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测试卷(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测试卷(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选填“相同”或“不同”)。
2.高空抛物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被抛下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选填“重力势能”“动能”或“机械能”)。
3.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联。
4.如图所示,在5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 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12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第4题图   第7题图
5.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箱体连同货物的重量为1 500 N,在10 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5层,如果每层楼高3 m,则升降机电动机至少做   J的功,功率至少   W。
6.小华参加跳绳考试时,她在1 min内连续跳了150次,获得跳绳项目的满分。已知小华的质量为50 kg,跳起时重心升高的平均高度为4 cm,则小华跳一次所做的功为   J,小华跳绳时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 N/kg)
7.如图所示,工人用小车沿斜面把质量m=100 kg的物品运送到高处,已知斜面长L=3 m,斜面高h=1.5 m,工人沿斜面推车的推力F=600 N,用时20 s,则工人推车的功率是   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g取10 N/kg)
8.某同学参加了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8.4×106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可将   kg、20 ℃的水烧开。[q天然气=4.0×107 J/m3,c水=4.2×103 J/(kg·℃)]
9.在超市里,售货员从-30 ℃的冰柜中取出0.5 kg的冰,撒在鱼上,为鱼降温,冰吸收4.2×103 J的热量后,温度是   。[假设整个过程中冰都没有熔化,已知c冰=2.1×103 J/(kg·℃)]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2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   V,L2两端的电压为   V。
图1     图2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发丝之间彼此分离是因为受到分子间的作用力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会使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2.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乙、甲、丁、丙
B.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C.丁图冲程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飞轮转速3 000 r/min,则该汽油机1 s能做功25次
13.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14.今年冲上热搜的成都天府绿道骑行,丰富了成都人民的生活。对下列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骑行途中闻到的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B.冬天感觉自行车座垫冰冷,是因为冰冷的自行车座垫没有内能
C.河道里的冰块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15.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很多学校门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人脸识别通过,开关S1闭合;红外测温正常,开关S2闭合。人脸识别通过和体温正常均满足时,闸道门电动机电源接通,打开闸门。则下列电路的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2 0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 m的距离,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00 N,水平拉力F=125 N,则(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4 m
B.拉力做的有用功是4 000 J
C.拉力做的总功是7 5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示数为0.6 A,A2示数为0.4 A,则L1和L2中电流分别为( )
A.0.6 A,0.4 A
B.0.2 A,0.4 A
C.0.4 A,0.6 A
D.0.4 A,0.2 A
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叶轮不停地转动。
(1)叶轮在不停地转动过程中,容器中水的温度   。
(2)实验中钩码升降做功与水温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00 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在钩码升降1次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J。
钩码升降次数 1 2 3
钩码升降做功/J 425 850 1 275
水温的变化/℃ 0.2 0.4 0.6
19.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
(1)博约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灯L1亮,而L2不亮,原因是   。
(2)凌云同学把电流表接入B处,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没有   开关。
(3)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原因是   。
图2 图3 图4
(4)测完B、C两处的电流后,把电流表接到A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3,原因是   。
(5)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则干路电流为   A。
(6)请设计一个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格。
20.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甲    乙    丙    丁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图丁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5)通过比较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如图,电压表 V1、 V2、 V3的示数分别为5 V、2 V、6 V,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求:
(1)L1两端的电压为多大?
(2)电源电压为多大?
(3)通过L3的电流为多大?
22.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第10 s时速度达到20 m/s,通过的路程为120 m。求:
(1)在0~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 000 N,那么在10~20 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若发动机的转化效率为80%,则10~20 s内燃烧了多少千克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大约为5×107 J/kg)
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 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已知每层楼高3 m)求:
(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作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2.高空抛物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被抛下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动能 (选填“重力势能”“动能”或“机械能”)。
3.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
4.如图所示,在5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 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12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
第4题图   第7题图
5.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箱体连同货物的重量为1 500 N,在10 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5层,如果每层楼高3 m,则升降机电动机至少做 1.8×104 J的功,功率至少 1.8×103 W。
6.小华参加跳绳考试时,她在1 min内连续跳了150次,获得跳绳项目的满分。已知小华的质量为50 kg,跳起时重心升高的平均高度为4 cm,则小华跳一次所做的功为 20 J,小华跳绳时的平均功率为 50 W。(g取10 N/kg)
7.如图所示,工人用小车沿斜面把质量m=100 kg的物品运送到高处,已知斜面长L=3 m,斜面高h=1.5 m,工人沿斜面推车的推力F=600 N,用时20 s,则工人推车的功率是 90 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83.3% 。(g取10 N/kg)
8.某同学参加了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8.4×106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0.21 m3的天然气。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可将 12.5 kg、20 ℃的水烧开。[q天然气=4.0×107 J/m3,c水=4.2×103 J/(kg·℃)]
9.在超市里,售货员从-30 ℃的冰柜中取出0.5 kg的冰,撒在鱼上,为鱼降温,冰吸收4.2×103 J的热量后,温度是 -26 ℃ 。[假设整个过程中冰都没有熔化,已知c冰=2.1×103 J/(kg·℃)]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2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 2.4 V,L2两端的电压为 0.6 V。
图1     图2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头发丝之间彼此分离是因为受到分子间的作用力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会使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2.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丙   丁
A.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乙、甲、丁、丙
B.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C.丁图冲程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飞轮转速3 000 r/min,则该汽油机1 s能做功25次
13.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B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14.今年冲上热搜的成都天府绿道骑行,丰富了成都人民的生活。对下列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骑行途中闻到的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B.冬天感觉自行车座垫冰冷,是因为冰冷的自行车座垫没有内能
C.河道里的冰块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15.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很多学校门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人脸识别通过,开关S1闭合;红外测温正常,开关S2闭合。人脸识别通过和体温正常均满足时,闸道门电动机电源接通,打开闸门。则下列电路的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
A B C D
16.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2 0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 m的距离,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00 N,水平拉力F=125 N,则( D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4 m
B.拉力做的有用功是4 000 J
C.拉力做的总功是7 5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示数为0.6 A,A2示数为0.4 A,则L1和L2中电流分别为( B )
A.0.6 A,0.4 A
B.0.2 A,0.4 A
C.0.4 A,0.6 A
D.0.4 A,0.2 A
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叶轮不停地转动。
(1)叶轮在不停地转动过程中,容器中水的温度 升高 。
(2)实验中钩码升降做功与水温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00 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在钩码升降1次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420 J。
钩码升降次数 1 2 3
钩码升降做功/J 425 850 1 275
水温的变化/℃ 0.2 0.4 0.6
19.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
(1)博约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灯L1亮,而L2不亮,原因是 L2断路 。
(2)凌云同学把电流表接入B处,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没有 断开 开关。
(3)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图2 图3 图4
(4)测完B、C两处的电流后,把电流表接到A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3,原因是 电流表的量程太大 。
(5)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则干路电流为 0.7 A。
(6)请设计一个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中应记录不同位置的电流大小,同时要至少测三组数据,设计表格如下:
B点的电流I1/A C点的电流I2/A A点的电流I/A
1
2
3
20.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0.4   80% 
甲    乙    丙    丁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摩擦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图丁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 1、2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5)通过比较 2、3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或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如图,电压表 V1、 V2、 V3的示数分别为5 V、2 V、6 V,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求:
(1)L1两端的电压为多大?
(2)电源电压为多大?
(3)通过L3的电流为多大?
解:(1)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L2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L2、L3电压之和,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有:U V2=U2=2 V…①,U V1=U1+U2=5 V…②,由①②可得U1=3 V。
(2)U V3=U2+U3=6 V…③,由①③可得U3=4 V,所以电源电压U=U1+U2+U3=3 V+2 V+4 V=9 V。
(3)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L3的电流I3=IA=0.3 A。
22.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第10 s时速度达到20 m/s,通过的路程为120 m。求:
(1)在0~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 000 N,那么在10~20 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若发动机的转化效率为80%,则10~20 s内燃烧了多少千克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大约为5×107 J/kg)
解:(1)由题知,在0~10 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120 m,则在0~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12 m/s。
(2)由题图可知,10~2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0 m/s,则在10~20 s汽车通过的路程s'=v't'=20 m/s×10 s=200 m,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此时的牵引力F=f=4 000 N,在10~20 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W=Fs'=4 000 N×200 m=8×105 J。
(3)已知发动机的转化效率η=80%,由η=×100%=×100%可得,
消耗汽油的质量m==0.02 kg。
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 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已知每层楼高3 m)求:
(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作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解:(1)小明所用的时间t==150 s。
(2)拉力的功率P==Fv=360 N×0.3 m/s=108 W。
(3)所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Fs-Gh=Fnh-Gh=360 N×3×15 m-900 N×15 m=2 700 J。
(4)变小,因为提升相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由于新滑轮组增加了一个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加,使得总功增大,所以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