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透镜@基础巩固凸透镜和凹透镜1.[物理观念]如图所示,一个透明匀质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①②都是凸透镜 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透镜对光的作用2.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容易引发火灾.水和塑料薄膜相当于 ( A )第2题图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则甲为 凹 透镜,乙为 凸 透镜.第3题图4.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第4题图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5.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第5题图6.[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手电筒,他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请在图乙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第6题图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从图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0 cm.8.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A.一定小于10 cm B.一定等于10 cmC.一定大于10 cm D.可能小于10 cm,也可能大于10 cm【解析】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这个最小的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而此时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此过程中纸面光斑离焦点一直变远,故凸透镜的焦距小于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焦距小于10 cm,故A正确.@能力提升9.[科学思维]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起的作用分别是 ( D )A.凸透镜,会聚 B.凹透镜,会聚C.凸透镜,发散 D.凹透镜,发散10.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射,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的位置较 暗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空气泡和它下方的水组成一个 凹 透镜,光会被 发散 (选填“发散”或“会聚”).11.①完成入射光线a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后,再由凸透镜折射的光路;②完成入射光线b从右边射向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拓展培优12. [科学探究]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甲 乙 丙(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 A、C (填字母)两个凸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小组同学让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通过两凸透镜,使其会聚于焦点处,如图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的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短 .(2)如果选择A、B两个凸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透镜材料 的关系.(3)如图丙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A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它的焦距是 10.0 cm.第1节 透镜@基础巩固凸透镜和凹透镜1.[物理观念]如图所示,一个透明匀质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镜 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透镜对光的作用2.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容易引发火灾.水和塑料薄膜相当于 ( )第2题图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则甲为 透镜,乙为 透镜.第3题图4.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第4题图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5.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第5题图6.[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手电筒,他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请在图乙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第6题图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从图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8.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10 cm B.一定等于10 cmC.一定大于10 cm D.可能小于10 cm,也可能大于10 cm@能力提升9.[科学思维]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起的作用分别是 ( )A.凸透镜,会聚 B.凹透镜,会聚C.凸透镜,发散 D.凹透镜,发散10.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射,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的位置较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空气泡和它下方的水组成一个 透镜,光会被 (选填“发散”或“会聚”).11.①完成入射光线a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后,再由凸透镜折射的光路;②完成入射光线b从右边射向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拓展培优12. [科学探究]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甲 乙 丙(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 (填字母)两个凸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小组同学让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通过两凸透镜,使其会聚于焦点处,如图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的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如果选择A、B两个凸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3)如图丙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A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它的焦距是 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 透镜 学生版.docx 5.1 透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