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冰封 莽莽 滔滔 嬴政B.蜡象 晴日 素裹 稍逊C.文采 风骚 恢宏 竞折腰D.天娇 大雕 风流 原驰2.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断意连 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 神韵飘逸C.和谐匀称 端庄整齐 D.奇大奇小 粗细相间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情文并茂。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C.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父母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B.“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C.《沁园春·雪》中的“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D.汉朝时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5.小明参加此次活动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认为下列哪种感情基调合适( )A.温柔婉转 B.慷慨悲壮 C.低沉悲痛 D.潇洒豪放6.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对偶、互文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宽广。)B.只识弯弓射大雕。(借代,以弯弓射雕代指尚武力而少文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肯定中包含批判的情感。)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蜿蜒起伏、奋发竞争的态势,显得神采飞扬。)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了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快。)7.词,兴于 ,盛行于宋,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曲子词”。后来词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 (58字以内)、 (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A.隋唐 B.秦汉 C.中调 D.小令8.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这首词上阕侧重 ,下阕侧重 , 贯串全词。《沁园春·雪》9.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 , , 。10.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11.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 , , 。12.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13.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 , , , 。 , , 。14.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沁园春·雪》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并融情于景,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5.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16.词中“风骚”原指《 》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下片为 。17.这首词旨在赞颂当代的“风流人物”,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18.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19.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0.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的感情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A;D;C8.【答案】描写;议论;抒情【答案】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1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答案】15.示例: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横亘的银河似乎是舞女卸下的一条衣带。风过处,一阵清凉,使人想起热情沸腾的夏季已经在检点着她的残妆了。繁华似梦,梦也不长,红灯下喧闹的欢乐中,谁又顾到灯残后的寥落?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一样的新秋。秋山,变得丰腴起来;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秋云,变得淡远起来。16.诗经;离骚;描写;议论17.词人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山川的壮美,抒发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在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娇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才自然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而对五位封建帝王,作者客观地评价他们武功有余,文治不足。有了词人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价这个铺垫,下文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出现就水到渠成了。18.此句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将覆盖白雪的山岭比作银蛇,将高原(上的丘陵)比作奔跑的白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方在冬日里的独特景观,既写出了作者内心涌动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作者对眼前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9.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2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