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16 小题,第 1~12 题,每小题2分.第 13-16 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人在生产中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关于桃醋的做法有如下记载:“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未成熟的桃子相比,“桃烂”时可溶性糖含量更高,更利于微生物发酵
B.“漉去皮核”可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发酵效率
C.“以物盖口”和“密封闭之”都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创设无氧环境
D.“七日之后”发酵液中的pH会降低,其表面可能形成一层菌膜
2.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离不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物除去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pH不同,配制完成的培养基在灭菌后按需要调节相应的pH
C.为防止杂菌污染,灭菌后的培养基应立即倒人培养皿中并盖上皿盖,待冷却后倒置
D.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需在100kPa、121℃条件下维持15~30min
3.秋水仙素常用于单倍体育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单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单倍体育种遵循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变异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也要用到秋水仙素
4.研究人员以巴氏醋酸杆菌中对乙酸耐受较强的工业菌株AS1.41及对乙醇耐受较强的野生菌株503为材料,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改良巴氏醋酸杆菌,以期获得乙醇、乙酸耐受较强且产酸量高的菌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缺少糖源、无氧的条件下,醋酸杆菌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B.发酵终产物乙酸浓度过高会抑制巴氏醋酸杆菌菌体的生长
C.用清水洗涤并悬浮获得的双亲的原生质体后保存待用D.双亲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细胞核的融合
5.MDCK细胞是从犬的肾脏组织分离培育建立的细胞株。为探究关键基因对MDCK细胞悬浮特性的影响,利用siRNA技术成功降低了MDCK细胞内相应基因的表达(简称为基因的敲低)。如图为“敲低相关基因对MDCK细胞黏附效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H6、PLOD2、LICAM这三个基因被敲低后,有利于MDCK细胞的悬浮生长
B.COL12A1基因表达被降低后,会降低MDCK细胞黏附能力
C.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有O2和CO2,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动物细胞培养前可用机械法或胰蛋白酶等处理一段时间,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6.某同学以鸡血细胞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可加快血细胞破裂,释放DNA
B.向DNA溶液中加入2mol/LNaCl溶液,能析出DNA并提高其纯度
C.向DNA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预冷酒精,可对DNA进行纯化
D.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后,溶液呈现的蓝色越深,说明提取的DNA越多
7.如图依次表示了BamHI和Sau3AI两种限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识别序列都由4个核苷酸组成B.二者切割DNA分子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C.二者切割DNA分子产生的片段不能相连接D.能被Sau3AI切割的DNA也一定能被BamHI切割
8.天然β-半乳糖苷酶耐热性差,在高温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受限制,某研究团队利用蛋白质工程改造其基因,以得到耐高温的工程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先明确β-半乳糖苷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再设计目的基因序列
B.可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来改造β-半乳糖苷酶基因以得到目的基因
C.改造过程中的遗传信息流向和天然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流向是一致的
D.批量生产工程酶时,将目的基因与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重组
9.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担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B.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时应控制其花粉的传播
C.我国要求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D.我国禁止发展试管婴儿等辅助性生殖技术
10.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由转基因技术导致的“基因污染”日益严重。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污染”主要是基因重组引起的B.“基因污染”可不断扩散,但污染基因不能增殖
C.“基因污染”可能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野草、昆虫从其近亲获得抗性基因,造成的“基因污染”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转基因农作物时应采取多种方法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避免基因污染
B.干细胞培养在临床医学等领域前景广泛,但也可能存在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
C.生物武器包括病毒类、干扰素及生化毒剂类等,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
D.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避免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12.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致病性微生物须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活动
B.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使人体内的微生物耐药性增强
C.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D.外来入侵物种可能增加本土物种食物来源却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在我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大量培养炭疽、霍乱、伤寒等一系列致命的传染病的病原体用作生物武器,造成了我国几十万老百姓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可造成大规模伤亡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和干扰素等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以及带菌昆虫等散布
D.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类的共同期望
14.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属于无性生殖
B.转基因作物未经安全评估前可直接小规模种植,以确认转基因的效果
C.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棉铃虫的特性,种植后可一直保持抗性
D.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使用生物武器
15.在小麦丰收的季节,人们经常焚烧秸秆致使火焰四起,烟雾弥漫,这不但会导致严重的雾霾,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努力寻找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培养出的单菌落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中选择培养要用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制备的培养基一般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工具须经消毒处理
C.据图乙推测,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菌落bD.若要统计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则应选择平板划线法
16.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某研究小组使用下列原料:纤维素粉、NaNO3、K2HPO4·3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琼脂、蒸馏水,欲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扩大培养→鉴定,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现培养基某处菌落连成一片,应是稀释倍数不够导致
B.流程中培养、挑选菌落、扩大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C.挑取单菌落进行扩大培养时,液体培养基中无需添加刚果红
D.透明圈直径R与菌落直径r的比值(R/r)越大,则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6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17.马边腊肉是乐山美食之一、腊肉属于发酵肉制品,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货架期的肉制品。
(1)腌制腊肉过程中会产生特殊风味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中脂肪和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生成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请用文字、箭头表示物质变化: 。
(2)腌制腊肉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乳酸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无害且能降解亚硝酸盐的有益菌。某实验小组用MRS培养基(见下表)按以下步骤初步筛选能高效分解亚硝酸盐的菌种。
MRS培养基部分成分 成分 蛋白胨 牛肉浸粉 葡萄糖 磷酸氢二钾 柠檬酸氢二铵 乙酸钠 硫酸镁 硫酸锰 琼脂
含量(g/L) 10 8 20 2 2 5 0.2 0.04 14
①腊肉样品中微生物的富集。称取 适量,在无菌条件下将其破碎制成样品液,加入含有表中成分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MRS培养基为菌种提供碳源的成分是 。配制培养基后需用 方法灭菌。灭菌后,可以通过 方法来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成功。
②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取上述培养液样品,进行如图a操作,取0.2mL涂布于加入碳酸钙(乳酸菌产酸后能分解碳酸钙形成透明圈)的5个MRS固体培养基中,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经富集后,1mL发酵液中有微生物 个。选择上述平板中的一个菌落进行接种,得到图b所示的菌落,应选择 (填图中编号)菌落作为菌种继续实验,原因是 。
③研究表明,乳酸菌通过分泌酶降解亚硝酸盐,并通过降低pH值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请根据上述原理写出一种能进一步筛选具有更强降低亚硝酸盐能力的菌种的方法 。
18.海州香薷是我国本土的镉(Cd)超富集植物,耐性强但生物量低。芒草是高生物量植物,根系发达但对Cd富集能力较弱。海州香薷与芒草的体细胞杂交,可培育出既耐Cd又高生物量的植物,为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修复与循环经济提供创新模式。实验流程:①原生质体制备→②电融合→③Cd2+梯度筛选→④植物组织培养→⑤生理与分子鉴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海州香薷选根系细胞,芒草选幼嫩叶片(含较多叶绿体),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再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制备原生质体时,可在酶解液中添加甘露醇以维持细胞的正常渗透压,防止出现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在蓝光激发下会发射红色荧光,初步区分两种原生质体的方法是将混合原生质体悬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 。
(2)杂种细胞鉴别筛选时,可在细胞融合前分别用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标记海州香薷的Cd转运蛋白抗体和芒草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抗体,检测发出 的细胞为杂种细胞;培养基中需添加 ,以便筛选出富集能力较强的杂种细胞。
(3)杂种植株可用于生物能源生产,将秸秆制成生物炭后,其残渣可进行乙醇发酵,为充分释放发酵可利用的糖类,可先对残渣进行的处理是 (答出1点)。然后接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 (答出2点)等条件。
19.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在更年期后的女性中更为常见。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其中化疗则适用于肿瘤已经转移或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它可以通过全身用药来杀死癌细胞。为降低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步骤②筛选出来的细胞具有 的特点;第二次筛选是对第一次筛选的细胞进行 ,得到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研究发现,ADC在患者体内的作用如图 2所示,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是因为 。
(3)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是 。
(4)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经过多次筛选得到的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B的 内,也可进行体外培养,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会因为 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至少写两种)
20.番茄(2n=24)是重要的蔬菜作物,自花授粉。已知果实颜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白色是果实色素合成酶功能丧失所致。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抗病和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现有红色感病的栽培种(AAbb)和白色抗病的农家种(aaBB),欲选育可稳定遗传的红色抗病品种。针对该育种过程及其衍生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授粉前,将栽培种番茄的花浸泡在44~45℃温水中5min,目的是 ,再授以农家种花粉。为了 ,授粉后需进行套袋处理。同时以栽培种为父本进行反交。
(2)正反交F1全为粉色抗病。F2表型及株数如下表(总株数825株):
表型 红色抗病 粉色抗病 白色抗病 红色感病 粉色感病 白色感病
F2(株) 155 310 155 52 104 49
①从F2中选不同基因型的红色抗病植株甲和乙、粉色抗病植株丙。甲自交子代全为红色抗病;丙自交子代为红色抗病、粉色抗病和白色抗病。若甲和丙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乙连续自交的子二代红色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②若以丙为原料进行单倍体育种,需进行 获得单倍体植株,该处理步骤的原理是 。
(3)从安第斯山脉的“狼桃”到遍布世界的蔬果,番茄的诸多野生近缘种的抗逆性与营养潜力,可通过转基因技术等为可持续农业提供底层支撑。但转基因番茄也可能引发一些安全性问题,如转变为 ,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再如引起基因 等环境安全性问题。
21.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酶有 (简称限制酶)和 。
(2)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 技术产生独立存在的人,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该技术产生特定细胞组织器官,用它来修复或代替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 的目的,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3)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 、不支持、 任何形式的生殖性克隆人。
(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致病能力强, ,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期望。
(5)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 、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B B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D C B
17.(1)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肽+氨基酸
(2) 腊肉 蛋白胨、牛肉浸粉、葡萄糖 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一定的时间 8.75×106 2 透明圈的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 菌株发酵液pH值测定/菌株耐盐性测定/菌株酶活性测定/菌株抑菌性测定
18.(1)原生质体破裂 使用蓝光激发,发红色荧光的为芒草原生质体,无荧光的为海州香薷原生质体
(2)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 一定(或较高)浓度的Cd2+
(3)粉碎、纤维素酶处理(或糖化) 温度、pH、溶氧量、无菌操作、发酵时间等
19.(1) 即可无限增殖,又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2)单克隆抗体能精确地定位乳腺癌细胞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4) 腹腔 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
20.(1) 去雄/杀死雄蕊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2) AABB、AaBB 3/5 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 致敏原/过敏原 漂移
21.(1)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DNA连接酶(2) 克隆 治疗疾病
(3)不允许 不接受(4)污染面广、难以防治(5)不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