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为50 Ω的实验用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若开关没有闭合,它的电阻是 50 Ω 。 2.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2 A”字样,此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是 100 V。 3.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星同学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的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2.7 V。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7题图 甲 乙第8题图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 A,则电阻R2的阻值为 5 Ω。 5.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 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电阻约为 1 200 Ω。 6.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的电压为6 V,通过的电流为0.6 A,现只有电压为9 V的电源,若小灯泡的电阻不变,要给它串联阻值为 5 Ω 的电阻接到这个电源上,它才能正常工作。 7.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杆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上移时,油箱内油面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电路中的电流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6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12 Ω。 9.如图,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4 Ω,闭合开关,小亮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则电源电压为 4 V;电阻R1的阻值为 1 Ω。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 不变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将 变小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同种材料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细的导线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12.如图所示的电路, V1、 V2是相同的电压表,都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如果闭合开关后,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那么电阻R1、R2阻值可能是( B )A.6 Ω、20 Ω B.10 Ω、40 ΩC.50 Ω、12.5 Ω D.30 Ω、20 Ω13.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电阻R的大小与U有关B.电阻R的大小与I无关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D.电阻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14.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5 Ω和10 Ω的电阻做了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闭合开关后,接下来应该 ( B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15.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海水盐浓度越大,电表示数越大的是( A )A B C D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象可知( C )A.乙是小灯泡的I-U图像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 Ω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 A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4 A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18.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所得部分数据如表中所示。 电压/V 5 5 5电阻/Ω 10 20 25电流/A 0.50 0.25 0.20(1)完成表中空格的填写。(2)某同学想利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像的方法来描述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横轴的自变量表示变化的定值电阻R,则纵轴的函数用变化的量 来表示,就可以在第一象限画出一条反比例函数图像。 1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电压是2.5 V。甲 乙 丙 丁(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完整。如图所示(2)小梦在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此时灯丝的电阻为 5 Ω。 (4)大梦和小梦按照老师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案:大梦:用如图丙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闭合开关,分别读出滑片在A、B两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小梦:把一个电压表分别接在小灯泡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端,如图丁所示,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 大梦 设计的方案好,理由是 测量电压时不需要换接电压表,操作简单方便 。 20.如图甲是小明测量未知电阻R1阻值的实物图。甲 乙(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 右 (选填“左”或“右”)端。 (2)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0 V,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R1的阻值为 12.5 Ω。 (3)现有另一个未知电阻R2(阻值约为400 Ω),若仅将图甲中的R1替换为R2,其他器材和电路连接不变,则不能测出R2的值,其原因是实验中 电流 表无法读数。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当多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起来,其总电阻R总与R1、R2的关系为。证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1=,I2=,I=,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可知I=I1+I2,U=U1=U2,由上可得,即。2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滑动变阻器R3的规格为“40 Ω 0.5 A”,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求:(1)电源电压大小为多少伏?(2)只闭合开关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伏?(3)将S1、S2、S3都闭合,移动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少欧?解:(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IR=I(R1+R2)=0.1 A×(10 Ω+20 Ω)=3 V。(2)只闭合开关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时,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05 A,R3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U3=I'R3=0.05 A×40 Ω=2 V。(3)S1、S2、S3都闭合时,R2短路,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1=U3=U=3 V,此时通过R1的电流I1==0.3 A。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R3的电流I3=I总-I1=0.6 A-0.3 A=0.3 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3==10 Ω。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R1、R2为定值电阻,R2=20 Ω,R3为滑动变阻器,其铭牌上标有“? Ω 2 A”字样。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左端,当只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 A;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 V1的示数为3 V。求:(1)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2)R1的阻值。(3)电压表 V1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3 V,电压表 V2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15 V,电流表A所选量程为0~3 A,电流表A1所选量程为0~0.6 A。通过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在保障各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A的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之比。解:(1)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左端,当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简单电路,此时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电流表A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0.4 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R3==30 Ω。(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和R1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通过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电压表V1的示数为3 V,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3=U-U1=12 V-3 V=9 V,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0.3 A,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则R1的阻值R1==10 Ω。(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R2=20 Ω,则R3>R2>R1,只闭合开关S1时,滑动变阻器和R1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由(2)知通过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3 A,电流表A1所选量程为0~0.6 A,电流表A1安全,这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 V,电压表V1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3 V,电压表V1安全;开关S2、S3闭合,滑动变阻器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15 V,电源电压小于电压表量程,电压表安全,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当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大时干路电流也最大,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I2==0.6 A,电流表A1所选量程为0~0.6 A,所以电流表A1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I2+I3'=0.6 A+2 A=2.6 A,电流表A所选量程为0~3 A,所以电流表A安全,则电流表A的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之比为I'∶I=2.6 A∶0.3 A=26∶3。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为50 Ω的实验用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若开关没有闭合,它的电阻是 。 2.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2 A”字样,此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是 V。 3.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星同学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的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7题图 甲 乙第8题图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 A,则电阻R2的阻值为 Ω。 5.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 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电阻约为 Ω。 6.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的电压为6 V,通过的电流为0.6 A,现只有电压为9 V的电源,若小灯泡的电阻不变,要给它串联阻值为 的电阻接到这个电源上,它才能正常工作。 7.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杆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上移时,油箱内油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电路中的电流 (选填“变大”或“变小”)。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9.如图,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4 Ω,闭合开关,小亮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则电源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同种材料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细的导线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12.如图所示的电路, V1、 V2是相同的电压表,都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如果闭合开关后,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那么电阻R1、R2阻值可能是( )A.6 Ω、20 Ω B.10 Ω、40 ΩC.50 Ω、12.5 Ω D.30 Ω、20 Ω13.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阻R的大小与U有关B.电阻R的大小与I无关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D.电阻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14.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5 Ω和10 Ω的电阻做了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闭合开关后,接下来应该 (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15.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距金属片A、B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海水盐浓度越大,电表示数越大的是( )A B C D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象可知( )A.乙是小灯泡的I-U图像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 Ω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 A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4 A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18.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所得部分数据如表中所示。 电压/V 5 5 5电阻/Ω 10 20电流/A 0.50 0.20(1)完成表中空格的填写。(2)某同学想利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像的方法来描述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横轴的自变量表示变化的定值电阻R,则纵轴的函数用变化的量 来表示,就可以在第一象限画出一条反比例函数图像。 1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电压是2.5 V。甲 乙 丙 丁(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完整。(2)小梦在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此时灯丝的电阻为 Ω。 (4)大梦和小梦按照老师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案:大梦:用如图丙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闭合开关,分别读出滑片在A、B两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小梦:把一个电压表分别接在小灯泡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端,如图丁所示,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 设计的方案好,理由是 。 20.如图甲是小明测量未知电阻R1阻值的实物图。甲 乙(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2)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0 V,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R1的阻值为 Ω。 (3)现有另一个未知电阻R2(阻值约为400 Ω),若仅将图甲中的R1替换为R2,其他器材和电路连接不变,则不能测出R2的值,其原因是实验中 表无法读数。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当多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起来,其总电阻R总与R1、R2的关系为。2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滑动变阻器R3的规格为“40 Ω 0.5 A”,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求:(1)电源电压大小为多少伏?(2)只闭合开关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伏?(3)将S1、S2、S3都闭合,移动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少欧?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R1、R2为定值电阻,R2=20 Ω,R3为滑动变阻器,其铭牌上标有“? Ω 2 A”字样。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左端,当只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 A;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 V1的示数为3 V。求:(1)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2)R1的阻值。(3)电压表 V1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3 V,电压表 V2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15 V,电流表A所选量程为0~3 A,电流表A1所选量程为0~0.6 A。通过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在保障各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A的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之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测试卷 学生版.docx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