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
1.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成语、古诗。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梳理与交流、词句段运用)
活动一:“新鲜”词语播报员
(完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
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分享了暑假里的新鲜事,体会了文章里的新鲜感,收集了校园里的新鲜事,这节课我们要召开一场“新鲜”发布会,争当校园“新鲜”播报员,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
师:先来聊一聊本单元你的学习收获吧!可以结合单元导读页来说。
预设1:了解了三所不同的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花儿也有学校,花孩子也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学习。还有古代的私塾,那时的学习方式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预设2:读到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的是第一次读觉得陌生的词语,有的是富有画面感、修辞恰当、想象奇特的句子,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预设3:把新鲜感的词句及时摘录到了积累本中。
首先,让我们开始“新鲜”词语播报。
(一)“梳理与交流”本单元积累的词语
学生播报课文里带给自已新鲜感的词语。先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开火车,每人至少说出两个带给你新鲜感的词语。
梳理:把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新鲜感的词语集中在一起(可以用课件呈现出来),你发现,什么样的词语是有新鲜感的呢?
预设:通过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发现不熟悉的、陌生的、没见过的词语,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给学生时间,再一次去梳理一下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八个词语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积累一些具有新鲜感的成语。
课件出示: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多种形式读成语,把词语读准确: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学生多种形式读成语:
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做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的动作。
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师生、生生合作读成语。如教师读“面红”,学生读“耳赤”;男生读“提心”,女生读“吊胆”。
同桌合作朗读,小组合作朗读。
2.交流成语特点,并分类整理。
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些都是描写人物的成语。
引导学生先和同桌交流这两组成语的特点,然后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比如:
特点一:这八个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都和人有关。有的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特点二: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在书上圈一圈)
3.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时积累的类似成语。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交头接耳、举手投足、牵肠挂肚、指手画脚、心灵手巧、目瞪口呆
4.课堂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二:“新鲜”句子播报员
(完成“梳理与交流”“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一)“梳理与交流”的句子
师:我们继续来播报有新鲜感的句子。
1.我们先来看教材“梳理与交流”中提供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学生练读。
(2)指名学生读第一个句子,发现这句话出自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3)指导学生读好第二个句子,了解句子的意思。
①指导读准“更夫”的“更”。了解“更夫”一词的意思:更夫是古代民间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
②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是课外的,并随机补充:第二个句子和《花的学校》一样,也是出自泰戈尔写的《新月集》。
③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交流发现。
(1)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经验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设想一下,学习伙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
预设:这两个句子跟平时的句子有点不一样。第一句把树枝、鸟儿、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2)学生齐读句子体会。
3.引导学生拓展交流:你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或者自己的课内外阅读中,你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句子?
(1)小组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谈谈体会。
(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句子和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也可以展示部分有积累习惯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词句,全班学生分享。
梳理:老师把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新鲜感的句子集中在一起(可以用课件呈现出来),你们发现,什么样的句子是有新鲜感的呢?
有画面感(描写优美):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修辞恰当(写法特别):比喻(把一种事物当作另一种事物来写),拟人(本单元重点学习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排比(三个及以上句式结构相同)等。
富有趣味:让人感兴趣的,能打动你的,如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充满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句式特别:短句、排比句、反复句等。
4.小结并指导学生抄写句子。
(1)小结:遇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想想词句的意思。还可以抄写下来,平时要注意积累,在习作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和仿写。
(2)请学生把这两个句子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中,注意句子抄写的格式,开头要空两格。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句子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有新鲜感的句子,同时也要能读好这些句子。
1.请学生尝试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句子,思考: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这几个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读好这些句子的方法:
方法1:边读边想象画面。
方法2: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读好句子的停顿,读好词语的重音。
3.学生试着运用上述方法再练读,教师根据学情,点拨朗读重音的方法。
再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给读重音的词语加点。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指导学生重音的不同读法。引导交流:回顾二年级时我们的学习,重音除了重读,还可以怎样读?
预设:可以轻读,如第2句中的“一点儿”一词;也可以慢读,如第3句中的“不懂就要问”。
4.学生运用上述方法,朗读自己课外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二课时(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活动三:校园“新鲜事”播报员
(完成“词句段运用(第三题)”的教学)
师:校园新鲜事播报员:听说校园中要开设兴趣小组了,快来报名吧!
1.观察交流课本中兴趣小组的名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五个兴趣小组的名字。
(2)同桌交流:结合兴趣小组的标识,观察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3)指导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1:组名能直接体现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比如“篮球”“剪纸”“航模”等。
预设2:有的组名中加入了能体现该兴趣小组个性特点的词语,比如“侠”“巧手”“鲲鹏”“探索者”。
预设3:可以恰当运用课外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名字更吸引人。
2.引导学生根据班级兴趣小组的特点,试着取名字。
(1)指导学生学习范例中的取名方法。
点拨:“侠”让人想到蜘蛛侠、大侠、“飞人”乔丹,这个名称来源于影视形象、公众人物,可以表现出篮球社团队员的勇敢、豪气。“鲲鹏”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能展翅高飞,这个名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2)学生尝试取名。小组讨论交流,先想一想要成立什么兴趣小组,再结合小组的活动内容,取一个有特点的名字,完成表格。
活动内容 兴趣小组的名字
(3)组织全班交流评比,评选“最佳创意奖”。
①小组展示给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说说这样取名的原因。
②教师根据各组取的兴趣小组的名字,生成表格。
活动内容 兴趣小组的名字
书法 墨芳苑
诗歌 新芽诗社
合唱 小百灵合唱团
…… ……
③学生互相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被什么兴趣小组吸引了,要积极报名参加。
④根据所取的名字和对其的介绍,以及吸引其他同学参加的愿望强烈程度,评选“最佳创意奖”。
活动四:校园诗歌领诵员
(完成“日积月累”的教学)
师:现在开始评选校园诗歌领诵员啦,快来报名吧!
1.请学生观察古诗插图,描述看到的画面。教师板书题目:所见。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1)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指导读准“牧、振、樾”的读音。
(2)学生试读,读通诗句。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推测字词的意思,读好停顿。
(1)借助插图推测“林樾”的意思,道旁成阴的树,再说说“振林樾”的意思,歌声在树林中回荡,读好诗句的停顿:歌声/振林樾。
(2)借助上下诗句推测“欲、立”的意思,再说说“意欲、闭口立”的意思,读好诗句的停顿: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互读,指名读。
4.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如:牧童骑黄牛、牧童大声地唱歌、牧童听到蝉鸣后忽然停止唱歌、牧童想要捕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预设: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5.背诵古诗。
(1)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牧童的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来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3)小组内互相背诵。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分享暑假里的新鲜事
体会文章里的新鲜感
收集校园里的新鲜事
召开“新鲜”发布会
在校园生活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