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春》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朱自清
朱自清
原名自华,号实秋;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自称“扬州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预习检查
嗡嗡wēng wēng 卖弄mài nong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静默jìng mò 风筝fēng zheng
赶趟tàng儿 花针huā zhēn 黄晕huáng yùn 气恼qì nǎo 薄烟bó yān 重音 zhòng yīn
停连 tíng lián 朗润 lǎng rùn 喉咙 hóu lóng 烘托 hōng tuō 抖擞 dǒu sǒu 健壮 jiàn zhuàng 落地 luò dì 蓑衣 suō yī 窠巢 kē cháo
呼朋引伴 hū pé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 huā zhī zhāo zhǎn 斗笠 dǒu lì 筋骨 jīn gǔ 酝酿 yùn niàng
繁花嫩叶 fán huā nèn yè
预习检查

hé和平 hè附和 huó和面 huò和稀泥 hú和牌

yūn:表示头脑不清、昏乱,或指昏迷、失去知觉。如“头晕”“晕头转向”“晕倒”“晕厥”等。
yùn:最初指太阳或月亮的光通过云层时形成的光环,如“日晕”“月晕”。由此引申为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如“灯晕”“墨晕”“红晕”。还可表示头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如“晕车”“晕船”“晕场”“眩晕”等。

bó用于书面语 báo用于口语 bò薄荷
第一课时
学习技巧 提升朗读
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初知技巧·重音
停顿: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
连接: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风 轻悄悄的,草 软绵绵的。
初知技巧·停连
<
<
<
<
<
<
<
<
<
朗读下列语句,注意重音和停连,并想象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P4 思考·探究·积累四
提示:
1.文中已标注重音,请推测其作为重音的理由;也可另外新增重音。
2.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用符号标注停连,并解释原因。
3.请展示你的朗读,并解释设计理由。
训练技巧
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声音响亮,力求顺畅流利;【日常习惯】
身姿端正,仪态大方,不可屈身躬背。【日常习惯】
优美朗读,表现课文中的景美、情美、言美,体会汉语的声韵节奏;
重音、停连
朗读要求
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韵味,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与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提示:
1.朗读全文;
2.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并试着朗读;
3.在小组内朗读,互相评价。
P4 思考·探究·积累二
运用技巧
第二课时
描绘美景 感受深情
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春草图(第3段)—春 花图(第 4 段)—春风 图(第 5 段)
—春 雨 图(第 6 段)—春 人 图(第7段)
迎春图

4

5

6
你最喜欢哪一副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草报图(第3段)—花 图(第 4 段)—风 图(第 5 段)
—雨润图(第 6 段)—人 春(第7段)



描绘美景
P4 思考·探究·积累一
《春》以写景为特色,兼以抒情,请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有何变化?
春草图(第3段)
春花图(第4段)
春风图(第5段)
春雨图(第6段)
迎春图(第7段)
绘春
喜爱、热爱
感受深情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
学习支架
P4 思考·探究·积累三
问题拆解:
1.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春天的什么特点?
2.这三个比喻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春》以写景为特色,兼以抒情,请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有何变化?
春天(1-2段)—热爱春天(3-7段)— 春天(8-10段)
盼望
赞颂
感受深情

学习修辞 提升写作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著,最初是为朱文叔主编、印行于1933年的《初中国文读本》撰写的。20世纪60年代后长期被中国语文教材选用,已经成为教材中的经典名篇。
为增强表达效果,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学习修辞
学习修辞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引用
明喻
暗喻
借喻
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
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
使事物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加强语势,增强气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增强文章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学习修辞
表达效果
请赏析下列语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答: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写出春天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学习修辞
表达效果
请赏析下列语句。
答:本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写出 的特点,表达了 的情感。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写出春雨细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请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个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朗读下列语句,注意重音和停连,并想象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P4 思考·探究·积累四
迁移运用
提示:
答:本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分析 ,写出 具体 的特点,表达了 情感。
《春》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其语言有什么特点?
链接中考·语言特点
常见语言风格
句式特点
词语特点
生动形象、质朴平实、幽默风趣、庄重典雅……
语体特点
修辞手法
背景题材
感彩是否鲜明(褒贬义)
词性(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长短句、整散句、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
口语、书面语
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乡村题材、城市题材……
学习支架
《春》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其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
句式既讲究对称、排比,韵律感强,又注意长短、整散的错综,富于变化;
词语丰富,贴切形象;
口语化,多用口语词、叠音词,给文章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氛围。
写作提升
运用所学的一到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喜爱的一副家乡美景图。
要求:
完成100字以上的文段练习。
真情实感,体现美景特点。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