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第一节 静电现象知识点1 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这时物体带静电。2.只有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电。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被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带了“ ”的物体叫带电体。 知识点2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带正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负电的物体也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两种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相互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摩擦起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子的物体带 , 电子的物体带 ,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 的,即电荷是 的。在转移过程中只能够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见,摩擦起电不是 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 。 【注意】(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2)相互摩擦后带电的两个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3)同种物质内部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相同,所以相互摩擦后不会带电。4.验电器(1)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构造: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它由金属球、金属杆和金属箔等部分组成。(3)用法:在验电器不带电的情况下,让被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两金属箔片 ,就说明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4)原理:利用接触起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荷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 。 (5)用验电器不能直接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但有时可以间接知道带电体带的是什么电荷。例如: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然后再将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闭合或先闭合后张开,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5.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知识点3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1.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都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如:①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听到“啪啪”声;②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也容易吸附灰尘;③触摸门把手或与人握手时被“电”;④用棉织品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在墙上;⑤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变得蓬松。2.静电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现代技术中的除尘、喷涂、印花、植绒、复印等方面。3.静电的防止:静电处理不好,也会对生活生产造成危害。例如,静电可能引起人烦躁、疲乏,甚至失眠、头疼;静电会使工业产品吸附灰尘而降低成品率,产生的电火花还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为避免静电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增加环境湿度或接地的方法。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第1课时 认识电路及电路图知识点1 电路的组成1.电路的组成(1)用导线把 、 和 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电路,每一部分都可以叫电路元件。 (2)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说明构成 作用 常见种类 注意事项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在连接用电器和电源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用电器和电源极性的标识,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用电器 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内能和机械能等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等开关 控制电路 的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保障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 开关在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导线 将 、 和 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常用的导线是铜、铝导线,导线的外壳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不能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2.电流(1)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①有 ;②是 的电路。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上的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 。 知识点2 通路、开路和短路1.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其特点如表所示:电路的状态 定义 实物图连线 特点通路 连通的电路 电路中有 ,用电器开路 在某处 的电路 电路中 ,用电器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 的电路 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2.常见的几种电路故障连接状态 产生原因 结果开路 开关未闭合、电线断裂、接头松脱、灯泡灯丝烧断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会烧坏电源和导线;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引发火灾局部短路——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顺次连接时,把其中部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被短路的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能工作的用电器由于电流增大,有可能会被损坏知识点3 电路图1.用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就叫电路图。 2.在画电路图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统一性:要用教材中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如表所示,不能自造符号。电池、 电池组 灯泡 电铃 电动机 开关 交叉不相 连接导线 交叉相连 接导线 T形连接 导线 定值电阻 滑动 变阻器(2)对应性:所画电路图要与实物图严格对应。(3)美观性:合理、均匀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使其具有对称性;切勿将元件符号画在电路的拐角处。(4)规范性:①电路图总体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整体要做到简洁、直观、大小比例适中;②画电路图时一般先画出电源的符号,然后根据实物电路,从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依次画出电路元件符号。(5)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技巧:①画出电源的符号;②从电源符号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方向前进,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各电路元件,直至电源负极。第2课时 电路的连接知识点1 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1.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串联与并联。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定义 把电路中的元件 起来的电路,电流流经第一个元件后依次流经其他的元件 把电路中的元件 在电路中的两点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分成几个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 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干路与支路之分 2.电路中有一处出现开路,则其他用电器都无法正常工作 1.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有干路与支路之分 2.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一个支路发生断路时,其他支路不受影响1.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2.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作用效果 1.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2.开关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可能不同知识点2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方法介绍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 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电路元件(用电器)“ ”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在识别电路时,如果电流从电源 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 ,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只有一条路径,此电路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间互不影响。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否工作)来识别电路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注意】 电路设计的方法(1)并联电路:一般为两个用电器的并联电路,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2)多开关控制:①多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只有这些开关同时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②多个开关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用电器就可以工作。(3)短路控制:两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两端又并联了一个开关。当这个开关闭合时,该用电器被短路。(4)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有三个接线柱,当它断开一侧电路的同时又接通了另一侧的电路。第三节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知识点1 电流定义 符号 方向 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常见的一些电流值定性描述 定量描述 电流用字母“I”表示 物理中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国际单位是安培(ampere),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 和 1 A=1 000 mA 1 mA=1 000 μA 电冰箱约为1 A 写字台灯约0.2 A 电视机约0.5 A 空调约5 A 手电筒约0.2 A电荷的 形成电流 物理学中用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与时间之比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知识点2 电流表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常用电流表 实物图符号 ○A量程 实验室所用电流表常有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黑色接线柱为负接线柱,旁边标有“-”,红色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旁边标有“0.6”“3”,接“-”“0.6”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0.6 A,最大可测量0.6 A的电流;接“-”“3”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3 A,最大可测量3 A的电流(注意:电流表上的“+”“-”表示接线柱,而不是“正极”“负极”)使用注 意事项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可用下列口诀简记:“一串联、二正进、三适量、四不短、五调零” ①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 。由于电流表对电流阻碍作用很小,若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首先被测电路会被短路;其次,有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②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从而不能正常读数,甚至损坏电流表 ③注意观察所使用电流表的量程,被测电流不能 电流表的量程。无法估计待测电流时,可先接大量程,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④绝对不能直接把电流表 电源的正、负两极间 ⑤使用电流表前,一定要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要先调零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读数口诀简记为:“一看选用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偏转格数定大小。”即电流表读数时,首先观察电流表所选用的接线柱,明确所用量程,进而观察分度值(即每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多少);然后观察指针位置计算所测量的电流值(即接通电路后,读出指针向右总共偏转了多少个小格)知识点3 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流表。(2)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及导线。实验步骤(1)选择电流表的合适量程,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规范地连接起来,电流表串联在电路图的A处。(2)闭合开关,待指针稳定后,根据所指的刻度读出被测电流的大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重复测量。(3)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图的B处,重复步骤(2)。【注意】 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以免损坏电流表。实验准备及连线过程中都要断开开关,注意安全。实验结论(1)写出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处和B处测得的电流。(2)总结得出流出和流入灯泡电流的关系。第四节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知识点1 电压1.电压的作用(1)现象探究:电压的形成水压 电压原因 在两个由乳胶管相连的容器A、B内装一定量水,由于A、B两容器内水位不同,存在着水压,一旦阀门K打开,CD段就有水流,由此现象可知:水压水流 ①用导线将开关、灯泡、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②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电流表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图示 ① ②结论 与水流类似,要产生电流必须要有 ,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探究归纳:接通电路,电路中的电源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 ,在电压作用下,电路中的电荷就会持续地做 运动,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 (2)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电压用符号U表示,国际单位为 ,简称伏,符号是 ;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V=1 000 V,1 V=1 000 mV。 【注意】(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并不是存在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还要看电路是不是通路;因此,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 ;② 。 (2)电压不能说成哪一点的电压,表述电压时,必须指明是“哪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而不是“通过某用电器的电压”。2.电源的作用: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不同的电源给电路两端所提供的电压是不相同的。如果某一电路与电源相连接,电压就加在这段电路的两端,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识点2 电压表实物图 与符号 符号:○V作用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实质 内部电阻极大,可以近似认为在电路中处于断路状态,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量程 0~3 V 最大测量3 V的电压,对应刻度盘上的1个大格表示1 V,1个小格表示0.1 V,即分度值为0.1 V0~15 V 最大测量15 V的电压。对应刻度盘上的1个大格表示5 V,1个小格表示0.5 V,即分度值为0.5 V使用 方法 及注意 事项 (1)电压表必须 在被测用电器两端,绝对不允许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 (2)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绝对不允许被测电压超过所选择的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读数 方法 (1)先明确量程:对应所选接线柱明确测量范围 (2)明确分度值:即每一个小格对应的电压值 (3)用指针向右偏转的小格数与分度值相乘即得所测电压值【拓展】 电压表的试触及推断(1)指针不偏转→与电压表并联电路外的部分电路开路,或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或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2)指针反向偏转→正、负接线柱接反。(3)指针正向偏转,但偏转角度很小→选用的量程太大。(4)指针正向偏转,但偏转角度很大,超过最大刻度值→选用的量程太小。知识点3 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压表。(2)测量电源电压和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电压表、小灯泡、开关及导线。实验步骤(1)选择电压表的恰当量程,然后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如图1)。闭合开关,指针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可视为电源的电压,在自己设计的实验表格中记录测量数据。换成一节电池,重复实验。图1 测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 图2 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图(2)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的恰当量程。按照图2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待指针稳定后,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示数。【注意】 待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不要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以免损坏电压表。实验结论写出测得的电源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1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知识点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猜想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在电路中流过A、B、C三点的电流关系为 。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与串联电路两端电压 。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不同的灯泡、开关及导线。(2)实验步骤:①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然后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处,测出通过这三处的电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按实验电路图组装电路,再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与B之间、B与C之间以及A与C之间,测出并记录电压值。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第2课时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知识点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猜想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在电路中流过A、B、C三点(A、B两点在不同支路,C点在干路)的电流关系为 。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 。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不同的灯泡,开关及导线。(2)实验步骤:①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如图1),然后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处,测得通过支路和干路的电流。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图1 图2②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如图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之间,C与D之间及E与F之间的电压,测出并记录电压值。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拓展】 电路故障分析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类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其解决方法是找出电路故障的可能原因,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正确答案。因此要用规律应用法和观察比较法分析。 根据电灯、电流表、电压表的工作情况判断电路故障原因的规律总结:(1)电灯发光(即用电器工作),表明电路为通路。(2)电灯不发光(即用电器不工作),可能是灯丝烧断,也可能是从电灯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某处出现开路,还可能是电灯被短路。(3)电流表有示数,表明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连通。(4)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电路某处开路,也可能是电流表被短路(此种情况极少)。(5)电压表有示数,可以肯定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为通路,但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有可能出现开路。(6)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某处开路,也可能是电压表被并联部分电路短路。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第一节 静电现象知识点1 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这时物体带静电。2.只有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电。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被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电 ”,或者说带了 电荷 。带了“ 电 ”的物体叫带电体。 知识点2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带正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负电的物体也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两种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相互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摩擦起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 电子的物体带 正电 , 得到 电子的物体带 负电 ,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 保持不变 的,即电荷是 守恒 的。在转移过程中只能够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见,摩擦起电不是 创造 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 转移 。 【注意】(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2)相互摩擦后带电的两个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3)同种物质内部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相同,所以相互摩擦后不会带电。4.验电器(1)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构造: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它由金属球、金属杆和金属箔等部分组成。(3)用法:在验电器不带电的情况下,让被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两金属箔片 张开 ,就说明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4)原理:利用接触起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荷 越多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 越大 。 (5)用验电器不能直接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但有时可以间接知道带电体带的是什么电荷。例如: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然后再将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闭合或先闭合后张开,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5.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知识点3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1.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都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如:①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听到“啪啪”声;②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也容易吸附灰尘;③触摸门把手或与人握手时被“电”;④用棉织品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在墙上;⑤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变得蓬松。2.静电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现代技术中的除尘、喷涂、印花、植绒、复印等方面。3.静电的防止:静电处理不好,也会对生活生产造成危害。例如,静电可能引起人烦躁、疲乏,甚至失眠、头疼;静电会使工业产品吸附灰尘而降低成品率,产生的电火花还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为避免静电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增加环境湿度或接地的方法。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第1课时 认识电路及电路图知识点1 电路的组成1.电路的组成(1)用导线把 电源 、 用电器 和 开关 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电路,每一部分都可以叫电路元件。 (2)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说明构成 作用 常见种类 注意事项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在连接用电器和电源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用电器和电源极性的标识,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用电器 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内能和机械能等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等开关 控制电路 通断 的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保障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 开关在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导线 将 电源 、 用电器 和 开关 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常用的导线是铜、铝导线,导线的外壳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不能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2.电流(1)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①有 电源 ;②是 闭合 的电路。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上的规定: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 相反 。 知识点2 通路、开路和短路1.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其特点如表所示:电路的状态 定义 实物图连线 特点通路 处处 连通的电路 电路中有 电流 ,用电器 工作 开路 在某处 断开 的电路 电路中 无电流 ,用电器 不工作 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 连通 的电路 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2.常见的几种电路故障连接状态 产生原因 结果开路 开关未闭合、电线断裂、接头松脱、灯泡灯丝烧断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会烧坏电源和导线;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引发火灾局部短路——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顺次连接时,把其中部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被短路的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能工作的用电器由于电流增大,有可能会被损坏知识点3 电路图1.用 规定的符号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就叫电路图。 2.在画电路图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统一性:要用教材中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如表所示,不能自造符号。电池、 电池组 灯泡 电铃 电动机 开关 交叉不相 连接导线 交叉相连 接导线 T形连接 导线 定值电阻 滑动 变阻器(2)对应性:所画电路图要与实物图严格对应。(3)美观性:合理、均匀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使其具有对称性;切勿将元件符号画在电路的拐角处。(4)规范性:①电路图总体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整体要做到简洁、直观、大小比例适中;②画电路图时一般先画出电源的符号,然后根据实物电路,从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依次画出电路元件符号。(5)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技巧:①画出电源的符号;②从电源符号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方向前进,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各电路元件,直至电源负极。第2课时 电路的连接知识点1 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1.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串联与并联。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定义 把电路中的元件 依次连接 起来的电路,电流流经第一个元件后依次流经其他的元件 把电路中的元件 并列地连接 在电路中的两点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分成几个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 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干路与支路之分 2.电路中有一处出现开路,则其他用电器都无法正常工作 1.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有干路与支路之分 2.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一个支路发生断路时,其他支路不受影响1.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2.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作用效果 1.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2.开关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可能不同知识点2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方法介绍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 逐个顺次 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电路元件(用电器)“ 首首相接,尾尾相接 ”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在识别电路时,如果电流从电源 正极 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 负极 ,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只有一条路径,此电路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间互不影响。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否工作)来识别电路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注意】 电路设计的方法(1)并联电路:一般为两个用电器的并联电路,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2)多开关控制:①多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只有这些开关同时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②多个开关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用电器就可以工作。(3)短路控制:两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两端又并联了一个开关。当这个开关闭合时,该用电器被短路。(4)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有三个接线柱,当它断开一侧电路的同时又接通了另一侧的电路。第三节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知识点1 电流定义 符号 方向 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常见的一些电流值定性描述 定量描述 电流用字母“I”表示 物理中规定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国际单位是安培(ampere),简称 安 ,符号是“ A ”;常用单位有 毫安(mA) 和 微安(μA) 1 A=1 000 mA 1 mA=1 000 μA 电冰箱约为1 A 写字台灯约0.2 A 电视机约0.5 A 空调约5 A 手电筒约0.2 A电荷的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物理学中用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与时间之比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知识点2 电流表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常用电流表 实物图符号 ○A量程 实验室所用电流表常有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黑色接线柱为负接线柱,旁边标有“-”,红色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旁边标有“0.6”“3”,接“-”“0.6”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0.6 A,最大可测量0.6 A的电流;接“-”“3”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3 A,最大可测量3 A的电流(注意:电流表上的“+”“-”表示接线柱,而不是“正极”“负极”)使用注 意事项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可用下列口诀简记:“一串联、二正进、三适量、四不短、五调零” ①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 串联 。由于电流表对电流阻碍作用很小,若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首先被测电路会被短路;其次,有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②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电流要从“ + ”接线柱流入,从“ - ”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从而不能正常读数,甚至损坏电流表 ③注意观察所使用电流表的量程,被测电流不能 超过 电流表的量程。无法估计待测电流时,可先接大量程,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④绝对不能直接把电流表 接在 电源的正、负两极间 ⑤使用电流表前,一定要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要先调零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读数口诀简记为:“一看选用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偏转格数定大小。”即电流表读数时,首先观察电流表所选用的接线柱,明确所用量程,进而观察分度值(即每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多少);然后观察指针位置计算所测量的电流值(即接通电路后,读出指针向右总共偏转了多少个小格)知识点3 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流表。(2)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及导线。实验步骤(1)选择电流表的合适量程,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规范地连接起来,电流表串联在电路图的A处。(2)闭合开关,待指针稳定后,根据所指的刻度读出被测电流的大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重复测量。(3)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图的B处,重复步骤(2)。【注意】 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以免损坏电流表。实验准备及连线过程中都要断开开关,注意安全。实验结论(1)写出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处和B处测得的电流。(2)总结得出流出和流入灯泡电流的关系。第四节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知识点1 电压1.电压的作用(1)现象探究:电压的形成水压 电压原因 在两个由乳胶管相连的容器A、B内装一定量水,由于A、B两容器内水位不同,存在着水压,一旦阀门K打开,CD段就有水流,由此现象可知:水压水流 ①用导线将开关、灯泡、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②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电流表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图示 ① ②结论 与水流类似,要产生电流必须要有 电压 , 电压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探究归纳:接通电路,电路中的电源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 电压 ,在电压作用下,电路中的电荷就会持续地做 定向 运动,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 (2)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电压用符号U表示,国际单位为 伏特 ,简称伏,符号是 V ;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V=1 000 V,1 V=1 000 mV。 【注意】(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并不是存在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还要看电路是不是通路;因此,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 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 通路 。 (2)电压不能说成哪一点的电压,表述电压时,必须指明是“哪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而不是“通过某用电器的电压”。2.电源的作用: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不同的电源给电路两端所提供的电压是不相同的。如果某一电路与电源相连接,电压就加在这段电路的两端,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识点2 电压表实物图 与符号 符号:○V作用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实质 内部电阻极大,可以近似认为在电路中处于断路状态,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量程 0~3 V 最大测量3 V的电压,对应刻度盘上的1个大格表示1 V,1个小格表示0.1 V,即分度值为0.1 V0~15 V 最大测量15 V的电压。对应刻度盘上的1个大格表示5 V,1个小格表示0.5 V,即分度值为0.5 V使用 方法 及注意 事项 (1)电压表必须 并联 在被测用电器两端,绝对不允许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 串联 (2)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绝对不允许被测电压超过所选择的 量程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读数 方法 (1)先明确量程:对应所选接线柱明确测量范围 (2)明确分度值:即每一个小格对应的电压值 (3)用指针向右偏转的小格数与分度值相乘即得所测电压值【拓展】 电压表的试触及推断(1)指针不偏转→与电压表并联电路外的部分电路开路,或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或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2)指针反向偏转→正、负接线柱接反。(3)指针正向偏转,但偏转角度很小→选用的量程太大。(4)指针正向偏转,但偏转角度很大,超过最大刻度值→选用的量程太小。知识点3 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压表。(2)测量电源电压和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电压表、小灯泡、开关及导线。实验步骤(1)选择电压表的恰当量程,然后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如图1)。闭合开关,指针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可视为电源的电压,在自己设计的实验表格中记录测量数据。换成一节电池,重复实验。图1 测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 图2 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图(2)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的恰当量程。按照图2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待指针稳定后,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示数。【注意】 待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不要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以免损坏电压表。实验结论写出测得的电源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1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知识点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猜想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在电路中流过A、B、C三点的电流关系为 IA=IB=IC 。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与串联电路两端电压 相等 。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不同的灯泡、开关及导线。(2)实验步骤:①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然后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处,测出通过这三处的电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按实验电路图组装电路,再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与B之间、B与C之间以及A与C之间,测出并记录电压值。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第2课时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知识点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猜想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在电路中流过A、B、C三点(A、B两点在不同支路,C点在干路)的电流关系为 IA+IB=IC 。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 相等 。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不同的灯泡,开关及导线。(2)实验步骤:①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如图1),然后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处,测得通过支路和干路的电流。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图1 图2②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如图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之间,C与D之间及E与F之间的电压,测出并记录电压值。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拓展】 电路故障分析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类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其解决方法是找出电路故障的可能原因,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正确答案。因此要用规律应用法和观察比较法分析。 根据电灯、电流表、电压表的工作情况判断电路故障原因的规律总结:(1)电灯发光(即用电器工作),表明电路为通路。(2)电灯不发光(即用电器不工作),可能是灯丝烧断,也可能是从电灯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某处出现开路,还可能是电灯被短路。(3)电流表有示数,表明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连通。(4)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电路某处开路,也可能是电流表被短路(此种情况极少)。(5)电压表有示数,可以肯定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为通路,但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有可能出现开路。(6)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某处开路,也可能是电压表被并联部分电路短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五章电与电路 学生版.docx 第十五章电与电路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