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25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2025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 教案

资源简介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
◇教材分析◇
  “人无信不立”出自关汉卿的《单刀会》,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同时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的主题。新课标以及部编版教材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去,而本次活动的主题“诚信”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有关“信”的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其他经典论述,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2.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2.培养讲诚信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古体字“诚信”,请学生猜字。
翻阅古代汉语词典,了解诚信定义。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要的精神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经常在我们耳边萦绕。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
二、学习新课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各组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类。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采取多样化形式进行展示:第一组采用读书卡形式展示成语、名言;第二组采用手抄报形式展示故事。
4.小组进行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明确:对个人而言,有“信”是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对社会而言,“信”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通则。社会由人们之间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构成,而诚信就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不可断裂的纽带。对国家而言,诚信是软实力,是国家发展、国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访问你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同学一:我访问的是我的同学,……
同学二:我访问的是我的老师,……
同学三:我访问的是我的妈妈,……
2.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我们应如何倡导共建诚信社会。
明确:第一问,个人,诚信缺失,陷入失信泥沼,引发信仰危机。社会,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国家,诚信缺失,损害国家信誉、动摇执政根基。
第二问:示例①培育诚信精神,强化社会成员在诚信方面的道德自律。推进学校诚信德育与家庭诚信德育并举,树立接地气的诚信榜样,实事求是地挖掘和宣传诚信榜样故事。②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政治诚信。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讲诚信,成为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
2.组织班级演讲会。小组选出的代表依次进行演讲,由评委打分,最后获胜的小组全体颁奖。
三、课堂小结
诚信是灯,照亮着夜行的道路;诚信是水,滋润着干涸的土地;诚信是书,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时刻反思,时时践行诚信行为!
四、布置作业
课下和学生一起设计网络问卷调查,以便更广泛地了解人们对诚信的重视程度、践行力度及不诚信现象的存在情况。
附:板书设计
人无信不立
◇课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诚信,了解谨守诚信应当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高,通过这节课,大家对诚信的认识也比较深刻。但是因为时间比较短暂,活动进行得比较仓促,下次需要调整节奏,让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尽兴。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