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复习任务群三 古诗文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高考知识点复习专题七 名篇名句默写分点突破 名句考查分析逐点突破 建知识之架构逐点突破 建知识之架构●知识有图解●技法有点拨默写常见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名篇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多种,但近几年新高考卷主要采用情境理解形式。考向(一) 情境限制型情境限制型指在一定的情境下,限制一定条件进行默写。1.出处定位 (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题目给出了所填名句的出处,根据标注提示,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答案】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典例12.内容限制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篇名句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提示语“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便是对名句内容的提示。【答案】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典例23.意象定位一些名句填写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所填名句。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提示语“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便是对名句意象的定位。【答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典例34.手法限制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点明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如“比喻”“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借助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找到所填名句。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提示语“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便是对名句手法的定位。【答案】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典例45.位置定位题目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根据标注提示“检索”原文,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提示语“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便是对名句位置的定位。【答案】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典例56.情境限制题目给出了所填名句的前后情境,根据情境“检索”原文,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2024·全国甲卷)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默写正确的关键之一是审清情境要求,名句要求是为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且直接使用陆游之诗。【答案】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典例67.标点定位题目给出了所填名句的标点符号,根据标点提示“检索”原文,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2022·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杜甫《蜀相》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句中的问号表达疑问语气,暗示了要填的诗句。【答案】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典例7考向(二) 情境开放型2021年新高考卷出现了一种情境开放型默写,答案不再是一个,可以有多种答案。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另外,情境开放型默写同样要把握情境中的暗示,或重要的手法,或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或涉及的文化知识等。 (2022·新高考Ⅰ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语“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限定了思绪特征,“唐宋诗词”定位了名句朝代、体裁。【答案】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典例8 (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提示语“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限定了诗句的出处,“谢公”定位了名句所涉及的人物。【答案】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典例9 (2022·新高考Ⅱ卷)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语“京华”限定了诗句的用语,“唐宋诗词”定位了名句的朝代、体裁。【答案】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典例10●重点有突破名句名篇默写应注意哪些方面?名句名篇的考查能力层级虽然要求不高,但评分标准很严。往往一个句子中有一处错误(如错字、别字、漏字、加字、颠倒等),整句就不能得分。因而,只能流利地背诵是不行的,还要能准确地书写出来,不写错别字,不颠倒字词顺序,不漏掉、添加一字,而且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晰。1.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侧重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原因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2021·新高考Ⅱ卷)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答案】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豪”不可写作毫)典例112.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如有些考生把“粟”写成“栗”,把“葺”写成“茸”,把“隅”写成“偶”,这类字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 (2023·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界非凡,与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答案】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顷”不可写作“倾”,“茫”不可写作“芒”)典例123.注意辨析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们的本字。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答案】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尊”不可写作“樽”)典例134.注意难写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如苏轼《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酾”“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答案】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注意“捻” “霓裳”“幺”的写法)典例145.留意词句的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对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准确理解文意。 杜牧《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财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八个字的顺序不可以颠倒)典例156.注意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被丢掉。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被丢的次数更多。这就要求在背诵文言文时,要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答案】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两个“也”不可以丢掉) 典例16(共20张PPT)复习任务群三 古诗文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高考知识点复习专题七 名篇名句默写整体阅读指导阅读导引·明解题之规范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考查年次 2022 2023 2024新 高 考 Ⅰ 卷 默写类型 理解型 理解型 情境理解型诗文类别 文2句诗4句/诗6句 文2句诗4句 文2句诗4句考查名句 (河北等)《荀子·劝学》《诗经·周南·关雎》及 “鸟类的啼鸣”(6分) (山东等)《拟行路难》《短歌行》及“谢公” (6分) 《报任安书》《李凭箜篌引》及有关诸葛亮的古人名句(6分) 《屈原列传》《归园田居》及以汉代唐的唐人诗句(6分)考查年次 2022 2023 2024新 高 考 Ⅱ 卷 默写类型 理解型 理解型 情境理解型诗文类别 诗6句 诗4句文2句 诗4句文2句考查名句 (辽宁、海南) 《归园田居》 《蜀相》及“京华”(6分) 《五代史伶官传序》《临安春雨初霁》及前人写景名句(6分) 《归去来兮辞》《蜀道难》及表达离别双方情思的唐人诗句(6分)新高考卷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考查题型为理解型默写形式,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即在题目中提供语境,根据情境填写名句,集理解、识记为一体;从2021年开始,名句名篇的考查出现了自由型默写题型。2.考查范围确定,重视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进行考查。2024新高考卷的考查背诵篇目为60篇,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3.考查重点突出,注重知识性和思想性。以先秦散文,唐宋诗词、散文为多,突出孔子、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名篇,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阅读导引·明解题之规范 (2024·新高考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汉喻唐,以古喻今。典例1【我的分析】 本题考查情境理解性默写,应逐题判断默写的诗文,注意易错字的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小题名句出自《屈原列传》,应填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的句子。应注意“称”“指”“迩”“见”的写法。第二小题名句出自《归园田居》(其一),要求写房屋周围栽种多种树木的句子,应注意“荫”的写法。第三小题名句出处不确定,但必须是唐代诗人托之于汉代名句。)【答案】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3)示例一: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示例二: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示例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2024·新高考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典例2【我的分析】 本题考查情境理解性默写,应逐题判断默写的诗文,注意易错字的书写。____________(第一小题名句出自《归去来兮辞》,应填写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的句子,应注意“涓涓”的写法。第二小题名句出自《蜀道难》,要求写早点儿回家的句子,应注意“锦城”的写法。第三小题名句出处不确定,但必须是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的名句。)【答案】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3)示例一: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示例二: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示例三: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2023·新高考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典例3【我的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应逐题判断默写的诗文,注意易错字的书写。____________(第一小题名句出自《报任安书》,司马迁自己编写《史记》没有完成时,便遭遇了李陵之祸,第一处应填《史记》没有完成意思的句子;前面有“所以”一词,第二处横线处应填司马迁是如何对待李陵之祸的句子。应注意“愠”的写法。第二小题名句出自《李凭箜篌引》,题目中提到竖箜篌有二十二根弦,而《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弦数的句子是很明确的。应注意“融”“紫皇”的写法。第三小题名句出处不确定,但必须是古人成句,内容是写诸葛亮的两句诗,还应该是对诸葛亮的正面描述或评价。)【答案】 (1)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3)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二: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示例四: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023·新高考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4【我的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应逐题判断默写的诗文,注意易错字的书写。____________(第一小题名句出自《五代史伶官传序》,应填写李存勖用兵作战前所做的工作。应注意“遣”“矢”的写法。第二小题名句出自《临安春雨初霁》,要求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的句子。第三小题名句出处不确定,但必须是前人的写江景名句。)【答案】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示例四:星垂(随)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7名篇名句默写分点突破名句考查分析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7名篇名句默写整体阅读指导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