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基础巩固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1.(2024·深圳期末)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A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2.如图是某种望远镜的简易结构与光路图,它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 长 (选填“长”或“短”),能使远方物体成一个清晰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3.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了物镜上,则视野中 ( B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4.如图所示,小丽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离眼睛较远的凸透镜可使远处的物体成 实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凸透镜相当于生活中的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已知物镜的焦距为f物,目镜的焦距为 f目,则小丽制作的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  .
视角
5.如图所示,小明在不同的距离观察高度不同的树,下列四个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最大的是 ( C )
A.距离10米,树高3米    B.距离20米,树高3米
C.距离10米,树高5米    D.距离20米,树高5米
6.[物理观念]2024年全球一共有四次“超级月亮”发生.下列对“超级月亮”的解释,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B )
A.月亮本身变大了
B.月亮距离我们很近时,视角变大了
C.月亮距离我们很远时,视角变小了
D.月亮变大且距离我们很近
制作望远镜
7.(回归教材)小明用两块凸透镜制作了一个望远镜,观察到的远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于是他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对望远镜做了改进.第一种是使用两个相互垂直的 平面镜 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颠倒一次,再左右颠倒一次;第二种是物镜使用凸透镜,目镜使用 凹透镜 ,望远镜所成的像就是正立的了.(均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能力提升
8.小明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望远镜,其中物镜的焦距约为20 cm,直径约为5 cm;目镜的焦距约为10 cm,直径约为4 cm.则他制作的望远镜放大倍率为 2 倍,若他想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应重新选择一个焦距更大的 物镜 (选填“目镜”或“物镜”).
9.(2024·许昌期末改编)望远镜是户外运动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对光都有发散作用
B.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对远处物体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的主要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以增大“视角”
10.眼睛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AB(物体AB未画出),如图是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下列关于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AB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像A'B'
B.AB通过目镜成放大的实像A″B″
C.目镜的成像原理与眼睛相同
D.眼睛观察像A″B″的视角比直接观察物体AB的视角大
【解析】物体AB在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故A错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物体AB通过物镜成的像A'B'进行放大,A'B'位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B″,故B错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不同,故C错误;通过望远镜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说明眼睛观察像A″B″的视角比直接观察物体AB的视角大,故D正确.
@拓展培优
11.[科学思维](回归教材)使用两块凸透镜制作的望远镜,观察到的远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怎样才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正立的像呢?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反射装置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颠倒一次,再左右颠倒一次;
第二种是物镜使用凸透镜,目镜使用凹透镜.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请你根据图中的光路,作出所成的虚像.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基础巩固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1.(2024·深圳期末)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2.如图是某种望远镜的简易结构与光路图,它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 (选填“长”或“短”),能使远方物体成一个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3.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了物镜上,则视野中 (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4.如图所示,小丽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离眼睛较远的凸透镜可使远处的物体成 (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凸透镜相当于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已知物镜的焦距为f物,目镜的焦距为 f目,则小丽制作的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 .
视角
5.如图所示,小明在不同的距离观察高度不同的树,下列四个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最大的是 (   )
A.距离10米,树高3米    B.距离20米,树高3米
C.距离10米,树高5米    D.距离20米,树高5米
6.[物理观念]2024年全球一共有四次“超级月亮”发生.下列对“超级月亮”的解释,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
A.月亮本身变大了
B.月亮距离我们很近时,视角变大了
C.月亮距离我们很远时,视角变小了
D.月亮变大且距离我们很近
制作望远镜
7.(回归教材)小明用两块凸透镜制作了一个望远镜,观察到的远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于是他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对望远镜做了改进.第一种是使用两个相互垂直的 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颠倒一次,再左右颠倒一次;第二种是物镜使用凸透镜,目镜使用 ,望远镜所成的像就是正立的了.(均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能力提升
8.小明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望远镜,其中物镜的焦距约为20 cm,直径约为5 cm;目镜的焦距约为10 cm,直径约为4 cm.则他制作的望远镜放大倍率为 倍,若他想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应重新选择一个焦距更大的 (选填“目镜”或“物镜”).
9.(2024·许昌期末改编)望远镜是户外运动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对光都有发散作用
B.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对远处物体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的主要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以增大“视角”
10.眼睛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AB(物体AB未画出),如图是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下列关于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AB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像A'B'
B.AB通过目镜成放大的实像A″B″
C.目镜的成像原理与眼睛相同
D.眼睛观察像A″B″的视角比直接观察物体AB的视角大
@拓展培优
11.[科学思维](回归教材)使用两块凸透镜制作的望远镜,观察到的远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怎样才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正立的像呢?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反射装置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颠倒一次,再左右颠倒一次;
第二种是物镜使用凸透镜,目镜使用凹透镜.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请你根据图中的光路,作出所成的虚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