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2.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正确 B.B 正确 C.C 正确 D.都有错
3.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  )
A.50min B.5min C.1min D.1s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C.零刻度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正确测出物体长度
D.只要严格按要求操作,且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就可以减小误差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6.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8.如图所示,某同学使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为了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更科学合理的是( )
A.换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
B.估读到cm位的下两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换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估读到mm位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换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估读到mm位的下两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填空题
9.填上合适的单位及换算:
(1)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约165 ;
(2)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4.2 ;
(3)3.5×10-3m= dm。
10.单位换算①36cm= m ②0.9mm= nm ③10min= s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木块的长度为 cm。
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得纽扣的直径是 cm;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13.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结果记录为:,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 。
14.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通过甲刻度尺测得该物体长度是 ,若甲刻度尺受热膨胀去测量,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不变)。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是老师检查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时,发现的不正确操作。
(1)以上三幅不正确操作中,图甲中存在的错误是 ;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 ;图丙中存在的错误是 ;(均填序号)
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 B.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C.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2)若按图丙中②视线来读数,会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 。
16.小科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接着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B.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 。
(2)改正后测量的合理顺序应是 。
(3)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20匝。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 mm。
(4)若细铜丝排绕得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D
6.B
7.C
8.C
9.(1)cm
(2)s
(3)3.5×10-2
10. 0.36 9×105 600
11. B 2.15
12.1.20 338
13.27.3 1mm 减小误差
14.1 2.20 偏小
15.(1) D C B
(2)小
16.(1)B
(2)CADB
(3)0.75
(4)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