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三顾茅庐》学历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三顾茅庐》学历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一次双向奔赴的会晤——《三顾茅庐》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三顾茅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 1课时
【课标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2.画出具体句段,按小组分别评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征,例说诸葛亮出场的艺术手法。
【评价任务】
1.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情节的主要内容。
2.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情节。
3.用词语概括出四人的性格特征,并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
导入:以诗歌《蜀相》导入——
蜀 相
[唐]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齐读《蜀相》。
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朗读。
了解作家作品: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 (朝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
活动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情节。(指向目标一)
评价任务: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情节的主要内容。(格式:人+事+结果)
活动2:快速阅读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梳理、概括本文的情节。
评价任务: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情节。
开端:力排非议
发展:
高潮:
结局:
任务二:赏析人物形象
活动3: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对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的典型描写,分析四人的性格特征(指向目标二)
评价任务:用词语概括出四人的性格特征,并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格式:××是一个……(性格、思想品质)的人,从文中“……”(原句)可以看出。)
活动4:小说常见的人物出场方式主要有: ①“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走出场来); ②“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③“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任务三:体会君臣情谊
活动5:是刘备成就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成就刘备呢?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一: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材料二: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检测与作业】
你对刘备和诸葛亮有哪些了解?从这篇课文中,你看出刘备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人其事,课外可以阅读《三国演义》一书,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记下你的新发现。
【学后反思】
1.“铺垫渲染”的人物出场的方式衬托了诸葛亮的形象,艺术手法还需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故事情节的总结用四字短语非常简洁,也可以用“对联诗”的方式呈现,具有古典味道,可以拟写出来予以展示。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