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运动的快慢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
@基础巩固
速度
1.单位换算:72 km/h= m/s;25 m/s= km/h.
2.[传统文化]在物理学中,我们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3.[物理观念]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定义速度
4.[科学态度与责任](2024·深圳月考)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采用不同的出行方式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 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 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先到达B地的是 (   )
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以上都不对
5.[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是广清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到清远的距离为 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清远,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h.汽车上的小明看到标志牌迅速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6.某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指向如图所示的位置,由图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20 min通过的路程是 km.
@能力提升
7.(2024·汕头期末)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的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那么他总共走了 m,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
微信运动
 8   6 000 名次   步数 查看6月2日排行榜
8.小唐家在双休日自驾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的情形,则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km,所用时间为 h.
 甲    乙
9.(2024·云浮期末)小丽一家自驾游玩,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
(2)小丽用电子表测得自家汽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 min,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3)某一时刻小丽观察到车上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30 min,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拓展培优
10.[科学思维]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已知车长150 m.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测得动车车头从桥头到桥尾所用时间为20 s.求:(整个运动过程中车速保持不变)
(1)动车的速度;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3)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
@基础巩固
匀速直线运动
1.[物理观念]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 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这个物体在第3 s时的速度 (   )
A.一定是2.5 m/s B.可能是2.5 m/s
C.可能是5 m/s D.不确定
2.(2024·广州三模)如图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其理由是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1 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多少?
对运动图像的理解
4.[科学思维]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5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20 m
B.甲车的速度为4 m/s
C.乙车的速度一直不变
D.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运动的
5.(2024·韶关期中改编)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问:
(1)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2)甲物体3.5 s内通过的距离为多少?
(3)乙物体前5 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运动的比例问题
6.(2024·深圳期中改编)甲、乙两列火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比为 (   )
A.3∶1 B.3∶4 C.5∶3 D.4∶3
7.(2024·揭阳月考)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
A.10∶3 B.3∶10 C.15∶8 D.8∶15
有关列车时刻表的计算
8.[物理学与日常生活]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问:
车站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里程/km 0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时间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 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能力提升
9.星期一早晨8:00小王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距离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距离为3 600 m.他从家骑自行车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时2 min,然后两人一起骑自行车到达学校.
(1)已知学校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为8:20,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最小平均速度为多少?
(2)如果他们刚到达学校就上课了,请问小王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拓展培优
10.(2024·梅州期中)汽车在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m,开始刹车后第0.5 s时,汽车的速度为 m/s.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是 .
11.[科学思维]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问:
(1)此汽车行驶10 min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若制动过程用了2.3 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 m,则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
@基础巩固
速度
1.单位换算:72 km/h= 20 m/s;25 m/s= 90 km/h.
2.[传统文化]在物理学中,我们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C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3.[物理观念]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定义速度
4.[科学态度与责任](2024·深圳月考)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采用不同的出行方式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 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 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先到达B地的是 ( C )
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以上都不对
5.[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是广清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到清远的距离为 50 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清远,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0.5 h.汽车上的小明看到标志牌迅速向后运动,他是以 汽车(或自己) 为参照物的.
6.某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指向如图所示的位置,由图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 km/h;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20 min通过的路程是 30 km.
@能力提升
7.(2024·汕头期末)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的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那么他总共走了 3 000 m,他步行的速度是 1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静止 的.
微信运动
 8   6 000 名次   步数 查看6月2日排行榜
8.小唐家在双休日自驾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80 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的情形,则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40 km,所用时间为 0.5 h.
 甲    乙
9.(2024·云浮期末)小丽一家自驾游玩,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
(2)小丽用电子表测得自家汽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 min,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3)某一时刻小丽观察到车上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30 min,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1)由题图甲可知,隧道允许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80 km/h,
隧道的长度为3 600 m,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行驶的
最短时间t===0.045 h
(2)汽车行驶的速度v'===20 m/s=72 km/h
(3)由题图乙可知,汽车的速度为40 km/h,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40 km/h× h=20 km
答:(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为0.045 h;(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72 km/h;(3)汽车行驶的路程为20 km.
@拓展培优
10.[科学思维]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已知车长150 m.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测得动车车头从桥头到桥尾所用时间为20 s.求:(整个运动过程中车速保持不变)
(1)动车的速度;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3)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解:(1)大桥长s1=1 000 m,车头过桥用时t1=20 s
动车的速度v===50 m/s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2=s1+s车=1 000 m+150 m=1 150 m
(3)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t2===23 s
答:(1)动车的速度为50 m/s;(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1 150 m;(3)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23 s.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
@基础巩固
匀速直线运动
1.[物理观念]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 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这个物体在第3 s时的速度 ( A )
A.一定是2.5 m/s B.可能是2.5 m/s
C.可能是5 m/s D.不确定
2.(2024·广州三模)如图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 变速 直线运动,其理由是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不相等 ;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0.15 m/s.
3.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甲 物体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相同时间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 ;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1 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多少?
解:由题图甲可知,甲物体的运动路程s=6.00 cm=0.06 m
用时t=4×0.01 s=0.04 s
甲物体的速度v===1.5 m/s
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1.5 m/s.
对运动图像的理解
4.[科学思维]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在5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20 m
B.甲车的速度为4 m/s
C.乙车的速度一直不变
D.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运动的
5.(2024·韶关期中改编)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问:
(1)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2)甲物体3.5 s内通过的距离为多少?
(3)乙物体前5 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1)由题图知,甲物体在4 s内通过的路程s甲=8 m
根据v=可得,甲物体的运动速度v甲===2 m/s
(2)由题图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物体3.5 s内通过的距离
s=v甲t=2 m/s×3.5 s=7 m
(3)根据题图可得,乙物体在前5 s内通过的路程s乙=8 m
乙物体前5 s的平均速度v乙===1.6 m/s
答:(1)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 m/s;(2)甲物体3.5 s内通过的距离为7 m;(3)乙物体前5 s的平均速度为1.6 m/s.
运动的比例问题
6.(2024·深圳期中改编)甲、乙两列火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比为 ( B )
A.3∶1 B.3∶4 C.5∶3 D.4∶3
7.(2024·揭阳月考)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D )
A.10∶3 B.3∶10 C.15∶8 D.8∶15
有关列车时刻表的计算
8.[物理学与日常生活]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问:
车站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里程/km 0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时间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 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解:(1)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1=11:45-9:15=2.5 h
(2)苏州到常州的时间t2=10:33-9:53=40 min= h
苏州到常州的里程s1=vt2=129 km/h× h=86 km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时间为2.5 h;(2)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86 km.
@能力提升
9.星期一早晨8:00小王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距离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距离为3 600 m.他从家骑自行车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时2 min,然后两人一起骑自行车到达学校.
(1)已知学校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为8:20,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最小平均速度为多少?
(2)如果他们刚到达学校就上课了,请问小王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1)要想不迟到,则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时间最多为
t1=20 min-5 min-2 min=13 min=13×60 s=780 s
从书店到学校的路程s1=3 600 m
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最小平均速度v1==≈4.62 m/s
(2)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2=1 800 m+3 600 m=5 400 m
总时间t2=20 min=1 200 s
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v2===4.5 m/s
答:(1)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最小平均速度为4.62 m/s;(2)小王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4.5 m/s.
@拓展培优
10.(2024·梅州期中)汽车在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5 m,开始刹车后第0.5 s时,汽车的速度为 5 m/s.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是 路程 .
11.[科学思维]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问:
(1)此汽车行驶10 min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若制动过程用了2.3 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 m,则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已知汽车的速度v=20 m/s,
则汽车行驶10 min的路程
s=vt=20 m/s×10×60 s=1.2×104 m
(2)司机的反应时间t反应===0.7 s
(3)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所用的时间t'=t制动+t反应=2.3 s+0.7 s=3 s
则该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v'===10 m/s
答:(1)此汽车行驶10 min的路程是1.2×104 m;(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7 s;(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0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