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一)默写1.攀条折其荣, 。 2. ,路远莫致之。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心绪的诗句是: , 。 (二)阅读1.诗歌前两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2.“以乐景写哀情”是本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二、《龟虽寿》(一)默写1.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 2.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 3.曹操《龟虽寿》中直接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 (二)阅读1.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 答: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本诗作者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答:三、《赠从弟(其二)》(一)默写1.亭亭山上松, 。 2.“ , !”诗句以风声之“盛”衬托了松枝之“劲”,表达了对松柏刚劲品格的赞美之情。(刘桢《赠从弟(其二)》) 3.诗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语句是: 。 (二)阅读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答:2.“用中学诗”是个好方法,你会在什么情境中想到用这首诗 请简述理由。答:四、《梁甫行》(一)默写1.八方各异气, 。 2. ,狐兔翔我宇。 3.《梁甫行》中描述边地的人民在荒草丛林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同情的语句是: , 。 (二)阅读1.“行止依林阻”中“依”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品味。答:2.《梁甫行》和《龟虽寿》都是建安诗歌的代表,请结合两首诗的情感内容及链接材料分别分析两首诗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的特点的。【链接材料】建安时期的作品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哀叹人生苦短,或关注民生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阳刚、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答: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一)默写1.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 2.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心绪的诗句是: 馨香盈怀袖 , 路远莫致之 。 (二)阅读1.诗歌前两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示例: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2.“以乐景写哀情”是本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 诗歌通过“奇树”“绿叶”“华滋”“馨香”等繁荣旺盛的意象,突出主人公的孤单寂寞,表现出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 二、《龟虽寿》(一)默写1.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2.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 3.曹操《龟虽寿》中直接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二)阅读1.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 答: 诗人写神龟、腾蛇意在告诉人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腾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表明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而不虚度年华的决心。 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本诗作者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答: 作者认为即使暮年也要有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赠从弟(其二)》(一)默写1.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 2.“ 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 !”诗句以风声之“盛”衬托了松枝之“劲”,表达了对松柏刚劲品格的赞美之情。(刘桢《赠从弟(其二)》) 3.诗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语句是: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 (二)阅读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答: 雄健挺拔、端正坚劲、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松柏形象。 2.“用中学诗”是个好方法,你会在什么情境中想到用这首诗 请简述理由。答: 示例一:当我(同学)学习遇到挫折,快坚持不住,产生动摇时,会想到用这首诗来鼓劲,因为诗中的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美好品格很值得学习。 示例二:当我看到身边有人面对诱惑,即将放弃原则和底线时,会想到用这首诗来提醒,因为诗中“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所展现的松柏在严酷环境中始终保持自身的端正,告诫人们要坚守本心,不为外界所扰。四、《梁甫行》(一)默写1.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 2.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3.《梁甫行》中描述边地的人民在荒草丛林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同情的语句是: 剧哉边海民 , 寄身于草野 。 (二)阅读1.“行止依林阻”中“依”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品味。答: “依”字写妻子以及孩子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但要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2.《梁甫行》和《龟虽寿》都是建安诗歌的代表,请结合两首诗的情感内容及链接材料分别分析两首诗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的特点的。【链接材料】建安时期的作品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哀叹人生苦短,或关注民生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阳刚、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答: 《龟虽寿》通过表达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地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点。《梁甫行》中则描绘了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百姓凄惨生活的同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建安风骨”关注民生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生版.docx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