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二课时)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四.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 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延长光照时间,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可以大大提高产蛋率
有的动物在长日照的条件下进行繁殖



有的动物在短日照的条件下进行繁殖
鹿
山羊
萝卜
油菜
大豆
菊花






四.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措施及其优缺点
名称 化学防治 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措施 化学药剂喷施等 人工捕捉等 引入天敌或寄生生物或使用信息素等生态学原理
优点 作用迅速; 短期效果明显 无污染;见效快,效果好 效果好且持久;
成本低,无污染
缺点 引起害虫抗药性增强; 杀灭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费时费力;对体型很小的害虫无法实施 天敌数量不确定;寄生生物专一性强
①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物理信息
②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化学信息
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化学信息
(2)生物防治的实例
⑤澳大利亚用黏液瘤病毒防治野兔——寄生关系
④澳大利亚用狐防治野兔——捕食关系
利用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2)生物防治的实例
稻草人
(2)生物防治的实例
播放集群信号录音引来鸟类
诱蛾灯捕杀园林害虫
(2)生物防治的实例
播放集群信号录音吸引鸟类捕食林业害虫
稻草人赶鸟
诱蛾灯捕杀园林害虫
频振诱蛾灯诱捕害虫
性引诱剂诱捕害虫
利用音响设备驱赶鸟类
(2)生物防治的实例
挂在大棚上的
性信息素诱捕器
防治病害虫
昆虫性信息素
(2)生物防治的实例
【课堂小结】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递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保证种群的繁衍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种类
信息传递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作用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课堂小结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检测】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 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 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 调节生物种群的巢穴温度,维持适宜的性别比例
C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特点
范围
途径
模式图
联系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性
往往是双向的(也有单向)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群落中)
生物圈
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多种
①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这三个基本功能,三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
②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运转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
五.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比较
(1)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  )
(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3)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也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  )
(4)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5)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6)利用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控制动物危害,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
×

辨析易错易混

×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黄鼬(俗称“黄鼠狼”)主要捕食鼠类,它们体内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可排出臭气麻痹敌人,鼠类闻到臭气时往往选择逃离。以下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释放的臭气是一种化学信息
B.这种气味信息只对黄鼬有利
C.释放臭气有利于黄鼬躲避危险
D.臭气作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 国风》),燕子表达的是哪一类 信息?
B
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场附近的鸟类严重危害飞行安全,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工驱鸟。请将以下人工驱鸟的措施按原理进行归类。
①播放鸟类天敌的鸣叫声,②放置无公害的驱鸟剂,③燃放爆竹,④使用激光,⑤架设煤气炮(模拟猜枪的响声和火光),⑥布设鸟类害怕的图案,⑦声光威吓(将爆竹、猎枪声、激光、驱鸟火焰等方法结合),⑧遥控航模模拟天敌。
上述方法利用物理信息的有 ,
利用化学信息的有 ,
利用行为信息的有 。
①③④⑤⑥⑦⑧


一、选择题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
复习与提高
1.下列现象所利用的信息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C
【当堂训练】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非生物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错误;植物不仅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也能感受物理信息,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动物之间双向传递
B.孔雀只能通过行为信息与同类进行交流
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进行保花保果,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C
4.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叙述正确的是(  )
B
①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双向的
②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③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狗会用自己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高达300到800伏的电压把比自己小的动物电击致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哪一类信息的传递(  )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