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基础巩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024·牡丹江中考)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科学思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应该在哪个区域内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第2题A.Ⅰ B.Ⅱ C.Ⅲ D.蜡烛同侧图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光屏应向 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3题图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像,那么应该将放大镜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邮票.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小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则光屏上成的是 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填字母).@能力提升6.(2024·巴中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其成像特点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 cmB.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烛焰的成像特点相同C.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移动光屏后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图乙中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拓展培优8.[科学探究](2024·东营中考改编)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先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成的像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光具座的35.0 cm刻度线处,然后移动光屏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断依据是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方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均选填“上”或“下”)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基础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 cm处移到12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2.某学习小组用图甲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凹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3.[科学思维]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9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应用4.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外壳的长度为20 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燃烧的蜡烛,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 cm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5.(2024·德州中考)某款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B.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1倍焦距以内C.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的距离,增大投影灯离地的距离6.(2024·中山三模改编)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后不同位置,看到的情景如图甲和乙所示.此时的玻璃杯相当于 镜,箭头离玻璃杯较近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其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类似.@能力提升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4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8.[科学思维](2022·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拓展培优10.(2024·镇江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凸透镜焦距为10 cm,各元件初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①若移动光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②若透镜向左移动,最终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基础巩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024·牡丹江中考)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D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科学思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应该在哪个区域内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B )第2题A.Ⅰ B.Ⅱ C.Ⅲ D.蜡烛同侧图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光屏应向 右 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3题图4.[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像,那么应该将放大镜适当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邮票.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2)小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则光屏上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实 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C (填字母).@能力提升6.(2024·巴中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其成像特点是 ( A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 cmB.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烛焰的成像特点相同C.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移动光屏后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图乙中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f=40.0 cm-30.0 cm=10.0 cm,故A错误;题图乙中,物距u=15.0 cm,像距v=30.0 cm,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不同,故B错误;题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正确;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透镜的另一半仍能会聚烛焰发出的光,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像相比原来变暗,故D错误.@拓展培优8.[科学探究](2024·东营中考改编)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先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中央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成的像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光具座的35.0 cm刻度线处,然后移动光屏到 80.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断依据是 光路具有可逆性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上 方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下 调节.(均选填“上”或“下”)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基础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 cm处移到12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B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2.某学习小组用图甲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5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凹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3.[科学思维]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9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C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应用4.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外壳的长度为20 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燃烧的蜡烛,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 20 cm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5.(2024·德州中考)某款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B.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1倍焦距以内C.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的距离,增大投影灯离地的距离6.(2024·中山三模改编)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后不同位置,看到的情景如图甲和乙所示.此时的玻璃杯相当于 凸透 镜,箭头离玻璃杯较近的是图 甲 (选填“甲”或“乙”),其成像原理与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类似.@能力提升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4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8.[科学思维](2022·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 倒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 移动.(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写出一点即可).@拓展培优10.(2024·镇江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凸透镜焦距为10 cm,各元件初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①若移动光屏,应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②若透镜向左移动,最终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版.docx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