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源简介

《小圣施威降大圣》学历案
【教学设想】
七(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对学生的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本单元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小圣施威降大圣》是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第六回的部分节选。作为四大名著经典之一的《西游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每年中考高频考点。很多学生都喜欢观看《西游记》的影视剧,但未必认真仔细地读过这部书,此现象应受到高度关注。传统文化不能丢,语文教师要努力推广这部经典小说!因此,这堂课在目标设计上企图激发学生对《西游记》原著的阅读兴趣,教学活动设计时挖掘课文潜在的效能资源,在“由点及面”上做文章。教这篇课文不仅着眼于新课标、《指导意见》、单元目标的各项指标和要求,还想引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西游记》。
【课标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通过找出“变做……”关键语句,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精彩紧张的故事情节并能口头复述,感受《西游记》丰富的想象力。
2.结合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等细节,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文章语言,激发对经典文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情节,把握人物,领会文章诙谐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想象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通之处及其距离。
【教学策略】
抓住“情节”,通过师生对话实现解读文本,通过小组交流敦促目标落实。
【评价任务】
任务一:学习速读,概括复述,理清完整的情节。
任务二:自主品读,分回合复述,品评精彩的细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视频片段,没有好的文学作品就没有演员演绎出来的精彩影视剧,引出 《西游记》,师生共同说说《西游记》吸引人的原因。明确原著《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写得太妙了!(板书)
二、师生共同识记古典章回体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资料和写作背景。
三、学习任务一 速读,理情节。
(一)速读全文,参照例句,找出“变(做)……”语句后用数字序号依次标记(大圣的变化用横线,小圣的用波浪线)。
教师指导:
出示:单元学习要求——快速阅读
1.默读,以段落为单位,寻找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
2.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提高阅读速度。
学生活动一 牛刀小试; 速读下面语段,找出“变做……”语句后用数字序号依次标记,在大圣的变化语句下面划横线,小圣变化下面划波浪线。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①个麻雀儿,飞在树稍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②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③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④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⑤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⑥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
(二)交流评价:
1.速读全文,标记小圣是如何降服大圣的?
备案——大圣与小圣的斗智变法:1.麻雀——饿鹰;2.鹚老——海鹤;3.鱼儿——鱼鹰;4.水蛇——灰鹤;5.花鸨——(用弹弓打);6.土地庙——(捣窗棂、踢门窗);7.二郎君摸样——(劈脸就砍);8.两人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后打到花果山,美猴王被众天将围绕。
2.结合图示简练复述斗法过程(完整的情节)。请个别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口头复述课文的主体情节。请全体评判优劣。
面对玉帝派来的二郎神,孙悟空看他武艺相当,怕惊扰种猴,就潜逃。他分别变成禽鸟、游鱼、蛇,二郎神相应地变作其克星饿鹰、大海鹤、灰鹤来对付。接着,孙悟空变成一只花鸨,二郎神觉得它是低贱的鸟,没有再变,就直接用弹弓打。后来,孙悟空变做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正准备捣窗棂、踢门窗时,悟空得知后使了个隐身法,逃跑了。最后,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作二郎神,二郎神赶回来,对着悟空劈脸就砍。二人又缠斗了起来,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后打到花果山,美猴王被众天将围绕。
教师引导感受情节曲折,想象丰富。
四、学习任务二 研读,品语言,析形象。
导学提问:二圣斗法过程曲折跌宕,所运用的语言妙趣横生,你更喜欢哪个回合?请细心品读,复述并加以评析。分回合复述时注意精彩的细节。
学生活动一,找到喜欢的回合研读,同桌讨论、交流反馈。
教师适时示范:
第2段中间:“果一变变作个鱼鹰,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必然是那猴变的。”“飘荡”一词,写出二郎神正设计等候悟空上钩的情形。“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其中“顺水正游”写出了悟空本想轻松逃过一劫,却不料遭遇埋伏。前后照应,妙趣横生。
第3段开头:“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滚”和“伏”突出猴性动作的神速与灵巧。“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成一根旗杆”,令读者感到可爱、诙谐、有趣。这一段的心理描写也非常生动,写出了两位高手竟然心有灵犀,两相照应,实在趣味无穷!
学生活动二、交流评价,分回合复述,同学评析精彩的细节是否体现。
教师引导感受人物鲜活,想象奇特。
五、课堂小结:结合所学文章,学生谈收获,师生再次谈谈《西游记》艺术魅力,促进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品读。
【检测作业】
试用速读方式,阅读《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等精彩回目,把精彩情节复述给同学听。
【学后反思】
1.学生速读指导环节要舍得花时间。
2.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圈点勾画、写批注、做摘录等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精彩的细节——动词、心理、语言品读在分回合复述时分类展示。
【板书设计 】
《西游记》
1.情节曲折跌宕
2.人物鲜活各异
3.想象奇特瑰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