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辩论稿写作一、高考出题要求(1) 教考衔接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任务二:撰写辩论稿任务三:尝试写作驳论文(2)有创新。从没考过;考察高阶思维,符合高考趋势。(3)在生活中有实际应用价值。学以致用,与人生体验、生活现实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二、概念的界定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由流程可见,高考可以考查的,可以是“陈词阶段”和“总结阶段”的正方、反方陈词。基本流程如下:三、辩论词的特点1.论点的鲜明性论点的提出应该态度明确,有针对性,划定论述范围,重点突出。2.论证的严密性只有合乎思维逻辑的辩论,才可能获胜,否则只能是诡辩。3.论据的充分性论据应内容翔实清晰,引据资料恰当,并能切中要害。三、辩论词的特点4.语言的得体性辩论的语言最好要做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采飞扬、有生命力和表现力。5.辩论的目的性辩论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取得共识。高考预警2025教育部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辩论赛这样的活动形式是否有利于推动知识的进步,增进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日常生活,简短交锋例:电视节目《开讲了》,易中天反击大学生突如其来的攻击大学生:我觉得您本职是个教师,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你又上电视,讲起了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把“业"变成了“余”,把“余"变成了"业”,我妈肯定会说不务正业。易中天:我当年上《百家讲坛》的时候,没有耽误过学校一节课。我跟你一样也是利用业余时间啊 大学生:那现在呢 易中天:退休了。根据劳动法光荣退休。我是用退休老头儿的钓鱼时间来做《开讲了》,不可以吗 还有,什么叫“不务正业" 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叫“不务正业”,那叫“不务专业”。不“正"吗 用词不当吧。所谓”不务专业”这个词是罪名吗 谁规定了这个人大学的时候学了什么,将来就得干什么 小撒(贝宁)是主持人专业毕业的吗 大学生:我知道您有两个兄弟,是不是您在家里得到的最基本的关心也被除以了3,以至于到现在您都没有存在感;是不是您在当年放牛的时候,那些离您而去的母牛造成了您的空虚,也造成您没有存在感。(出示小黑板:刷存在感!) 易中天:一个人的存在,他就是存在,要“刷"吗 大学生:他没有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呗。易中天:除了《客从何处来》和《开讲了》,你今年还能找到我一个电视节目吗 我要上电视太容易了,多少电视台在请,那我不回家,就刷刷刷刷,喜刷刷,喜刷刷….我觉得人活着,首先得是人。四、具体操作(一)辩论稿的审题。1.对辩论的论题要准确解读,咬文嚼字。例如:京津冀中学生辩论赛正方: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反方:现在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二)辩论稿的三步走结构第一步:问候语,亮明身份、观点。第二步:破立结合,展开论证。或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或边立边破。破:已经给出对手的立论依据,则直接批驳:没有给出则虚拟论敌,进行批驳。立:亮明自己的正确观点,并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第三步:总结重申己方观点。感谢语结束。(三)辩论稿的要求1.有破有立,才叫辩论稿。一般是写一辩!陈词。一辩是立论陈词,以“立”为主,但依然要有“破”的成分,要有攻击性。如果没有几辩的特殊限定,破立比例可以自定。2.条理清晰。辩论稿是用来听的,条理清晰,显得特别有逻辑性。首先其次再其次:一二三四。不但可以,而且提倡。3.辩论稿一般以“为什么”为主要内容,陈述己方所持观点的理由。即:为什么我方是对的,你方是错的。可以先做一点儿概念或论题阐释界定,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已方观点的立脚点。4.语言流畅,有文采,有攻击力,有深度等,都是加分因素。但不提倡卖弄文采,因为文体不合。辩论不是演讲,要靠雄辩取胜,在辩论会上这样说话会很搞笑。(李白落墨、杜甫笔、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岁月不居时节如流)5.格式正确。高考要求“明确文体”,写啥像啥。 标 题各位辩友,各位观众:(顶格写)大家好!(问候语空两格写)我方的观点是……(开头可简要明确而坚定地表明立场。)主体段落……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五、辩论词的写作框架六、写作注意事项1. 特有语言对方辩友 我方观点 大家可以看到我方已经论述2. 多用转接的关联词由此可见,基于以上种种观点,究其根本、时至今日,揆诸当下、长此以往、不仅如此等等。3. 语言要简洁,多运用排比、反问等句式,4. 文中不能有“权衡”段,避免给对方留下话柄。5. 对于原材料:无需重复,只要在辩论过程中加以点评。牛刀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第一则情境材料是瑞典少女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面斥各国领导人后,拥有了超过430万的粉丝,登上了杂志封面,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的事件,由此彰显出“呐喊”的作用,它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任何一件事所取得的非凡效果都是从宣传开始的。第二则情境材料是“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攒能量,从而转化为种植真树”的方式号召人们行动起来,目前已带动了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种植了1.22亿棵真树,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蚂蚁森林”通过实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可见行动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任务指令,由“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可知,辩论的起点是上述两个材料,“环保”也应成为写作的起点,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其次,考生必须围绕“呐喊和行动哪个更重要”这一辩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模棱两可,左右摇摆),辩词中既要为本方观点做辩护,又要有力驳斥对方观点。另外,还需要明确对象指令,要有角色意识,凸显“中国青年”的角色。其二是文体指令:写一篇辩论稿,文章语言符合辩论稿的特点。据此,文章可做如下立论:1.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励志中学的一部分同学钦佩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这应该是源于生活中少有“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敢于发声的人,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因此现实生活中少有注意保护环境、讲究绿色生活的人,这就证明“呐喊”本身就是一种号召,一种唤醒,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这远比一个人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更大。2.行动比呐喊更重要。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呐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衡量全球生态是否有所好转,还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动”。由此可知,“呐喊”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格式为: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我方重申观点……写好辩论词要有例证、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逻辑,经得起推敲,如果一辩稿中逻辑漏洞太大就容易被对方攻击。深知此事要躬行对方辩手、各位观众:大家好!下面由我来陈述我方观点,我们坚持认为反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的观点是正确的。先观之瑞典少女为气候变化而呐喊和中国青年为低碳行动而植树两事。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优秀表现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知各位对方辩友发现了没有,当杂志新闻论及这件事的时候,似乎都是在赞叹她勇于站出来的勇气和她那侃侃而谈的表现。(引用材料)关于气候变化这一主题,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对之讽刺。许多人可能受其影响,但仍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懒人”。再看中国青年沈钧亮植树造林的故事。他成功地带动了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上亿棵树。使新绿的枝叶铺满整个大地,使伟岸的枝干延伸整个宇宙,它使二氧化碳在丛林中变得温驯听话,使深受雾霾肆虐的人们喜笑颜开。这就是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毕淑敏的确说过:“呐喊是必须的,即使无人听见,回声也将激荡久远。”但是我们论的是谁更重要的问题,显而易见,行动更重要,单纯的呐喊或许只是无声的嘶吼,喧哗的骚动像是在水面上的石子,激起了一点水花,便永远下沉了。在影响力呼告力这方面,呐喊是比不上行动的。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哲人说:实践出真知。领导人说:起袖子加油干。谁不是在强调行动呢?越王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终功德圆满,他用他多年的努力行动彰显了他的能力,而反观之猪八戒,雷声大雨点小,只想着这样该怎么做但永远不见行动。再看看吕蒙,如果没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怠慢的行动,又何以让鲁肃另眼看待?又何以留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历史佳话?我们要的不是口号有多么响亮,旗帜有多么鲜艳,声势有多么猛烈。我们需要的是辛勤的耕耘,迈动的脚步,挥洒的汗水,一份行动,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对方辩友们,呐喊固然声势浩大,撕心裂肺,美丽热切,但不过昙花一现,而默默的行动,才能留住永恒,使幸福之花绽放人间。还是深知此事要躬行啊!我的发言结束,有请对方辩友。辩题:顺境和逆境,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逆境中沉积着大量的经验。顺境容易让我们安于现状,而逆境则提醒我们居安思危,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逆境可以激发人的野心,磨炼人的意志。逆境可以锻炼人的品格,增长人的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人的考验,不经历逆境的磨炼,谈何成长?顺境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促进个人更好的成长。李白曾歌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顺境为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淮南子》中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才。顺境中人所受的压力会比逆境小很多,能够有效减少客观因素对个体成长的不利影响,使得人能够保障和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其成长的努力之中。当我们身处顺境时,我们能够得到充分的物质、精神方面的保障,从而使我们在工作、学习上更加积极,这就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顺境为人才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顺境为人才的知识积累提供了充分的资源。顺境为人才的多样性提供了优良的土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