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基础巩固
长度的单位
1.2.5 km= 2.5×103 m;
2×105 mm= 2×104 cm= 2×102 m;
9.5×104 m= 9.5×107 mm= 9.5×1010 μm;
50 cm= 0.5 m= 5×10-4 km.
长度的测量
2.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
(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 cm、36.4 cm、39.4 cm、36.2 cm,其中错误的是 39.4 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36.3 cm.
3.[传统文化](2024·湖北中考)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所示.“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B )
A.3 mm B.3 cm C.3 dm D.3 m
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单位符号)
(1)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mm ;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dm ;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 m .
5.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4次正确地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该铅笔的长度是 17.57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时间的测量
6.下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C )
7.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B )
A.蜜蜂扇动一次翅膀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
C.人打一个哈欠 D.小狗从1楼跑到3楼
8.[物理观念]如图甲所示,秒表的时间为 310 s;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的读数为 3 min 8.38 s ;如图丙所示的时间为 32 s;如图丁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110.5 s.
误差与错误
9.(2024·揭阳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能力提升
10.[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4·天津中考)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 ( D )
A.2 dm B.2 cm C.2 mm D.0.02 mm
11.人身上有许多“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标尺.如图为小丽用手估测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宽度的情景,宽度约为 ( C )
A.25 cm B.25 mm C.18 cm D.18 dm
12.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B )
A.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出1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用测量值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
C.怎么测都一样
D.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拓展培优
13.[科学思维]小段在家中找到一圈细铜丝,他想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器材:细铜丝、铅笔、 刻度尺 .
(2)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为 5.00 cm;
②数出铜丝绕的圈数n为50,通过计算得出,铜丝的直径为 1.0 mm;
③若在绕圈时没有注意,使得缠绕的铜丝有重叠,则会使测量结果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基础巩固
长度的单位
1.2.5 km= m;
2×105 mm= cm= m;
9.5×104 m= mm= μm;
50 cm= m= km.
长度的测量
2.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
(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 cm、36.4 cm、39.4 cm、36.2 cm,其中错误的是 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3.[传统文化](2024·湖北中考)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所示.“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
A.3 mm B.3 cm C.3 dm D.3 m
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单位符号)
(1)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 .
5.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4次正确地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该铅笔的长度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时间的测量
6.下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
7.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
A.蜜蜂扇动一次翅膀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
C.人打一个哈欠 D.小狗从1楼跑到3楼
8.[物理观念]如图甲所示,秒表的时间为 s;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的读数为 ;如图丙所示的时间为 s;如图丁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误差与错误
9.(2024·揭阳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能力提升
10.[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4·天津中考)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 (   )
A.2 dm B.2 cm C.2 mm D.0.02 mm
11.人身上有许多“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标尺.如图为小丽用手估测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宽度的情景,宽度约为 (   )
A.25 cm B.25 mm C.18 cm D.18 dm
12.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时,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
A.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出1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用测量值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
C.怎么测都一样
D.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拓展培优
13.[科学思维]小段在家中找到一圈细铜丝,他想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器材:细铜丝、铅笔、 .
(2)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为 cm;
②数出铜丝绕的圈数n为50,通过计算得出,铜丝的直径为 mm;
③若在绕圈时没有注意,使得缠绕的铜丝有重叠,则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