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 满足 (1 + ) = 2,则| | =( )
A. 1 B. 2 C. 1 + D. 2
2.已知集合 = { | 2 < < 4, ∈ }, = { |1 ≤ 3 ≤ 9},则 ∩ =( )
A. { 2, 1,0,1,2} B. { 1,0,1,2} C. {0,1,2} D. {0,1,2,3}
3.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
正在悄然形成.世界旅游组织称赞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其中黄果树瀑布、
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织金洞、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都是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小王同学计划在高考
结束后从上面 6 个景点中选择 3 个游玩,其中镇远古镇和西江千户苗寨最多只去一处,若不考虑游玩顺序,
则不同的选择方案有( )
A. 20 种 B. 18 种 C. 16 种 D. 14 种
4.已知函数 ( ) = ′(1) ,则 ′(1)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1
5
2
+
2
.已知椭圆 : 2 2 = 1( > > 0)的上顶点为 , 1, 2分别为椭圆 的左、右焦点,若△ 1 2的面积
为 3 1,且椭圆 的离心率为2,则椭圆 的标准方程为( )
2 2
A. + = 1 B.
2 2 2 2 2 2
3 4 8 +

6 = 1 C.
+ 4 3 = 1 D.

6 +

8 = 1
6.网上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主流模式之一,已知某一家网上官方旗舰店近五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的销售
额如下表:
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年份代号 1 2 3 4 5
销售额 (万元) 51 63 75 87 99

若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12 + ,则根据回归方程预测该店 2026 年“五一”黄金周的销售额是( )
A. 84 万元 B. 98 万元 C. 104 万元 D. 111 万元
7.已知等比数列{ },若 22, 6为方程 + 10 + 12 = 0 的两根,则 4的值为( )
A. 2 3 B. ±2 3 C. 5 D. 6
8.已知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 2 = 2 ( > 0)的焦点为 ,若抛物线 上一点(4, )到其准线的距离为 5,
过点 且斜率为 2 的直线与抛物线 交于 , 两点,则△ 的面积为( )
第 1页,共 8页
A. 2 5 B. 5 C. 2 D. 1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随机变量 ~ (1, 2), ( ≥ 0) = 0.8,则 (0 ≤ ≤ 2) = 0.6
B.若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则相关系数 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2 C. 2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 = ) = 2 4
2
( = 0,1,2),则 ( ) =
6 3
D. 1若随机变量 ~ (10, 3 ),随机变量 = 3 + 2,则 ( ) = 20
10.已知函数 ( ) = sin( + )( > 0, | | < 2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6 B. =

12是函数 ( )的一条对称轴
C. = 2 D.函数 ( ) ( 7 , 4 在区间 12 3 )上单调递增
11 1.已知函数 ( ) = 3
3 + 2 + 1(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 0 时, = 0 为 ( )的极值点
B.存在 ,使得 ( )在(0, +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当 = 0 时,过点(0,0)存在两条直线与曲线 = ( )相切
D.存在 ,使得 ( 1 2 3 4049 40492025 ) + ( 2025 ) + ( 2025 ) + … + ( 2025 ) = 3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 ( 1. 2 2)
6的展开式中 3的系数是______. (用数字作答)
13.2024 年开始,贵州省实行新高考“3 + 1 + 2”选科模式,它是指考生需要参加三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
即语文、数学、外语.此外,考生还需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以及在思想政治、
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已知黔南州某三所
中学分别有 75%,60%,60%的学生选了物理,这三所中学的学生人数之比为 3:2:1,现从这三所中学
随机选取一名学生,则这名学生选了物理的概率为______.
14.已知函数 ( ) = ( > 0 且 ≠ 1), ( ) = ( > 0),若函数 ( )与 (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2 + 3 , ∈ .
第 2页,共 8页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2) { 4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
16.(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在长方体 1 1 1 1中, = = 2, 1 = 2 2, 为棱 1的中点.
(1)证明: ⊥平面 1 ;
(2)求直线 1与平面 1 所成角的正弦值.
17.(本小题 15 分)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节日中,粽子备受喜爱.粽子是
用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成的食品,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由于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南方与北方居民
对粽子口味偏好(甜粽/咸粽)存在显著差异.为科学验证这种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某研究机构用分层抽
样的方法,从全国代表性的城市选取居民 300 人,记录其在端午节期间实际食用的粽子口味偏好(甜粽/咸
粽),并记录其居住地域(南方/北方).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
甜粽咸粽合计
南方居民 90 120
北方居民 120
合计 150 300
(1)完成 2 × 2 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 = 0.001 的独立性检验,分析“居民地域(南方/北方)”与“粽子
口味偏好(甜粽/咸粽)”是否有关;
(2)用样本估计总体,并用本次抽查中样本的频率代替概率,现从南方居民中随机抽取 3 人,记 为其中偏
好甜粽的人数,假设每个人的粽子口味偏好相互独立,求 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和方差.
( )2
附: 2 = ( + )( + )( + )( + ), = + + + .
第 3页,共 8页
0.10 0.05 0.025 0.010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10.828
18.(本小题 17 分)
2 2
已知双曲线 : 2 2 = 1( > 0, >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 3 ,实轴长为 4.
(1)求双曲线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 : = + 与双曲线 交于不同的两点 , (点 , 均在第一象限,且点 在点 上方),直线
与直线 = 交于点 , 为坐标原点,且∠ = ∠ ,设直线 , 的斜率分别为 1, 2.
( )判断 1 2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 )若 = 1,求 的值.
19.(本小题 17 分)
物理学家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高次代数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牛顿法,具体做法如下:先在
轴找初始点( 1, 0),然后作 = ( )在点( 1, ( 1))处的切线,切线与 轴交于点( 2, 0),再作 = ( )在点
( 2, ( 2))处的切线,切线与 轴交于点( 3, 0),再作 = ( )在点( 3, ( 3))处的切线,以此类推,直到求
得满足精度的方程 ( ) = 0 的近似解 ( ≥ 2)为止.已知函数 ( ) = 2,在横坐标为 1的点处作
( )的切线,切线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2,继续牛顿法的操作得到 .
(1)求 ( )的单调区间;
(2)设初始点为(2,0),按上述算法,求方程 2 = 0 的一个近似根 2;(精确到 0.01)
(3)若对任意 ∈ (1, + ∞), +1 > 恒成立,求整数 的最大值.
(参考值: 2 ≈ 0.693)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
13.2740
14.(1, ) ∪ ( , + ∞)
15.(1)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2 + 3 , ∈ ,
当 = 1 时, 1 = 1 = 12 + 3 × 1 = 4;
当 ≥ 2 时, = = 2 1 + 3 ( 1)2 3( 1) = 2 + 2,
验证,当 = 1 时, 1 = 4 = 1,符合,
综上,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2 + 2.
(2) = 4 1 1 1令 = +1 ( +1)( +2)
= +1 +2,
= 1 1 + 1 1 + . . . + 1 1 1 1 则 2 3 3 4 +1 +2 = 2 +2 = 2 +4.
16.(1)证明:如图,以点 为坐标原点,以 , , 1所在直线分别为 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
第 5页,共 8页
则 (0,0,0), (0,2, 2), 1(0,0,2 2), (2,2,0), (0,2,0), 1(0,2,2 2), (2,0,0),
= (0,2, 2), 1 = (0,2, 2 2), = ( 2,0,0).
因为 1 = 0 + 4 4 = 0, = 0 + 0 + 0 = 0,
所以 ⊥ 1 , ⊥ ,
因为 1 , 平面 1 , 1 ∩ = ,
所以 ⊥平面 1 .
(2)由(1)得 是平面 1 的一个法向量, 1 = ( 2,2,2 2).
设直线 1与平面 1 所成的角为 ,
| 1则 = |cos < , > | = | = |4+4| 61 = ,| || 1| 4+2× 4+4+8 3
则直线 1与平面
6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17.(1)完成 2 × 2 列联表,如下:
甜粽咸粽合计
南方居民 90 30 120
北方居民 60 120 180
合计 150 150 300
零假设为 0:“居民地域(南方/北方)”与“粽子口味偏好(甜粽/咸粽)”无关,
300×(90×120 30×60)2
所以 2 = 120×180×150×150 = 50 > 10.828.
根据小概率值 = 0.001 的独立性检验,推断 0不成立,即认为“居民地域(南方/北方)”与“粽子口味偏
好(甜粽/咸粽)”有关.
(2) 90南方居民偏好甜粽的概率为120 =
3
4.
(3, 34 ), = 0,1,2,3,
( = 0) = ( 1 3 1 1 3 14 ) = 64, ( = 1) = 3 × ( 4 ) × (
1 )2 = 94 64,
( = 2) = 2 × ( 3 )2 × 1 = 27 ( = 3) = ( 3 )3 = 273 4 4 64, 4 64,
0 1 2 3
1 9 27 27
64 64 64 64
因此 ( ) = 3 × 3 = 94 4, ( ) = 3 ×
3 1 9
4 × 4 = 16.
第 6页,共 8页
18.(1)因为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 3 ,实轴长为 4,

所以 = 3,2 = 4,
解得 = 2, = 2 3,
2 2
则双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4

12 = 1;
(2)( )设∠ = ∠ = ,
此时 1 = tan∠ = tan(

4 + ), 2 = tan∠ = tan(

4 ),

所以 1 2 = tan( 4 + ) tan(

4 ) =
1+ 1 1 tan 1+tan = 1,
则 1 2的定值为 1;
= 1
( )联立 2 2 ,消去 并整理得(3 2) 2 + 2 13 = 0.
4 12 = 1
此时 3 2 ≠ 0 且 > 0,
解得 13 13且2 < < 2 ≠± 3,
设 ( 1, 1), ( 2, 2),
由韦达定理得 2 131 + 2 = 2 3 , 1 2 = 2 3,
12 2 3
所以 21 2 = ( 1 1)( 2 1) = 1 2 ( 1 + 2) + 1 = 2 . 3
由( )得 1 2 = 1,
1 2
即 = 1,1 2
可得 1 2 = 1 2,
13 12 2= 3所以 2 , 3 2 3
解得 =± 2 3.3
因为 , 两点均在第一象限,
所以 > 0,
第 7页,共 8页
则 = 2 3.3
综上所述,当 = 1 时, = 2 3.3
19.(1)函数 ( ) = 2 1 1的定义域为(0, + ∞), ′( ) = 1 = ( > 0),
当 0 < < 1 时, ′( ) < 0,当 > 1 时, ′( ) > 0,
所以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1),单调递增区间为(1, + ∞);
(2)设 ( )在点(2, (2))处的切线为 : (2) = ′(2)( 2),
= 0 = = 2 (2) = 2 2令 ,则 2 = 2 + 2 2, ′(2) 1
2
由 2 ≈ 0.693,则 2 = 2 + 2 × 0.693 ≈ 3.39,
所以方程 2 = 0 的一个近似根 2为 3.39;
(3) ( )在( , ( ))处切线方程为 ( ) = ′( )( ),
( )
令 = 0,得 +1 = =
2 = +
′( ) 1 1
, > 1,


不等式 > + +1 > , 1
令 ( ) = + 2 1 ,则 ′( ) = ( 1)2 ,
由(1)知, (3) = 1 3 < 0, (4) = 2 4 = 2(1 2) > 0,
则存在 0 ∈ (3,4),使得 0 0 2 = 0,即 0 = 0 2,
当 ∈ ( 0, + ∞)时, ′( ) > 0,当 ∈ (1, 0)时, ′( ) < 0;
函数 ( )在( 0, + ∞)上单调递增,在(1, 0)上单调递减,
因此 ( ) = ( ) =
0 0+ 0 0( 0 2)+ 0
0 1 = 1 = 0, 0 ∈ (3,4),0 0
则 < ( ) = ( 0) = 0 ∈ (3,4),整数 的最大值为 3,
所以整数 的最大值为 3.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