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6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69张PPT)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3.5.2 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完成一个小目标,需要一个大智慧!
授课教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完成一个小目标,需要一个大智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态平衡;
2.能够从共点力平衡条件出发,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
3.三个共点力动态平衡中,会通过图解法分析临界值和极值。
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地变化,物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此类问题的特征是“缓慢”,“慢慢”运动。
核心思想:化动为静,即认为物体在任一位置都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
可认为速度为零
1.三角(Δ)形定则
应用:矢量合成与分解
F
F1
F2
O
F
F1
F2
O
等价
三角形的三条边中,
首尾相接的两个边表示分力,
第三个表示合力
●“F1、F2” 与“F”
二者只有一个真实存在
知识准备
2.闭合三角形
应用:三个共点力平衡
实例:一根细线系着一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横梁上。给小球施加力F,小球平衡后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F
G
T
构建闭合三角形:
三个平衡力G、F和T,恒力G保持不动,将方向恒定的力T沿着作用线滑移、转动的力F平移,从而构成首尾相接的闭合三角形。
●三个力真实存在
●∑F=O
回顾受力分析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受力少的 整体 隔离
2.按顺序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力
①已知力 ②非接触力 ③ 接触力 弹力顺时针绕一圈看几个接触面/点
方向 大小
压支N 垂直于接触面 结合状态
绳子T 只能拉 结合状态-一根绳子拉力相等-活结(绕过轮/环)
杆 动杆(铰链)沿杆,定杆看状态 结合状态
弹簧 可拉可推,两方向 F=kx 或 结合状态
摩擦力
判类型
相对
运动
相对静止
滑动摩擦
静摩擦
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f=μN N结合状态找大小
大小方向:状态法 最大fm=μN临界态
技巧 优先关注物体运动状态
保持静止/缓慢移动=平衡=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
N≠0 μ≠0

3.列式 三力平衡-合成法/正交分解 四力多力平衡-正交分解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绳子的“死结”和“活结”
(1)“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
(2)“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死结”:两根独立的绳子,力可以不同。
轻绳问题小结:
“活结”:两侧的绳子作用力一定等大。
两侧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例1:如图所示,将一轻质细绳的两端固定于两竖直墙的A、B两点,通过一个光滑的挂钩将某重物挂在绳上,下面给出的四幅图中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C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晾衣杆模型: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例2.如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AD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定杆”与“动杆”
(1)“动杆”:对于一端有转轴或有铰链的轻杆,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轻杆的方向,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甲图所示。
(2)“定杆”:一端固定的轻杆(如一端“插入”墙壁或固定于地面),杆所受到的弹力不一定沿着轻杆的方向,力的方向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受力分析。需要根据平衡条件确定杆中的弹力大小和方向。如乙图所示。
甲图
乙图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BD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例3: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已知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求:(1)轻杆BC对C端的弹力大小及方向;(2)轻杆HG对G端的弹力大小及方向。
一、“定杆”与“动杆、“活结”与“死结”
衣架钩光滑,物体质量m,绳夹角α:
拉力T和衣服重力关系:
b下移: 绳夹角_____
绳拉力F_____
N杆右移:
绳夹角_____
绳拉力_____
晾衣服模型
两分力相等,合力在角平分线上,F合=2F分cos(θ/2)
合力不变,两相等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不变
不变
增大
增大
绳长L,杆水平间距d, sinα/2=d/L
【例4】我国选手陈一冰多次勇夺吊环冠军,是世锦赛四冠王。下图为一次比赛中他先双手撑住吊环(如图a所示),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b位置.则每条绳索的张力
A. 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合力不变,两相等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变(多选)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在变化程中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
●信息
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缓慢”等语言叙述
通常涉及临界值和极值问题,讨论物理量变化时,有这些语言叙述:“恰好”;“至少”、“至多”、“最大”、“最小”。
●问题
动态平衡:
二、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
θ
G2= G cosθ
G
G1
G2
θ
θ
F1
F2
G
θ
G1= G sinθ
F1= G tanθ
F2= G/cosθ
使物体紧压挡板
使物体紧压斜面
那挡板缓慢旋转的过程中呢?
二、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改变,“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在变化程中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把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态。
二、动态平衡
1、解析式法
解析:此时FN1=mgtanθ ;FN2=mg/cosθ
θ 变小:tanθ 变小;cosθ 变大;FN1变小;FN2 变小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静止在挡板和倾角为θ 的斜面之间。现将斜面以下端顶点为轴转动(挡板保持竖直状态不变),使θ 角变小(θ>0)的过程中,问: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FN1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2大小如何变化?
mg
FN1
F
θ
FN2
二、动态平衡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静止在挡板和倾角为θ 的斜面之间。现将挡板以下端为轴缓慢逆时针转动直至放平的过程中,问: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FN1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2大小如何变化?
FN1
FN2
α
mg
二、动态平衡
2、动态矢量三角形法(图解法)适用于三力动态平衡:一力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他力)、一力方向不变、一力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方法:构建物体受力三角形,将三个力的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画力的三角形初、末状态图,分析另外两个力的变化情况。
二、动态平衡
θ
mg
FN1
挡板缓慢转动至放平,FN2减小到0,FN1先减小后增大到mg
FN1
FN2
mg
FN2
FN1
α
FN1
FN2
mg
二、动态平衡
当FN1 垂直于FN2时,FN1存在最小值,最小值FN1min=mgsinθ
θ
mg
FN1
FN1
FN2
结论:变化力垂直于定向力时,变化力有最小值。
挡板对物体的支持力FN1(变化力)先变小后变大。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2(定向力)一直变小。
二、动态平衡
例5(课本P81 T5)一根细线系着一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横梁上。给小球施加力F,小球平衡后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现改变F的方向,但仍然要使小球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即保持θ不变,
问:F可能的方向有哪些?请在图中标明F方向的范围,并简述理由。以上F的大小可以任意调节。
思考:平衡状态的小球受到哪些力?
各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方向恒定,
第三力绕作用点转动。
G
T
受力:三个共点力
F
T
G
T′
T″
F′
F″
O
G′=G
A
B
C
T
分析可知,力F逆时针转动时:
●F先减小后增大;
●拉力T持续减小;
●当两个变力互相垂直时,转动的力取得最小值。
图解法1:
力的处理:采用合成法
F
G
T
F
T
G
T′
T″
F′
F″
●构建闭合三角形
图解法2:闭合三角形法
●由图解分析,同样可知拉力F逆时针转动时该力和细线拉力T的变化情况。
运用图解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步骤:
1.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2.构建力的矢量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3.根据角度变化画出多组图形;
4.根据所画图形确定力的变化情况。
优先考虑运用图解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情形:
物体受三个力,
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例如重力),
一个力方向不变,
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
图解法
例题6 如图所示,在水平方木板上“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使其到达O点处,此时α+β>900,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不变而减小β时,为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可采取的办法是 (  )
A.减小A的读数,同时减小α角
B.减小A的读数,同时增大α角
C.增大A的读数,同时减小α角
D.增大A的读数,同时增大α角
AB
思考:平衡状态的结点O受到哪些力?
各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大小恒定,
这二力绕作用点异步转动。
受力:三个共点力。
FB
FA
T
由作图可知,测力计B的拉力FB绕结点O顺时针转动时:
●测力计A的拉力FA单调减小,但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FA沿着圆的切线DE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
T’=T
FB
FA
C
D
T
O
B
A
α
β
E
FA
FB’
FA’
FB”
FA”
【解析】图解法
力的处理:采用合成法
想一想:题干的初始条件α+β>900有什么意义?
例5和例6小结
题型特点 图解法
例题1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一个力是恒力; 另一个力方向恒定; 第三力绕作用点转动。 √
例题2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一个力是恒力; 另一个力大小恒定; 这二力绕作用点异步转动。 √
1.题型
2.图解法
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⑵适用范围
⑴思想:
●两个力合成或一个力的分解
●三个共点力的平衡
③根据变化原因,画出变化过程中3~4个状态下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分析变力变化趋势。
①明确共点力的特征及变化的原因。
②作出初始情况下的平行四边形或矢量三角形。
⑶图解法步骤
(1)一恒一定向:
1.解析式法
2.图解法--平行四边形
(2)一恒一定值:
一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一定值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化)、一变力(大小方向都变)。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变化
3.图解法----三角形定则(适用于三力动态平衡)
五、动态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
3.图解法----三角形定则(适用于三力动态平衡)
方法步骤:
①画出恒力,从恒力的末端画出初状态时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
②再以恒力末端为圆心,以大小不变的力为半径作出辅助圆,并平移第三个力与恒力和定值力构成矢量三角形。
③恒力大小不变,根据题中条件变化,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判断第三力的大小及变化。
(2)一恒一定值:
一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一定值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化)、一变力(大小方向都变)。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变化
4、相似三角形法:在三力平衡问题中,各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可能不是直角三角形,力与力之间的夹角可能也未知,但题目中能找出几何三角形和力所构成的三角形相似,此时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求解。
适用条件:有一恒力,另外两个力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思路:①将物体所受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实际物体组成的几何三角形;②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转化成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
动态平衡
例题7 半径为R的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滑轮到球面B的距离为h,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如图,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F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
A.FN不变,T变小 B.FN不变,T先变大后变小
C.F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 D.FN变大,T变小
A
C
B
A
h
T
G
FN
思考:平衡状态的小球受到哪些力?
各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个力是恒力,另两个力夹角变化
——异步转动。
受力:三个共点力
【解析】这种题型图解法难以解决,但是发现该题型中几何三角形与力矢量三角形相似,可利用解析法处理此类问题。
C
B
A
h
T
G
FN
F=G
如图,对小球受力分析,T、FN的合力为F,则F=G,设定滑轮左侧的绳长为l,根据矢量三角形
可得:
分析可知,小球由A到B的过程,l变短,h和R均不变,故FN不变,T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
【例8】光滑半球面上的小球被一通过定滑轮的力F由底端缓慢拉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的拉力T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变化情况
三个力本身之间无明显关系时,借助外界杆绳找相似三角形
技巧:找力三角∽实物三角 对应边比值相等列式
h
R
G
T
N
解:小球受力如图示,则力的三角形与边长△AOC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
A-B过程:L减小,T减小,N不变.
1.题型特点:
例题3小结
2.解析法
●关键点: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再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适用范围:
共点力的个数不限
●常用解法:
勾股定理、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三角形相似等
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函数表达式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一个力是恒力;
另两个力夹角变化——异步转动。
例9.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FN增大
B.F不变,FN减小
C.F减小,FN不变
D.F增大,FN减小
mg
F


相似三角形法
例10.如图所示,轻杆OP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挂一重物,另用一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端.当OP和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α缓慢增大时(0<α<1800),则OP杆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 )
A.恒定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运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步骤:
1.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2.构建力的矢量三角形;
3.根据力的矢量三角形寻求与之对应的实物(几何)三角形;
4.根据相似三角形规律确定力的变化情况。
运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情形:
物体受三个力,
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例如重力),
另外两个力大小、方向都可能变化。
相似三角形法
可以考虑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可能情景:
1.力与实物相平行,例如题中含有“绳”、“动杆(铰链)”、“弹簧”、“圆环(柱)”、“电荷”等中的两个;
2.研究对象的轨迹是一个圆。
变式 (多选)用硬铁丝弯成的光滑半圆环竖直放置,最高点B处固定一小滑轮,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环上.现用细绳一端拴在A上,另一端跨过滑轮用力F拉动,使A缓慢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关于铁丝对A的支持力
FN如何变,
F如何变?
三个力本身之间无明显关系时,借助外界杆绳找相似三角形
技巧:找力三角∽实物三角 对应边比值相等列式
4、作辅助圆法:
对于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若有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确定,另两个力的方向在变化,但是方向变化的两个力的夹角保持不变,可以建立辅助圆,用“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的规律解题。
二.动态平衡
4、辅助圆法
当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其矢量三角形中有一个力和它所对应的角不变时(对应圆中弦与弦所对圆周角的关系),或者是有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对应圆的半径不变),一般采用辅助圆法。
例11.如图所示,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mg
FMN
FOM


mg
FMN
FOM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FOM
FMN





例12.(多选)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2(π)).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变化
三力平衡先合成 一个力恒力,另外两个力夹角不变(画圆)
技巧:画平四找三角,三角形外接圆,恒力对恒角,定弦对定角
注意:直径对应最长的弦长,直径对的圆周角90度
法二:函数拉密定理 a/sinα=b/sinβ=c/sinγ
一个力恒力,另外两个力夹角不变(画圆)
练(多选)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绳B水平.设绳A、B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A 、FB,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
三力平衡
一个力恒力,另外两个力夹角不变(画圆)
技巧:画平四找三角,三角形外接圆,恒力对恒角,定弦对定角
注意:直径对应最长的弦长,直径对的圆周角90度
F
FA
FB
始终不变
一直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一个力恒力,另外两个力夹角不变(画圆)
5、拉密定理法: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保持平衡状态,当某个力发生变化时,判断各个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方法:在同一平面内,当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其中任一个力与其他两个力夹角正弦的比值相等
二.动态平衡
例13.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F1,绳OB与绳OA成120°,拉力大小为F2.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75°,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逐渐增大
B. F1先增大后减小
C. F2逐渐增大
D. F2先减小后增大
O
A
M
B
二.动态平衡
例题14 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拉一条船沿河岸前进。两个大人对船的拉力分别是F1、F2,其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今欲使船沿河中心线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非平衡、多力平衡的动态分析
【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有
F1y=F1·sin60°=200 N
F2y=F2·sin30°=160 N
欲使船沿河中心线行驶,y轴方向需受力平衡,所以当小孩对船施加的拉力方向沿y轴负方向时其大小最小,此时,
F=F1y-F2y=(200 - 160) N
≈186.4 N
例题15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后退回一步后,人和物块仍保持静止,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1、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人拉绳的力的大小为F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均增大
B.F1、F2增大,F3不变
C.F1、F2、F3均减小
D.F1增大,F2减小,F3不变
B
【解析】设人和物体A质量分别为m、M,由题意可知绳的拉力等于Mg,人拉绳的力F3与绳的张力大小相等,故人拉绳的力F3=Mg不变。
取人为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并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平衡条件可得:
F2-F3′ cosθ=0,
F1′+F3′sinθ=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F1′=F1,F3′=F3
解得 F1=mg-Mgsinθ,
F2=Mgcosθ
由F1、F2 的函数表达式可知,当θ减小时,F1、F2增大。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四个力 正交分解解析式法
练(多选)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光滑定滑轮拉住一个木块,人和木块均静止;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增大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减小
BC
数学关系熟记
0-90°内 θ增大 sinθ增大 cosθ减小
体会N有无大小按需分配,f静有无大小方向均按需分配
G
N
f
θ
Gcosθ=G1
G2=Gsinθ
解:由平衡条件得,
垂直斜面:支持力N=Gcosθ
沿斜面 : 摩擦力f=Gsinθ
因f=μN
联立得μ=f/N=tanθ
力的分解法
【斜面模型】已知物体重力G,斜面倾角为θ时,它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求物体和斜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思考:
1 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摩擦力的要求?
2物块恰好静止在斜面μ满足什么条件?
3想要物体开始滑动需要满足什么关系?
f需静=Gsinθ<f静max=μGcosθ
f需静=Gsinθ=f静max=μGcosθ
f需静=Gsinθ>f静max=μGcosθ
【斜面模型】总结 μ反应了斜面粗糙程度
μ>tanθ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
μ=tanθ物体刚好静止在斜面上,也可匀速下滑
μ<tanθ 物体无法静止在斜面上,此时不处于平衡态

F

F
已知木块质量m,在F的作用下静止,斜面倾角度 ,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推力的范围。(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多力平衡的处理----正交分解
当μ≥tanα
当μ<tanα
Fmin=0 此时摩擦力向上 f=mgsinα
Fmax=mgsinα+μmgcosα 摩擦力向下f=μmgcosα
Fmin=mgsinα-μmgcosα
此时摩擦力向上 f=μmgcosα
Fmax=mgsinα+μmgcosα 摩擦力向下f=μmgcosα
若F水平呢
再次注意:N的大小有无和f静的大小有无方向结合状态分析,按需分配物体打滑的临界 f静=f动=μN N看状态
思考与提醒:F最小值能否为0?
分类讨论μ<tanα时 当μ≥tanα时?
随着F增大,f静会如何变化?
练.(多选)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练.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再次体会N有无大小按需分配,f静有无大小方向按需分配
四个力正交分解列式看变化
上作业本!!对四图画出受力图并列出两个平衡方程
动态平衡问题
三力平衡
用好结论
两分力相等,合力在角平分线上,F合=2F分cos(θ/2)
合力不变,两相等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撑衣杆模型,绳端点上下移动,角度不变,左右移角度有变
图解法
一个力恒力,一个力方向不变(画矢量三角形)
一个力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变但夹角不变(画圆)
相似三角形
三个力本身之间无明显关系时,借助外界杆绳找相似三角形
三个力以上平衡函数解析法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轻绳系着,光滑斜面倾角为θ,向左缓慢推动劈直到悬绳与斜面平行过程中 (  )
A.绳上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B.斜劈对小球支持力减小
C.绳上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D.斜劈对小球支持力增大
课堂练习
【解析】如图,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另外可知,当FT与FN垂直时绳上张力FT最小,张力的最小值
D
2.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杆的A端用铰链固定,光滑轻小滑轮在A点正上方,B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前(均未断),关于绳子的拉力F和杆受的弹力FN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F变大
B.F变小
C.FN变大
D.FN变小
BD
T1=G
FN
F
T=G
课堂小结
类型 图解法 解析法
三个共点力平衡,其中一个力是恒力 ⑴另一个力方向恒定 ——第三力转动
(构成直角三角形时)
⑵另一个力大小恒定 ——二力异步转动
⑶另两个力夹角变化 ——异步转动
相似三角形法
1.三力动态平衡问题小结
⑴始终存在直角三角形
⑵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⑶正弦定理

则可考虑解析法,有的也可考虑图解法
1.若三个力具有这些特殊之处:
2.若共点力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力
处理力时,应采用正交分解法,建立两个方向的平衡方程式。
图解法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形数学知识求解。
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根据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形数学知识求解。
拉密定理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力比上对角的正弦是一个定值
相似三角形法 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平衡,矢量三角形和边长三角形相似,求解力。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总结: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G
G1
G2
课后练:挡板若从竖直逆时针缓慢旋转到水平,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图解法
谢谢观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