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速度的测量@基础巩固速度的测量1.在校秋季运动会100 m决赛中,前80 m小明落后于小华,后20 m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他们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大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2.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可算出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所需的时间 ( C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3.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中秒表显示的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可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D.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9 m/s4.[物理观念]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 s,如果他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跑到中间(50 m处)时的速度为9 m/s,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了13 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C )A.8 m/s B.9 m/s C.10 m/s D.13 m/s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从起点沿直线向东行驶到达终点,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车在此路程内的运动时间,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甲车一定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一定是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甲车在16 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解析】由题图知,甲车在16 s内,每4 s通过的路程都为120 m,但没有说明在各自4 s内是怎么运动的,故甲车在16 s内不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行驶相同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来越少,说明其速度不断变大,所以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30 m/s,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乙===48 m/s,则v甲<v乙,故C错误;乙车前4 s内的平均速度v'===30 m/s,所以甲车在16 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能力提升6.[科学探究]云云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时:分:秒)、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小 (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便于减小测量 时间 (选填“时间”或“路程”)时所产生的误差.(3)如图甲所示,小车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程为 40.0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0.2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BC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选填“大”或“小”).(5)云云分别画出了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几个图像,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D (填字母).(6)B点是AC段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云云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她的做法正确吗?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这种方法会使速度的测量结果偏 小 (选填“大”或“小”).@拓展培优7.[科学思维]某一物体,已知它在前24 m匀速运动,速度是4 m/s,后24 m也是匀速运动,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B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8.跳伞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名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过15 s下落210 m后,运动员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 s.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的路程是 90 m,整个跳伞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10 m/s.第4节 速度的测量@基础巩固速度的测量1.在校秋季运动会100 m决赛中,前80 m小明落后于小华,后20 m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他们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大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2.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可算出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所需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3.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中秒表显示的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可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D.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9 m/s4.[物理观念]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 s,如果他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跑到中间(50 m处)时的速度为9 m/s,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了13 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 m/s B.9 m/s C.10 m/s D.13 m/s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从起点沿直线向东行驶到达终点,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车在此路程内的运动时间,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一定是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甲车在16 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能力提升6.[科学探究]云云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时:分:秒)、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便于减小测量 (选填“时间”或“路程”)时所产生的误差.(3)如图甲所示,小车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B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5)云云分别画出了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几个图像,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填字母).(6)B点是AC段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云云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她的做法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这种方法会使速度的测量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拓展培优7.[科学思维]某一物体,已知它在前24 m匀速运动,速度是4 m/s,后24 m也是匀速运动,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8.跳伞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名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过15 s下落210 m后,运动员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 s.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的路程是 m,整个跳伞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 速度的测量 学生版.docx 1.4 速度的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