修自改
1.布置修改任务。好的习作都是改出来的。课前,老师对每一篇习作都进行了认真的评改,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交流的修改意见,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习作进行修改。
2.学生对照意见进行修改。
3.教师巡视,随时指导。
五、搭建共评支架,促进美文共赏
1.适时指导和评价,及时发现修改得好的习作进行投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贴到展示墙。
2.引导学生根据习作共评单要求,对已经展示的学生习作自由进行评价。(机动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放到课下进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