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 测试卷(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 测试卷(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本章总结提升 
1.某人用100 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500 N的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 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500 J。后来又用沿斜坡方向的100 N的拉力将小车拉上坡顶,该斜坡长为6 m,高为0.6 m,这时拉力做的功为 600 J,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300 J。
2.[新情境·安全与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越建越高,“高空坠物伤人”事件
时有发生,原因是高处不稳固的物体坠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 ,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的做功本领 越大 (选填“越大”或“越小”)。
3.如图所示,小军沿着斜面用500 N的拉力,将重为800 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物体沿斜面方向移动的距离s为3 m,上升的高度h为1.5 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1 500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80%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 N。
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乙图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关系图像(不计绳重及摩擦)。从图像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大 ;动滑轮重为 200 N;当物重为1 8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
甲   乙
5.[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学校最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 m高的物理实验室,该实验员至少需要做功 4.2×104 J。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如图所示,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3 个。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为 10 min。(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取g=10 N/kg)
第5题图 第6题图
6.科技实践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某科技实践小组制作的水火箭的运动轨迹,运动到A点后不再喷水,B点是最高点,则在B点时水火箭的动能 不为零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从B运动到C,水火箭的重力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7.用滑轮组进行“一瓶水提升一个人”活动,如图,水瓶匀速直线下降10 m,使人匀速升高0.5 m,水瓶对绳a的拉力为F1=30 N,绳b对人的拉力为F2=480 N。此过程( D )
A.有用功为300 J
B.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
C.F1做的功小于F2做的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第7题图  第8题图
8.[新课标·模型建构]如图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9.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 s内将重为100 N的物体G匀速提升2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D )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身体悬挂不动时,机械能为零
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
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11.[新情境·运动与健康]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A→B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前的运动轨迹,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受力平衡
C.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D.实心球在B处的动能比D处大
12.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 数 钩码所 受的重 力G/N 钩码提 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0 0.3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66.7% 。
(3)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 提起物体的重力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有用功增加比额外功增加多得多,从而使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 。
13.[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 m,物体重G=4×103 N,汽车重G车=3×104 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103 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请计算: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解:(1)由题图可知,滑轮组中由3段绳子承担重物,绳子移动的距离s=3h=3×10 m=30 m,滑轮组所做的总功W总=Fs=2×103 N×30 m=6×104 J,滑轮组做功的有用功W有用=Gh=4×103 N×10 m=4×10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66.7%。
(2)由题意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f=0.05×G车=0.05×3×104 N=1 500 N,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牵引力、向左的阻力和拉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汽车的牵引力F牵=F+f=2×103 N+1 500 N=3 500 N。
(3)汽车运动的距离s车=s=30 m,牵引力做功为W牵=F牵s车=3 500 N×30 m=1.05×105 J。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本章总结提升 
1.某人用100 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500 N的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 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J。后来又用沿斜坡方向的100 N的拉力将小车拉上坡顶,该斜坡长为6 m,高为0.6 m,这时拉力做的功为   J,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J。
2.[新情境·安全与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越建越高,“高空坠物伤人”事件
时有发生,原因是高处不稳固的物体坠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   ,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的做功本领   (选填“越大”或“越小”)。
3.如图所示,小军沿着斜面用500 N的拉力,将重为800 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物体沿斜面方向移动的距离s为3 m,上升的高度h为1.5 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乙图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关系图像(不计绳重及摩擦)。从图像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动滑轮重为   N;当物重为1 8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甲   乙
5.[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学校最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 m高的物理实验室,该实验员至少需要做功   J。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如图所示,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个。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为   min。(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取g=10 N/kg)
第5题图 第6题图
6.科技实践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某科技实践小组制作的水火箭的运动轨迹,运动到A点后不再喷水,B点是最高点,则在B点时水火箭的动能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从B运动到C,水火箭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7.用滑轮组进行“一瓶水提升一个人”活动,如图,水瓶匀速直线下降10 m,使人匀速升高0.5 m,水瓶对绳a的拉力为F1=30 N,绳b对人的拉力为F2=480 N。此过程( )
A.有用功为300 J
B.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
C.F1做的功小于F2做的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第7题图  第8题图
8.[新课标·模型建构]如图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9.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 s内将重为100 N的物体G匀速提升2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身体悬挂不动时,机械能为零
B.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
C.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D.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11.[新情境·运动与健康]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A→B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前的运动轨迹,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受力平衡
C.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D.实心球在B处的动能比D处大
12.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 数 钩码所 受的重 力G/N 钩码提 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0 0.3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3)比较第   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
13.[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 m,物体重G=4×103 N,汽车重G车=3×104 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103 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请计算: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3 4 3 4 4 3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